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新媒体素养的生成逻辑与提升路径

2020-11-28 10:08高辉辉
现代交际 2020年24期
关键词:高职素养信息

高辉辉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75)

高职学生是新媒体的重要用户群体,集受众角色和媒介人物角色于一体。而受众角色起源于传统媒体时代,媒介人物角色始于博客兴起。长时间的浸染与兴趣驱使,无师自通是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先天优势;信息世界的迷航、信息创作的铩羽而归,出师不利是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凸显劣势。只有准确剖析高职学生新媒体素养的生成逻辑,才能消除主观偏差,实现对症下药。

一、高职学生新媒体素养情况调查

(一)用户群体庞大,应用日趋丰富

网民规模庞大:我国网民规模和手机网民规模将近10亿,使用者遍布各个年龄段,学生用户占比惊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和手机网民规模分别达到9.40亿、9.32亿,使用手机上网用户比例达到99.2%,其中学生占比多达23.7%。

1.媒体边界延展

互联网巨头助推新媒体企业电商布局。生活与媒体的交融程度越深,受到公司控制的程度就会越深。[1]商业延展和界限着新媒体的边界。腾讯公司以“社交+短视频”形式在微信平台的朋友圈位置的广告投放和微商营销,字节跳动公司以“短视频+电商”形式在抖音平台的视频位置的电商广告和直播带货,阿里巴巴公司以“引流+电商”形式在微博平台的页面位置的博文推广和商业广告。新媒体平台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融入电商,新媒体与生活、消费的区分日趋模糊。

2.数字经济凸显

互联网新业态逐步迭代全民日常生活场景,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使“共享”和“在线”成为核心选择。共享出行、共享单车、共享短租的“共享经济”模式渐入佳境,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在线办公不断优化,在线教育和医疗也日趋成熟。新媒体的迭代伴随新业态的演进,成为生活场景组合的必然选择之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2020》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总体规模扩张至31.8万亿元,中国数字经济增速全球第一,高达15.6%。

(二)时间占比突出,演进竞争共生

时间占比突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遍布高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交场景,移动互联网全面渗透新媒体社交,即时通信、短视频、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极大抢占用户时间。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2020半年大报告》数据显示,即时通信、短视频占有高职学生用户接近50%时间,且短视频增长态势仍保持高位。

1.媒体演进加剧

文字、音频、图片、视频和音乐是新媒体内容构成的重要表现形式。新媒体的视野里内容形式升级:2009年微博文字,2011年微信音频,2012年的快手短视频,2016年抖音音乐短视频。学生既是新媒体的老用户,又是新媒体的新用户,熟悉与陌生并存。

2.多样竞争共生

触动的文字、愉悦的音频、绚丽的图片、趣味的视频和动听的音乐原本是相对独立的新媒体形式组成,在新媒体的相互竞争中,互相借鉴和推陈出新使各种新媒体都在支持多种内容形式,既可以在不同新媒体媒介中分别使用,也可以在同一种新媒体中使用多种形式,还可在多个终端同时使用多个媒介。

(三)导向模糊隐忧,动力规范缺位

大学生是新媒体、自媒体的主要受众,要通过舆论引导帮助大学生看清方向。[2]高职学生在新媒体的使用中存在导向模糊、动力涣散和规范缺位等难题。

1.导向模糊

使用新媒体的导向模糊,操作使用盲从,从众没有自主性,亟待明确清晰的导向指引。定向功能在于确立新媒体素养的生成和提升诉求,为学生提供一种超越新媒体应用现实、超越于新媒体受众个体的生活目标和价值理想。

2.动力涣散

驾驭新媒体的动力涣散,时间分配、目的追寻和效果评估精力涣散,亟待构建健康的精力支持。驱动功能在于激励选取或放弃、肯定或否定、高定位或低定位的追求,激发学生内在或潜在的各种能力,产生并保持驾驭新媒体的热情。

3.规范缺位

信息异化是网络社会的重要问题,本源在于人的异化。以新媒体为例,新媒体信息严重依赖,真假信息不知分辨,精神恐慌焦虑,缺乏责任意识,脱离实际,时代方位迷失,空间方位无序,日常行为异化。必须为学生提供规范新媒体行为的基本框架,设定约束包括新媒体在内的网络行为的道德底线,有效控制和行之有效的新媒体素养生成逻辑。

二、高职学生新媒体素养生成逻辑

(一)美好生活需求导向

1.导向逻辑

美好生活。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新媒体的口号与生活紧密联系。如QQ的“每一天,乐在沟通”、微信的“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抖音的“记录美好生活”,“生活”都是核心字眼,而新媒体在生活中的迭代也推动了“生活”指向“美好生活”。新媒体与现实生活的商务交易、公共服务和协作办公结合又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如微信在线政务和二维码支付技术,支付宝的生活缴费和医疗保险服务等。新媒体的日新月异也为更多的美好生活需求的落实提供了更多的场景支持。新媒体是高职学生展示校园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过程的重要渠道。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抵御非主流价值观渗透和影响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将实践课堂的新闻案例、典型故事、系列评论,以及微视频、微演讲、微实践优化提质,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获得感。

2.矛盾指向

不平衡不充分。校园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办学质量是学生最为关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着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专业水平提升和发展的需求,主要有产教融合深化发展中的行业企业参与机制不够健全,专业结构优化和专业集群效应有待深化,协同创新能力和支持区域发展能力有待提升,标志化成果、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宣传意识不足,与时代发展、区域定位、社会预期和学校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不平衡不充分的院校发展给高职学生成长、新媒体素材提炼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需求指向

青年新媒体素养提升。青少年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3]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认知:总体情况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清晰度较好,对学业、生活、校园服务和周边环境接受度较高,存在少量自嘲式描述,这也反映了新媒体对学生观念的影响。不满意的因素集中在当前的学习状态、未来就业选择和居高不下的房价担忧,较少碰到网络诈骗、网络暴力事件,其中文化消费需求主要围绕教育、电影和旅游及网红打卡点的排队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衡量集中在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等指标上,对文化水平等指标反而关注不多。对未来期望的选择多在工作、收入、精神文化需求和居住条件等方面,希望提高的能力主要有审美、交际和发展。

(二)培养卓越人才目标

成长成才需求。学校以“有教养、有本领”为理念,通过人文素养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和工匠精神课程相结合,开设岭南文化、粤剧、广绣和粤菜等城市区域主题课程,积极开展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全面发展需求,学校以职业实践和专业兴趣为切入点,成立包括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学术科技和自律互动等4类53个学生社团,创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和活动品牌,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全面育人体系。

(三)实际调查确定路径

1.从实际出发

高职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观念、情感和行为状况构成了美好生活需求导向,剖析培养卓越人才的动力,概括新时代高职学生新媒体素养需求的新特征,总结学生新媒体素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在类别、层次和逻辑层面透彻分析提升路径,从德法结合、理性反思等层面科学、客观地确定选择的路径。

2.基本认知

了解高职学生新媒体认知需要掌握七个基本点:一是新媒体信息的碎片化增加日常信息获取的难度,新媒体并非获取专业信息的最佳渠道。二是新媒体平台是有态度的、有倾向性的,不一而足,自己也要有态度。三是新媒体平台用户众多,并非自己的个体映像的集合,涉及新媒体社交行为时应保持谨慎。四是新媒体平台自身具有一定特点,如微博信息具有主观性,娱乐属性较强。抖音的短视频资源丰富,时间黑洞现象明显。五是新媒体平台价值方面,如推广转化率,微博与头条新闻存在较大差别。六是新媒体平台热度真实性计量方面。七是新媒体并非大学生生活的全部。对于新媒体的过度信赖易导致学生信息误受,影响其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建构。

三、高职学生新媒体素养提升路径

(一)媒体素养的进阶认知

如果把对新媒体的基本认知视为初阶能力,在新媒体的信息获取能力提升中势必要求高职学生有新媒体进阶认知意识。进阶意识有守法意识、安全意识、自律意识。守法意识是指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应不断强化认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新媒体空间也不是法外之地,不因熟悉新媒体平台而“打擦边球”,踩红线,认为可以逃避监管;也不因不熟悉新媒体平台而认为没有监管,可以为所欲为。安全意识包括使用新媒体的电脑终端和移动平台的软硬件安全意识、网络诈骗或网络暴力防范意识、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为网所扰。自律意识包括时间自律、规则意识,善于安排使用时间和频率,总结自媒体平台优缺点和适用度,有规则意识、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新媒体行为,养成网络自律习惯。

(二)多维明辨的分析能力

1.思考理解

新媒体报道的多元化意味着不同新媒体平台新闻线索、深度解读和网友评论会较大差别,不能单一相信某个新媒体渠道信息,要善于分解关键要素,整合思考理解,关注官方发布和权威媒体发布。

2.特征识别

新媒体舆情热度增速很快,降速也很快,一般来说热点意味着冲突严重,不宜先入为主,妄下推断,要善于将已发生的全程新闻发展与再反转结合分析,不盲目评论,以免被利用。

3.简单推演

新媒体信息繁多而复杂,浏览时很多人经常不假思索接收信息产生从众心理,要鼓励学生在新媒体舆情中,从目的、时间和词语构成进行简单推演,不为信息所惑。

(三)效价耦合的评估能力

1.自我评估

作为新媒体的受众,应结合自己的成长环境、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自我评估,筛选适当地关注对象,不超越自己的认知关注负面的、消极的、腐朽的关注对象或新媒体信息,以免深受其害。

2.信息评估

新媒体内容形式多样,模仿、套路和同质化作品层出不穷。新媒体空间虚假消息丛生,包括个人角色、电商行为都存在着真实性疑云,要提高警惕,评估发布者、转发者、评论者的信誉度,也是信息评估的一种侧面印证。新媒体信息价值性评估,即新媒体对学生、生活和人生成长的支撑性,围绕提升学习、生活和情感等,有针对性、阶段性和目的性的调整新媒体的使用习惯。

(四)诠释梦想的创造能力

1.建构发布

高职院校不少学生都希望成为新媒体的发布者,要依托自己的优势选取平台、制作信息、发布信息。与受众角色的轻松浏览不同,发布者的制作过程需要较大时间精力和阅历。关注的痛点、能解决具体问题的新媒体设计是第一要务。趣味性是新媒体吸引粉丝的重要手段,将枯燥的文字形象化,将语言图片化,内容音频化、视频化,贴近生活和现实,以吸引读者。

2.展示自我

弘扬工匠精神,成立多个技能大师实训室,以“产教研赛一体化”为指针,把生产技术、教学实训、研究研发融为一体,着力创建一体化教学环境,校企师资双聘、技能共培养。积极推优参加省、市级技能竞赛实现梦想、并屡获佳绩,拼搏进取参加全国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领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新媒体中朝气蓬勃、展示自我。

四、结语

高职学生使用新媒体人数多、比例高、时间长,研究新媒体素养的生成不仅对学生成长成才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对网络舆情管控也有重要的引领价值。相较于学习强国平台,新媒体具有其独特性,也加剧了多元文化思潮的泛化。培养新媒体素养是我校学生业余党校的一个特色模块,也是展现学生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渠道。因时而进抓住新媒体主阵地,因事而化筑基新媒体素养,因势而新展现新时代高职学生新气象。

猜你喜欢
高职素养信息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订阅信息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展会信息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