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翔
上海某摩托车厂遗留废酸储罐拆除管理实例分析
牛俊翔
(上海洁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600)
以上海某摩托车厂遗留废酸储罐拆除项目为实例,简要分析在新的法规背景下,工业企业生产设施或污染设施拆除过程的法规符合性,并对其废液收集、储罐清洗、废液安全处理、储罐清挖、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等全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为类似企业开展相关的拆除活动提供法规和管理参考。
拆除活动;土壤污染;储罐;地下水污染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全国各地迅猛开展,大量的中心城区或非工业园的污染工业企业面临关停、搬迁或转型。同时,许多工业企业也在结合自身情况和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开展转型升级,优化生产工艺,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而在企业转型,特别是关停和搬迁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生产设施拆除作业,而由于管理不当,拆除过程常常容易对设施周边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1]。本文从法规符合性出发,并结合某摩托车厂遗留废酸储罐拆除与清理实例分析,为规范企业拆除活动,有效降低拆除过程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二次污染风险提供流程和管理参考。
据不完全统计,与拆除活动污染防治工作相关的法规主要包括《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环保部部令第42号)和《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技术规定(试行)》等,要求企业(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造纸、钢铁、制药、农药、印染等重点行业)在遗留设备、构筑物等拆除活动中,应做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相关的法规要求汇总如下。
《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提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要事先制定残留污染物清理和安全处置方案,并报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备案;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安全处理处置,防范拆除活动污染土壤。2017年底前,发布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技术规定。”
《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2018令第3号)第十四条提出“重点单位拆除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事先制订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方案,并在拆除活动前十五个工作日报所在地县级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技术规定(试行)》(环保部2017第78号)提出“为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关要求,防范企业拆除活动污染环境,编制《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技术规定(试行)》,自2018年1月1日起试行”。
2018年,上海某摩托车厂在实施厂区内房屋、道路及配套设施的修缮工程期间,在厂区内发现一处历史遗留的地下废弃盐酸储罐,经进一步确认,该废弃盐酸储罐为相邻车架酸洗车间的配套生产辅助设施,1990年架酸洗车间停产后,因管理疏忽未对该储罐中残留的酸性液体进行彻底清理。进一步的调查得知,该废弃盐酸储罐为不锈钢材质,罐体结构完整无锈蚀,且储罐内腔进行了防腐处理,经实地测量,废酸储罐外围浇筑有长9.0 m、宽3.5 m、深2.5 m、壁厚达20 c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护层,有效避免了可能的酸液泄漏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
实施拆除活动前,业主方应组织编制完成《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方案》和《拆除活动环境应急预案》。其中,《污染防治方案》中应明确拆除活动全过程土壤污染防治的技术要求,重点防止拆除过程中废水、遗留物料及残留污染物等对土壤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对于周边居民小区、地表河流等环境敏感目标,方案中应予以明确和重点保护,防止拆除活动对其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流程要求,《污染防治方案》和《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摩托车厂将其报送至所在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了备案,备案完成后,方可启动拆除活动。拆除期间,区环境主管部门应不定期对拆除现场进行检查,以确认方案中制定的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现场施工主要包括储罐内废酸的清理、储罐的清洗、储罐的清挖、废液的收集和安全处理等。遗留盐酸储罐清理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设备、材料、人员)→人员安全与技术培训→废酸收集→池体清洗→清洗废水收集→废酸和清洗废水转移至危废仓库暂存→清洗后水质监测→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现场工作完成。
废酸清理主要采用耐腐蚀泵抽吸罐内遗留酸液,并收集于不带排水阀、容积为1 000 L的吨桶中。清理作业前充分开启池体上部的观察孔,清理时明确分工、专人专岗,以保证现场无任何废液溢洒。同时,作业全程应避免使用金属类工具,严禁废酸与金属直接接触。
为彻底清理储罐内遗留的废酸,完成罐内遗留酸液清理和收集后,需进一步清洗罐体内壁。为确保安全,清洗前须打开观察孔,观察清洗水与池内残留盐酸接触后的反应情况。同时配制质量浓度为10%的片碱溶液,分批喷洒和清洗遗留储罐的内璧。储罐清洗时,应严格控制每批次喷洒的偏碱溶液量,并依据现场pH测试结果,严格控制清洗次数以尽可能减少废水的产生量。当冲洗废液pH值大于6.5时,停止使用偏碱溶液,改用自来水清洗,使用自来水冲洗盐酸池内壁3次,检测末批清洗废水pH值为7.1,池体清洗结束。
本次共清理出废盐酸7.5 t,作为危险废物(HW34,废酸,900-349-34)委托资质单位处理。由于该企业废水要求为零排放,因而废酸池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2.5 t)也从严按照危险废弃物处理。
完成废液清理后,采用挖机和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对储罐进行挖出,开挖过程显示本废酸储罐固定良好,水泥槽未见明显破损,也无明显泄漏污染痕迹。
由于本项目施工过程涉及浓盐酸、地下开挖和储罐起吊等工作,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和环保均非常重要。作业过程中涉及到的安全风险点主要包括盐酸的直接接触、酸雾的挥发和浓盐酸的飞溅等[2]。按照防护要求,需要对所有现场作业人员提供耐酸碱腐蚀的防护服、防护罩和手套。同时,储罐开挖作业前,施工方需对开挖区域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进行排查,以防止开挖活动对厂区地下管线造成破坏。储罐起吊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罐体的质量以及作业面,保守选择合适的起吊设备。而在环境保护方面,要防止盐酸或酸性废水溢出而对相邻区域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造成影响。
储罐挖出后,依据相关法规要求,摩托车厂委托专业单位对罐体周边开展了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同时也对最后批次的储罐内废水进行了取样检测。结合储罐体积,本次在罐体周边布设了4个土壤监测点,其中3个设置为土壤和地下水复合监测点。综合储罐使用历史分析,如果本储罐发生酸的泄漏,可能会导致土壤pH值下降以及土壤中重金属的浸出[3]。因此,参考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本次监测确定的因子为pH值和重金属(镉、砷、六价铬、铜、铅、汞、镍、钒、钴、铍、锑)。土壤样品的采集首先考虑表层(0~0.5 m)、水位以上层(本项目地下水位约为1.5 m)和地下储罐埋深底部区域的饱和层(约为3.0 m),地下水监测井深度设置为6.0 m。
监测结果显示,土壤样品的pH值范围为7.35~7.95,未见异常。镍、铜、镉、铅、砷、汞、钒、钴、铍、锑等重金属在土壤样品中均有检出,但检出浓度均低于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中的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符合第二类用地标准。地下水pH值范围为7.28~8.33,未见异常,重金属含量均满足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末批清洗废水样品,pH值为7.11,满足DB 31/199—201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标准。
拆除活动全部完成后,摩托车厂组织编制了《企业拆除活动环境保护工作总结报告》,详细介绍了整个废酸储罐拆除作业过程以及拆除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废液等危废是否合规处置,拆除活动是否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等内容。
工作总结报告编制完成后,摩托车厂将其报送至所在地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备案完成后,整个遗留废酸储罐的拆除活动结束。
由于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前期企业拆除过程不规范性及污染防治措施缺失等问题突出,而随着《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法规的颁布和实施,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于企业(特别是重点行业企业)拆除活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各企业应规范其遗留生产设施的拆除作业,防止拆除过程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
本文举例的某摩托车厂,在改造过程中发现遗留的废酸储罐后,严格依据相关法规以及《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技术规定(试行)》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成了遗留废酸储罐清理污染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备案,委托了专业单位开展现场的废酸储罐清理作业、废液(危废)安全处置及土壤/水样品的采集与检测等相关工作,结果显示该储罐的历史使用以及本次拆除活动,均未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在本次遗留废酸储罐拆除过程中,该企业在法规符合性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法规要求及案例分析可知,重点行业企业在开展拆除活动时,应严格按照“前期准备→污染防治方案和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环境保护部门备案→拆除活动开展→土壤/地下水二次污染监测→环境保护工作总结报告编制→环境保护部门备案”的流程,规范拆除活动的管理和开展。
[1]余春浩.石油泄漏对土壤的污染[J].当代化工,2019,48(10):2385-2387.
[2]王全林.浅谈原油储罐大修项目的HSE管理[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4,8(1):34-36.
[3]王玉芬.废酸倾倒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及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2):164-166.
X78
A
10.15913/j.cnki.kjycx.2020.12.045
2095-6835(2020)12-0105-02
牛俊翔(1988—),男,河南周口人,硕士,主要从事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和修复等方面的工作。
〔编辑: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