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云春,柳 娥,杨振燕,孟小露
(西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在湘西视察时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1]。国务院根据全国脱贫工作,对脱贫攻坚战做出了一系列战略安排,从理论高度和战略层面对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帮扶目标、组织机制以及脱贫方略等进行了阐述[2]。高校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的作用,还肩负着社会服务职能。在精准扶贫中最大的闪光点就是能替贫困地区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能提升贫困人群的人力资本,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3]。
中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国家相关部门结合高校和扶贫地的实际情况,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高等院校定点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保障[4]。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大关县农民获得土地的经营权,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1980年通过设立“支持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的资金”,对隶属乌蒙山区的大关县进行扶持。2013年大关县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农村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实现了“输血”与“造血”的有机结合、社会保障扶贫与特色农业产业的有机结合。西南林业大学自“十一五”帮扶大关县以来,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关县大力支持。主要采取的帮扶措施有如下。
大关县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其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度大、速度慢的特点。县内贫困人口总数多,贫困户生活区域较为集中,但贫困村社较为零散,村与村落间的距离较远,这让以自然村社为单位的通路、通电、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较大的难度,加上一些贫困村又位于地质灾害点,经常面临着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大大提高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造成扶贫长期投入而无明显效果的境况。在2018年大关县天星镇持续暴雨天气中,西南林业大学驻村工作队与当地贫困区村民主动将洪水冲毁了道路塌方进行修复,发动和组织党员群众,出资出力,带领群众完成近100 m3的道路塌方修复工程。
西南林业大学的扶贫开发模式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扩展到了旅游业、文化产业等多元化模式。西南林业大学利用大关县的筇竹原材料优势,以竹产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引入杭州所氏竹业有限公司。以筇竹为核心,面向当地筇竹品牌进行设计创新,实现筇竹种植区脱贫人数共计3.16万人。截至2019年末,举办76期培训班,累计培训7000人,完成了对筇竹退化原因、培育技术与筇竹开发的研究,研发并推广了筇竹低效林改造等12项技术。使大关县筇竹的竹笋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提升了贫困竹农的经济收益水平,带动了广大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舒尔茨指出,造成贫穷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本的缺乏,而教育可以促进人的能力、素质形成,从而影响当前的经济结构,促进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教育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表现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6]。西南林业大学帮扶大关县的过程中,改变过去只向贫困地区派送人才的方法,转为培养大关县自己本土的科技人才,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校师生以不同的方式来改善大关县的教育环境,学校投入安乐村的迎青小学共30余万元,来改善其教育设施;校团委牵头,地方配合,在校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志愿活动,组织50人到安乐村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并发放价值6万元的学习用品;驻村扶贫的工作小组帮助5名无户口儿童进行户口登记活动。通过发展教育助力脱贫攻坚。
人才扶贫是扶贫“攻坚战”中不可缺少的因素。领导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起着带头羊的作用,提高领导干部能力是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西南林业大学于2019年10月间,为加强扶贫工作中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昭通市昭阳区委、绥江县委、永善县委组织部派出农村“三支”队伍,由西南林业大学对其进行培训,提升了基层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
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开展调研,高校可将派出干部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负责一个贫困村,将组号与贫困村建立权责制,按组进行数据调查。加强与当地村委会的联系,通过村委会建立与贫困户间沟通的“桥梁”,及时更新贫困户信息。最后可将所搜集的信息汇总,存档扶贫公共平台,以备后用。对于已经脱贫的农户,要定期回访,防止出现返贫现象。
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提高科研成果向地方生产力转化的概率,应积极参与地方农户的生产实践活动。高校方面,由高校人才指导村民操作高新技术设备,提高村民素质。农户方面,逐步了解造成贫困因素,通过科技提升发展创新,使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成实际生产力。
面对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开展,国家财政部门应设立高校专项扶贫基金,鼓励高校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应考虑长远性、长效性和可持续性。高校充分发挥校友校企的力量,将各种社会力量带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高等院校应该简化财政审批的申请流程,使高校和驻村干部更方便开展扶贫工作。
高校应适当提高派遣干部的待遇,建立一套统一的待遇和审核标准,同时对其家属给予适当照顾,免除派遣干部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进行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使一些政策方针得以持续实施。高校应从过去粗放式扶贫模式过渡到科学的精准扶贫模式中来,建立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的长效扶贫机制,实现高校与地方企业、政府等多方主体在扶贫工作中的合力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