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焦虑的成因分析

2020-11-28 10:08
现代交际 2020年24期
关键词:德性个体主体

常 蕊

(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当今时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企及的。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大部分人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失去了与之相应的精神寄托,物质与精神出现了断裂。现实与理想的道德境遇大相径庭,使部分人陷入焦灼、忧虑的心理状态中。焦虑几乎是社会公众习见的心理状态之一。现代社会中的道德演进与变迁,显示出特定程度的相对迟延性,这种迟延会导致人们在面临道德选择时出现焦虑,焦虑渗透到道德领域,意味着我们可能陷入一连串的道德文化困局。

一、道德焦虑的产生

道德焦虑,是焦虑随着人的行为在道德领域的蔓延,它不仅与主体的内在心性有关,也与社会的道德环境有关。当道德主体因道德伦理境况的厘革或非道德行为的发生与自我道德评价标准相矛盾时引发的思想上的道德沮丧感,产生的忧虑、忐忑、畏惧等心理情绪,这些是道德焦虑的体现。最近几年,“道德滑坡”“道德困局”“道德危机”等词语,经常成为人们脱口而出的词语、社会中不合伦理现象常见的解释。现代社会的道德真的病入膏肓了吗?显然没有。在我们的琐碎生活里,道德看似逐渐隐匿,可当严重灾祸发生时,又屡屡闪耀出道德的绚丽光彩,奏响人性的凯歌。如疫情出现时全中国的众志成城。道德并没有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陷入僵局,但部分人的道德焦虑心理确确实实是存在的。焦虑是因为人的需求没得到满足,道德的焦虑源于人的良心,呈现出人们对“善”的追求。[1]在现实生活中,主体理想状态的“善”难以实现,由此形成精神上的道德失落感和罪恶感,这与心理学层面消极意义的焦虑是不同的。

二、内在原因:道德主体认知机制的偏差

心理专家证明,我们的精神思想会对个体的现象认知、改造世界等创造性活动具有引导作用。道德焦虑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同时道德焦虑的产生主体是人,要探寻道德焦虑的成因,可以从道德主体的内在因素入手。

1.道德认知的片面

“认知,是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感觉、感性、记忆以及由此引起的联想、思维和价值评判的精神过程。”[2]认知是我们最基本的思维活动过程,是通过心理获取知识、认识社会的过程。道德主体正是在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过程中体验情感,深化情感,进行感知、记忆、推测、思维,从而获得一定认知,并对道德现象、行为、规则、观念等有选择性接受,领会。

发生认识论表明,“所有的认知都无法脱离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化而存在,它们是‘认知结构因外物而顺化’和‘外物同化于认知结构’两者辩证统一的结构。”[3]道德主体一般会有一个“善是自我本真存在”的定位,在接受新的德性信息时,个体会遵循目前的道德认知对其剖析、加工。一种情况是新的德性信息符合主体的道德认知,根据内心欲求自然而然吸收领悟,并同化于现有认知的构造,同时使主体的德性认知结构更为完善。另一种情况,新的道德信息不符合现有道德认知,甚至与其背道而驰。如果主体认知系统努力做到与客体的协调,主动更新自己的德性认知,使道德主体认知的构造顺化于新的道德信息,这种情况是顺利的正常的道德认知过程。我们经常会发现部分人的道德认知是狭隘或片面的,原因就在于道德认知结构顺化过程中出现了接受阻碍,个体现有的认知体系不能主动接受新的德性信息,此时极易引起道德焦虑,如大家对裸泳、裸晒行为的看法与争议。

深受传统观念文化的熏陶,中国人大部分都觉得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自己的身体是可耻的。但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也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在公共海域裸泳或在沙滩上裸晒。有些人觉得裸泳是伤风败俗的行为,严重干扰了公众的利益,给他人带来尴尬和不便;也有人认为这是个人的选择自由,裸泳可以放松身体、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诸多好处。三亚市旅游局的某位负责人表示,裸泳裸晒是个人行为,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干涉。随着全球化愈益加深,各种文化发生碰撞,传统道德底线的争议,会使道德主体产生忧虑和困惑的心理,自己固有的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标准截然不同,道德主体无法对其外化与内化,因而产生道德焦虑心理。

2.道德意志的脆弱

“意志即人类自发选择及确立目标,并依据目标支配自身活动,努力化解困难,继而完成特定目标的思维过程。由于个体的意志可以发动、坚持和制止、改变个体活动,意志也被作为决策活动环节中重要的动机因素。[4]”意志具有自发性,对引导道德主体去排除万难有着重要的意义。

道德意志主要体现了个体通过发动、克服两方面来支配其德性认知、行为实践及道德感情。一是道德意志对认知的变化有调整作用。我们在进行道德认知时,经常会遭遇形形色色的挫折,想要战胜自我,需要程度不同的意志力的参与。如果没有坚定的道德意志作为保障,我们容易对自己的认知目标产生动摇,很难推进道德认知活动。拥有积极的道德意志的主体,才能做好克服道德认知中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控制好自己的道德情感。二是道德意志对主体的情感具有支配性作用。意志薄弱的道德主体容易受非理性和不合理的情绪的干扰,无法保证道德主体认知机制的顺利运行。道德意志坚定者可以把自身情绪、情感驾驭在某个合理的范围内,调整好自己的负面情绪,逐步完成道德意志行动。与此同时,道德意志的坚定程度与认知的周密性、主体情感的丰富度息息相关。另外,道德意志也与主体的自身渴望及其自知自觉的德行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在道德认知进程里没有对新的德性观念顺化和同化,出于内心情感的道德活动反而被外界误解,那么接受主体的道德意志力可能会大为减弱。比如,近年的“摔倒老人扶不扶”话题,就较为直接地反映了道德焦虑的心理,也考验了公众的道德意志力是否坚定、强大。

3.道德主体的知行相悖

我们传统的儒家思想倡导“知行合一”的理念,向善的过程需要接受主体把“知”和“行”融会贯通。“知”指对道德现象、德性行为、道德观念的认知与接受。“行”侧重于强调道德观念的践行。“知行合一”理念是我们德行实践时的理想境况,也是孔子强调的德性原则。然而现代社会知行相悖现象却不计其数。

为何发生知行相悖的现象呢?这主要是由道德主体认知的偏差和失调引起的。人类作为道德主体大部分都倾向认定自己拥有仁义之心、善良之志。当我们发生了与内心德性原则相违背的事件时,此时道德认知与实践会产生抵牾,部分人会为了适应外部的道德环境,从而改变自己现有的道德认知,使其顺应自己的道德实践,从心理层面暗示自己还是善良的,并没有做出违背道德的事。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主体认知的不成熟或过于薄弱。

三、外在缘由:道德伦理秩序的变动

社会意识取决于社会存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道德生长的土壤依赖于社会的客观政治经济环境。剖析道德焦虑的产生原因,我们不仅要思考道德主体认知的问题,而且要考虑道德伦理秩序变动给主体带来的影响。

1.社会变革模糊了道德评判标准

法国社会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处于变革和动荡时代的人们,容易产生悲观或焦虑的感觉”[5],这个说法不一定全面,但能从侧面表明了人的焦虑心理与变化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很多专家都认为现在的中国正面临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社会正处于一个多重化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传统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化为现代化工业化的生活方式,再加之西方意识形态的有意渗入,物质利益成为很多人的主要追求。

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每一次都跟随着精神不平等的强化和道德的堕落”[6],个体生命的道德观念及其实践受伦理规则的牵制及影响。在社会转型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道德伦理秩序也在逐步变动,传统的道德观念跟不上人们的需求,新的道德体系正在成型的关键时期。道德变迁的滞后性导致各种道德评判标准的杂糅,人们缺乏一个新的、合理的、有效的道德评判尺度。社会变革引起评判尺度的不确定性会使道德主体内心缺乏一个清晰并强有力的行为原则,此时容易产生道德焦虑。例如“独生子女回谁家过年”的争议,恰好表现出公众在道德选择时的困惑。现在的独生子女比例比较高,男女双方都各有各的道理,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影响下,部分人认为女生不去婆家过年,让男生跟随自己回家是不符合伦理规矩的;另一部分人则表明,现代文明讲求男女地位平等,回女方家过年也是正常不过的。此时,公众没有一个新的价值评判支撑点,比较容易陷入焦虑之中。

2.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矛盾冲突

从道德层面看,社会生活的规律与个体生命的规律存在一种悖论。社会至善指的是现代社会追求群体道德,强调社会公德,其理想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个体至善指向的是个人美德,追求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其目标是达到无私、忘我的理想境界。可“人类精神中具有一个悲剧:人类没有能力使自己的群体生活符合个人的理想期望”[7]。尤其是现代社会强调统一性、普遍性、制度化,或多或少地忽视了个体的道德价值,遗忘了个体的道德选择自由,导致很多人陷入了两难的道德困境,究竟是听从内心的个体至善原则,还是遵守公认的社会至善准则,纠结和忧虑长期困扰着个体,就容易形成道德焦虑。

道德主体在生活中会遇到不同的境遇,关于道德心理产生的情境也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滋生的道德焦虑心理也是有差异的,这与每个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认知能力有关。个体的所有道德实践都可能和焦虑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指向内心的个体道德焦虑是经过自我反思而获取的对理想与现状、自我价值与意义的失落和迷茫,指向外部社会的焦虑主要是通过反省自我与社会及他人的伦理关系而产生的。”[8]尽管每个个体对善良的追求及评判标准各不相同,但在社会发展同一时期,公众的道德焦虑是具有普遍性的。在道德领域中,个人与社会的道德底线难免产生冲突,个体可能会因遭受旁人的舆论压力,或者在道德抉择时面临承担不确定责任的风险,故而产生道德焦虑心理。无论是个体对自身认知能力的不自信,还是与集体不合群的忧虑,都会引起道德焦虑,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二律背反是一直存在的。

3.价值领域混乱导致情感与理性的背反

现代社会一直存在着理性与情感的互相较量,理想状态是理性与情感势均力敌,统一于现代人的人性,道德这种普世的价值评判标准要建立在情感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基础上。遗憾的是,现代社会中理性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盛行一时,尤其是受科技中心主义理论影响的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肆意横流。同时,情感的伦理功能却每况愈下,人们在高速的社会节奏中容易迷失自己的情感世界。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经济大肆发展的背后,出现愈来愈多的悖论:人们通过大张声势的经济理性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却陷入情感世界的荒芜,忽略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情感交流。久而久之,个体生命出现精神思想和行为选择的混乱,从而产生精神失落感,价值信仰危机及道德焦虑现象便随之而来。科技使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价值领域的道德规范、道德标准还没来得及同步更新。因此,不少人被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唯经济论等虚假繁荣蒙蔽双眼,沉溺于对物质的依赖,道德信仰逐渐失落,心理被虚无与荒谬所占据,这种长期的精神困扰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容易引发道德焦虑心理。情感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与他人、与世界交流融合的重要纽带,道德主体如果没有做到理性与感性的协调统一,无法理清价值领域的混乱,无法在伦理关系中寻找到个体存在意义,就很难消除道德领域的焦虑,也很难在道德实践中把知和行统一起来。

猜你喜欢
德性个体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苏格拉底论德性是否可教
何谓“主体间性”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