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肇源县头台镇农业中心,黑龙江大庆 166521)
部分研究学者认为,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可实现减排控污的目标,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引导农户遵循传统农业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创新环境友好型技术。相关研究学者积极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的转化和应用,确保在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背景下,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深入挖掘农业附加值,均衡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环境会议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要采取自然资源保护的方式,实现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革新从而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实现对土地、水资源、动植物的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因此,加强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广泛受到农业界的认可。
就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存在农业自然资源短缺的现象,农村年轻劳动力群体涌向城市,农户整体素质不高,环境保护意识偏低,过度地开荒土地,造成资源、生态的失衡,严重威胁自然环境,降低了农户生产、生活质量,致使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当前,部分农业种植地区,过度施用农药、化肥等,污染了农产品和土壤,农业环境恶化,加之地方农业技术落后,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认识不足,难以从根本上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严重制约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国内农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农业经济发展缓慢[1]。因此,相关研究人员,提出的坚持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迫在眉睫。国家出台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文件中,明确提出利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发展农业产业,将农业经济增长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确保促进农民丰收增产,以农业产业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总目标。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困境如下: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引入环境友好型技术较晚,未能营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在绿色技术研发上,缺乏一定的动力,在资源投入上有限,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难度。
绿色环保理念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逐渐由传统的、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向现代化集约型农业经营模式转变。然而国内农业现代化技术应用,主要是依赖国外,国内在确保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的原创动力,在农业技术人才配备上不够完善,致使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力度不足,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要充分了解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同时实践认证、研发成果等,确保环境友好型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投入使用的可行性,降低农业创新技术在实践应用的风险性。
环境创新技术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相关部门通过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加大农业创新秸秆还田技术的普及力度,农业相关部门定期向农户宣传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应用优势,通过多媒体、海报等形式,强化农户应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应用优势,培养农户绿色农业技术应用意识。部分地区积极打造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积极推广现代化农业绿色种植技术,定期邀请农业种植大户到示范基地进行学习,包括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确保农民切身感受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优势。同时,相关部门安排农业技术人员定期到地方进行农业指导,演示农机具的操作流程,确保农户熟练掌握现代化农机用具,更好地将各项先进的创新性的技术投入到实际农业生产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种植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的需求。
另外,农业有关部门要加大绿色农业防控技术的普及和宣传,包括生物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等,引导农户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使用量,利用病虫害天敌的方式诱杀农业害虫,做好农田田间管理工作,科学施肥,保护土壤,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创新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推动当地农业积极发展,促进农户丰收增产。
要想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关农业部门必须建立环境友好型创新技术机制,鼓励和引导相关技术人员加快对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的研发力度,不断为环境友好型创新技术在农业经济中的发展夯实基础。相关农业部门必须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资金支持,制定完善的环境友好型制度,确保各项绿色农业技术研究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农业生产力,更好地投入到农业经济发展中。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干预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扶持,确保在政府资金扶持下,加快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微小农业企业主体发展优势,整合农业资源,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加强引资,拓展农业资金来源渠道,进而推动农业技术进步[2]。在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背景下,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加快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是推动环境友好型技术落地的有效手段。部分农业创新技术推广地区,充分利用农业技术人才的力量,全面推广和普及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技术,拓展环境友好型技术实践应用范围。
基于农户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理念根深蒂固,要想从根本上转变农户的思维模式,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环境友好型农业推广,提升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大力普及农业灌溉技术、滴灌技术等,购进小型的水利设施,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科学施肥、施药,加强对土壤的保护,提升农户对环境友好型创新技术的重视程度[3]。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技术补贴,从根本上提升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层次,推动地方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化、机械化方向转变。确保在政府各项政策支持下,逐步建立起资金投入制度,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化农业项目,同时,政府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财政调拨的资金切实应用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中,进一步加快推进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同步发展。
综上所述,在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国家大力倡导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加快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加大环境友好型创新技术在农业中应用实践力度,转变农户生产、经营理念,鼓励和引导农户发展现代化农业,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升农产品生产的绿色化,助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