宗人旭
(自贡市住建局公园城市建设发展中心,四川 自贡 643000)
自然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恩格斯思想在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上的统一,是两者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集中反映[1]。其中自然观包括系统观、辨证观、物质观、运动观、宇宙观、时空观等,要求不断更新自然科学成果,概括和运用自然发展规律,探索辩证法在自然界中的表现,不断充实和深化,在多方面做到进一步的明确化、合理化和精细化,并推陈出新,以适应现代水平;而自然科学观是对自然科学在社会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的辩证法研究,是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从而以探讨技术的本质特征和专有属性、技术发展的环境条件和一般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联等[2~5]。
园林景观规划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依据该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对其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社会共存现状、大众行为心理等方面进行规划打造,在建筑上属于“软景”,是建筑学必不可分的一部分,同时,自然辩证法的思想与观点也与其相得益彰、相辅相成[6]。目前,随着“公园城市”等概念的提出,对现有的园林行业、建筑行业也是一次大的提升与突破。本文以自然辨证法的相关体系为突入点,探索自然辨证法与园林景观规划的联系,发掘园林景观规划中自然辩证法的应用,为“公园城市”等理念的园林景观规划打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主要包括系统观和辨证观[7]。
2.1.1 系统观的意义
系统观认为事物是具有普遍内在联系和永恒动态发展的过程[8]。园林景观规划中系统观主要体现在设计者在规划过程中如何合理有效地规划、控制、实施,持续使环境中的每一个基本要素之间既能相互依存、互利共存,又相互竞争、增强抗性,从而共同形成和谐稳定的整体系统环境。
系统观是将对象作为规划的构成要素,并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进行统一整体性的考虑。从整体出发研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相互依赖和制约的关系中显示出研究对象的整体性质和发展规律,对事物进行综合观察研究,然后以综合研究结论为指导,并对事物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探索他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回到整体的综合研究[9,10]。
2.1.2 系统观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运用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各要素,如室外建筑风格体系、园林绿化共生系统、景观配景小品的打造等,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不应首先实施[11]。在规划中应把怎样进行整体性的园林景观创造作为首要条件,通常会先进行地勘、无人机勘测等实地考察,然后再进行3D效果图的绘制以及模型的制作。通过这些方式和方法可以很快呈现出规划是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的体系,是否符合人们的需要和需求。一个完整的规划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各要素的性能,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统一而完美的整体效果[12,13]。若没有对规划的整体效果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把握,再美的形体或者形式都只能是一些零碎和矛盾的局部,永远成不了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
如何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时充分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系统观思维,使环境中各个要素之间既能相互尊重,又能相互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并实施合理的控制、限制、预留、开放等,共同形成和谐的整体系统[14],这就是每个从业规划者所首要考虑的问题。首先从整体出发,对要素进行综合研究,然后以综合为指导,对各要素的组成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回到整体的综合研究,形成一个系统的环,并把所观察的系统都看作动态的开放系统,任何系统的发展都处于一定的体系中,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运用于园林景观规划之中。
辨证观是通过现代科学实践得到的思维形式,它要求人们要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对其有利或不利的一面进行辩证性思维的思考[15]。园林景观规划与辨证观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种自然与文化相互合作、竞争、互利共生的方式,范围非常广[16]。因此在园林景观规划中不仅仅是单纯的规划景观,而更应融合生态、文化等概念进行统一的、系统的、全方面的、多层次的整合规划,若缺乏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调的唯景规划,将不会被人民大众所认同。同时也应以生态概念为其核心的可延续性规划,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调理,强调艺术性、生态性、自然性、协调性、功能性的表达与再现,这样才能符合人们的需求与需要。从辨证观中,可以看出无论什么样的园林景观规划,都离不开与自然界的融合,自然界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性作用是无法被否认的,应充分发挥这种客观作用性,不能仅仅看到它对规划的制约与限制,要既尊重客观事实又能体现规划的功能性、合理性、创造性[17]。利用自然辩证法辨证观思维形式进行园林景观规划的分析和思考,才能做到让人们需求得到满足,让人工景观完美融合于自然界,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科学观是对自然科学的性质、理论、方法、概念、规律以及其他意识形式的思考[18],由社会实践产生并随之发展,具有独立性又相互影响,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并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又出现了许多诸如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新兴的交叉性科学,从而使得规划者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新兴的交叉科学来拓展园林景观规划的实现途径,提高园林景观规划的质量以及合理性。
自然科学观的发展特点具有普遍的规律性。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通常是先入为主的主观思维,在逐步上升到客观理性的认识,进而从中总结出规律和特性。园林景观规划也是如此。随着人们物质、思想水平的提高,对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园林景观规划工作者把实用功能与审美特征两者高度统一起来,把园林景观规划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遵循客观规律、尊重科学、尊敬自然的基础上进行最大限度的融合,得到最佳的景观效果[19~21]。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应把自然科学观运用其中。比如对植物的景观规划,由于植物有其自身完整的生活史以及生长规律,其生长的过程提供了欣赏植物季相美的机会,在景观植物配置时,不应是规划者仅凭自身主观意愿和诉求设计出来的,而是孕育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结果,若只是一味地去追求设计美感,不懂植物的生长习性,就只能会被无情的现实带来经济、生态、文化、艺术上的灾难;同样的,若只懂得植物的生长习性,不懂艺术原理和审美需求,这样的规划充其量只能算是杂草横生的荒野风光,毫无美感可言。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并不断进行演化的物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性,容易受到土壤、水分、光照、温度、湿度、移栽季节、种内竞争、种间竞争以及生长速率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如何顺应植物的客观生长规律,科学合理、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来进行规划设计,是每个规划者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当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规划园林植物时要有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植物栽植的空间、间距等问题,避免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在对植物进行布局时,由于存在生长速率上的差别,如果没有科学地掌握好所用植物的生长特征,错误的配置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的栽植顺序,那么,随时间的推移必然会出现前高后低的结果,严重破坏整体视觉美感。又比如,有些植物容易受汽车尾气的影响,若是栽植于道路两旁作为行道树,则会加速植株的死亡,影响道路美观。由此可见,了解植物的特征和习性对于科学合理规划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在实际规划中若是没有运用好自然科学观,只重视景观效果而忽略客观环境和科学合理性,虽能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但没有延续性,并且会随着时间的增加暴露出严重的问题,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规划中应保持科学的态度去思考每一个单元和组成,切记不可片面、单一、简单化地进行规划,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园林景观规划是富含了社会、自然、文化、历史、建筑、哲学、科学、科技以及艺术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自然辨证法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提炼,既有客观现实主义,又含哲学思维,是了解和开发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辨证法原理在园林景观规划的景观配置、建筑风格、文化蕴含等要素中有着深入而具体的体现,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时应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索景观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充分考虑艺术、人文、建筑、社会与科学的有机结合,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营造出和谐、稳定、生态、宜人、宜居、宜商的健康环境,给人以园中之城、城中之园的现实体验,体现出“公园城市”这一理念,发挥出景观美、建筑美、生态美、文化美、社会美,为人类的生产、生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