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生学
2020年春天,一个将永远写进中国疫情防控史的季节。这个春天,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打响了一场与病毒抗争的人民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那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凝固的瞬间,如激荡人心的号角、鼓舞前进的战旗,回响在我的心田,飘扬在我的眼前,温暖了这个春天,让我铭记。
几乎在接到确诊出新冠肺炎病例信息的同时,麻阳苗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陈琳接到二哥的电话:“妈妈怕不行了……”
持电话的手顿时僵在空中。许久,他才回过神来,眼泪瞬间奔涌而出。
87岁的老母亲住在乡下。1月18日,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陈琳和妻子匆忙赶回,本想在乡下好好陪陪妈妈。可是两天后,他接到县里通知,突发疫情,马上归队。他肩负着一个县的疾病预防工作,妻子在县人民医院工作,发生疫情,两人都要全身心投入战斗。
从病危中暂时缓过来的妈妈,听说儿子、儿媳有紧急任务,虽不知道具体内容,但她明白,儿子、儿媳在为国家做事,国家事急,才召他们,于是催他们赶快回去。他们只得与母亲泪别。
一到单位,他们便成了停不下来的陀螺。疫情监测的组织、协调、督导与评估,监测资料收集、分析、上报与反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采样、公共场所消毒与指导、防控物资购置与补充、健康教育卫生宣传、防控技术培训……一件件,一桩桩,均需要陈琳去统筹和落实。而妻子则全力以赴,配合着医院各个部门,做着收治病人的一切准备工作。
白天没有时间,每天晚上无论多晚,他都要打电话回去,问母亲的情况。二哥总是向他报着平安,让他得以安心工作。
就这样过了两天,1月22日,二哥打来了电话,说妈已经讲不出话了,他已经开始为她老人家准备后事了。
闻言,陈琳号啕大哭。陈琳想马上赶回,二哥却劝他说:“我知道这次国家事大,而你又是具体管这个事的,走了怎么办?全县那么多人的生命,你还是先把工作忙完。你在为国家尽忠,就让我来代你尽孝吧!”
这一瞬,让所有人泪目。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晚上8点。
一位风风火火的男子跨进怀化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对办公室工作人员刘勇说:“这是你妈妈给你带来的年夜饭。”
原来,疫情出现后,市卫生健康委的刘勇被抽调来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父母早几天就回到10多里外的乡下过年去了,他与父母约好,放假后他就回。“疫情来了,放假已成梦想,但大年三十晚上抽空回家吃个团年饭应该没问题。”他这样答应母亲。母亲做了一桌子菜,从下午4点等到晚上7点,站在屋前望了又望,菜热了又热,最后等来的是他回不去的电话。
一个多小时后,母亲将他那一份“年夜饭”打包,托人带到了指挥部。“年夜饭”已经饭冷、菜凉,但刘勇吃得非常认真,因为他懂得,这碗里,盛满了妈妈的爱和牵挂。
同在值班的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一定是你这一生中吃得最特别的年夜饭。”顿时,刘勇埋下头去。当再抬起头时,两行泪水挂在了他的脸上。我不知怎么安慰他,走过去,轻轻地拍了拍他。此时,我也早已泪眼婆娑。
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清晨。
冬日的天亮得有些迟,已经7点了,外面还一片漆黑。
电话突然响起,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张田慧接到通知:驰援湖北,上午出发。
接到“出发令”的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叫醒妈妈和孩子。
7岁的大宝已经懂事,听到妈妈马上要走,一个人躲到阳台上偷偷抹泪:“妈妈,一定要去吗?”张田慧蹲下来,轻轻地说:“宝宝,妈知道你不舍得妈妈去。可妈妈这次去,是为了让更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尽快康复,尽快回家陪他们的宝宝呀!”大宝抬头看了看妈妈,轻轻地擦净眼泪,若有所思地望着墙上特意为妈妈画的两幅画,其中一幅是妈妈在国旗下举手宣誓,画的旁边写着“爱国爱院”;另一幅是妈妈正在给群众看病,上面写着“志愿服务暖人心”。他抱着妈妈,哽咽着说:“好,妈妈放心,我在家等你!”
妈妈和丈夫最清楚张田慧此行的意义。妈妈默默地给了她一个深情的拥抱,只叮嘱一句话:“照顾好自己。”丈夫提起行李箱,送她上车。车门口,看着依依难舍的丈夫,她说道:“我自己知道怎么做,放心吧!”
车辆启动,车队走远。丈夫追去,高举着双手不停地挥动:“我们在家等你……”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清晨。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ICU重症医学科主任蒋朝阳和他的同事,从新晃县接回了一危重型新冠肺炎病人。
因为昨夜战斗了一个通宵,困得睁不开眼的蒋朝阳将病人移交给早就等候在医院里的同事后,准备脱去外面的防护服上一趟厕所、喝一口水。可就在这时,推送患者的担架车在上一个斜坡时,车上的患者突然狂躁乱动,眼看就要摔到地上。已经脱去了一半防护服的蒋朝阳一个箭步冲来,一把将患者抱住。患者平安了,而他,却被呕吐的患者喷了一脸的呕吐物。
所有的人都吓呆了。这可是带着病毒的新冠肺炎病人啊!
同事们马上给他处理,并进行一系列补救措施和隔离。
许多天后,我找到他,问他当时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勇气?
他轻描淡写地说,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是医生,医生都有一颗热爱生命的心。
医生都有一颗热爱生命的心。简单的一句话,诠释了一个伟大集体的崇高荣耀与信念。
1月30日,正月初六。
一大早,一位双眼布满血丝、满脸疲惫的年轻小伙儿敲开了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的大门:“我是来送口罩的。”
说着,将一大箱口罩放在了办公桌上。
见到这么多口罩,工作人员忙问:“谁让你送来的?”
“我自己!”
自己?工作人员立即向领导汇报,并要其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但年轻小伙说:“疫情当前,捐点口罩不算什么。”说完,便准备转身离去,被匆匆赶来的指挥部领导“拦”了下来。
原来,他叫肖松,老家湖南衡阳,与女朋友在怀化从事医疗器材销售工作。疫情发生以来,他天天看新闻,被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所感动,他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经过反复考虑,他决定送点口罩。可是,跑了多个地方都没买到。他马上与之前曾有业务往来的广东省中山市某生产厂家联系,并请对方无论如何也给他留点。一天后,厂家打来电话,说货已经留下,但快递停运,无法发货。
无论如何也得赶紧把口罩拉回来!肖松租来一台车,连夜开往中山,又连夜往回赶,终于在1月30日早上,将2000个口罩送到了指挥部。为此,他连续开车36个小时,行程2000多公里。
我问他,你图什么?
他说,图我是中国人。
2月13日,农历正月二十。
雨过天晴,和煦的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照下来,给正在回暖的大地披上了几许温馨。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前,一大群医务人员围着一位手捧鲜花的老奶奶不停地合影。
“小毛呢?我怎么没看到小毛。”老奶奶一个劲地寻找着。
“奶奶,我在这里哩!”仿佛云雀般,一高挑的女孩来到了老奶奶身边。小毛是老奶奶的主管护士,自她住进来后,便天天陪伴着她。小毛细致入微的护理和照料,让老奶奶十分感动。她不止一次地对小毛说,好想看看你的脸啊!小毛说,等奶奶出院,让您看个够。
这位老奶奶就是75岁的袁奶奶。年前,她与79岁的老伴从武汉来怀化探亲,不想,很快被新冠肺炎病毒击倒,双双躺进了医院的ICU病房。在住院的14天里,两位老人经历了无创通气、插管、俯卧位、脱机拔管等一系列救治,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顾下,终于从死亡线上挣脱出来。
今天是袁奶奶病愈出院的日子,小毛和其他医护人员特意脱去所有工作服,只戴了个口罩来为她送行。
袁奶奶转向所有在场的医务人员,一手按住自己的胸口,含着热泪深情地说:
“谢谢你们,是你们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是怀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感恩你们!感恩怀化!感恩湖南!”
“我已经被你们治好了。武汉也会好的。等到武汉开城日,等到春暖花开时,我在武汉等你们,邀你们一起看樱花……”
顿时,所有人,泪光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