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巍
创造和创新新时代的科学建立与建设*
万巍
(安徽工业大学 创新教育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
十八大倡导和推进的“创造和创新中国”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对建立创造和创新的思考和方法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议,客观冷静对待国家发展战略,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理性地主动和能动。在各类知识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由表及里,由点及线再及面。
创造创新;教育体制;内涵研究;评判标准
十八大倡导和推进的“创造和创新中国”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创造就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全新推出并应用,是人类自主全新的行为和工程。因此,创造的最大特点是自主和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和新探索贡献,即从无到有。创新,则是指以进步发展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以往、目前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的趋势和引导,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理论,在人类环境中针对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构思、组成、环境等,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从而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概念化过程,有3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1]。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直接表现,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国家和民族为了占领时代前列,永远不可缺少创新思维,必须不断创新。从本质上说,创新是创新思维的外化、物化,以不同形式直接服务人类,即从有到新。
创造,是有意识地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进行探索性劳动和实现。十八大全力倡导的创新中国,就是全民发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和创新必须成为现代中国发展的方向和聚力,也将会成为中国能否真正屹立世界民族潮头的关键。
创新的评判标准并不是只对“新”强调,而是对“创”更有要求。“创”不是唯一目的,因为它必须要对人类发展具有实际推动意义,而不只是为了盲目地求新。真正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才是创新乃至创造的目的。
创造和创新在内涵和外延方面具有内在的必然相似处,也有不同之处。创造是把从未有过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变成现实的思维和行为,创造实现的表现就是这种思想和行为的现实化实现和影响。而思想的现实化,必然引起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和随之而文化影响的具体而抽象的行为约束,如春秋时期各学说和思想派别的“百家争鸣”。
针对当时的现实,经过多元化思考、碰撞和诠释,逐步演变为儒家、法家、道家、纵横家等思想流派的形成和争鸣,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精神世界的发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具体千年化,也是社会思议和思异后自上而下地具体选择和主流,也与时代背景相辉映,直到今天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成为寓意深远的思想符号和行为规范的基础。而思想创造乃至创新的主要表现,就是非实物化的思想观念和意识行为的继承和发展。
创造和创新的最大区别为:创造是从无到有,创新则是从旧到新,直接推动人类文明和进步,也才会有意义和生命力。而创造和创新的意义,无疑需要过程和效果检验,需要不断地去芜存真。
对中国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尤其是对新中国发展历史的回溯发现,任何一项国家系统性的战略、政策措施的具体施行,必须经过科学预测和对待。对于具体物化实现的实质性“创新”,则是技术、产品、服务等具体表象的实物呈现。社会发展中的实物化变革和进步,带来的必然是社会生活的具体改变,实际就是创造(思想)具体物化后的现实性实现。如尼龙,是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卡罗瑟斯及其领导的科研小组研制出来的第一种合成纤维,也开创了合成纤维的新时代。正是因为类似尼龙等无数思想创造基础上具体物化后现实性的实现、表现和具体应用,才真正使科技的创造不断推动物质(物化)文明乃至精神文明的发展。
人类社会文明的三大支柱——能源、信息和材料技术的不断变化发展,在其之上,创造和创新的不断实现对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多元推动,具体地印证了创造和创新的价值和力量。
从根本上说,正是因为有了思维,有了创造,才会有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创造,推动人类在人类思想、意识化基础上能力不断迸发,是本源,是基础;而创新的内涵和外延则是创造最具现实意义的具体实现形式的变现。
创造和创新都需要思想意识基础,不过它们的层面、基础、内涵和外延的范围不尽相同。
既然创造和创新首先都来自思想意识的凝聚拓展,人就必须首先学习并逐步拥有“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的积累和不断奠定,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创造和创新的实际过程和价值。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扩散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使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这种思维的目的不是寻找陈旧的知识,也不是去重踏别人走过的老路,而是把注意力引向发现新的事物、新的规律、新的理论、新的观点,促进人们向更高、更新、更复杂而广阔的方向开拓前进。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评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2]。
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况与新问题之中,适应学生带有理性色彩的好奇求新的心理,建立创新思维的基础。唯物辩证地看问题,人正是因为学习,才拥有了创造的基础和能力内在的、科学的实现基础。知识学习,是人认识、学习、思考世界从而改造世界的必由之路。通过基本的知识学习,才会建立改变的眼界、能力等基础。只有不断通过科学系统的外部引导和内在积累的双向过程,不断积累创造和创新的意识、学习和实践,才能系统建立、强化人创造、创新的思想和能力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推动实现创造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内外在,更好服务于中国未来的发展。
从中国的基础、高等教育的微观过程和宏观效果来看,系统、科学的动态培育是缺乏的。从教育过程来看,更多的是对学历应试教育的无奈应对,弱化了创造、创新意识和能力渐进提高的培养过程和效果。创造和创新,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赋予时代的要求,必将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在知识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创造和创新思维的教育和培养,夯实中国未来创新创造的人文基础。未来发展,不再是数量及速度的竞争展示,而必须以创造和创新的巨大驱动,推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这才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后优化、深入改革的睿智抉择。
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基础中最重要的部分,教育一直是中国大力倡导和努力推进的人文基础。中国的基础和高等教育,已经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教育带给中国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接受中等教育以上的人超过了1.7亿。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业已成为了中国人才培养的双腿,使创造和创新拥有了宏观基础。对比之下都会看到,当今第一强国——美国,从建国之初到今天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人才的大力引进无疑对创造和创新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而中国未来的发展,也无疑是一场把人才竞争作为发展主战场的大战。
创造和创新,必然会吸引更多人才,才会有发展与人才的互相推动。美国在核心技术领域拥有3 000项以上核心技术,而高科技人才世界占比近70%。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才吸引等方面有了巨大进步,美国自特朗普上台后企图压制中国,因为感受到了中国带给他们的巨大冲击。
如今中国每年培养以通识教育为特点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800万左右,这正是创造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宏观人文基础。
有科学培育的体系,有对应的人才储备,建立精准的对接和应用,才能适应中国创造创新型未来发展的要求。科学客观地建立和健全创造和创新的教育培养体制和方法,成为这一进程中最重要的基础问题。
在基础和高等教育中培养创造和创新性思维及实现方法成为中国创造和创新战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基础。
最重要的是教育体制的改革,即中国根本的人才选拔体制——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选拔制度在不断变革,然而数量和质量的矛盾仍然是其中的主要矛盾。2018年,中国已经拥有2 945所各类高等学校,其中科研型人才培养高校有1 200多所,其余是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院校。2017年,全国139所原“985”“211”院校已经变革为“双一流大学”的142所高校。名称的改变,实际上标志着战略方向的改变,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思考、建立、改变和发展全新顶尖高校的建设之路;另一个方向则是优势学科强悍的特色发展之路并行。塔基是普通高校的科研人才的培养,同时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向职业教育发展。
宏观分析后,该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和创新性思维呢?关键就是点、线、面科学、系统、连续地引导、教育、开发和培养体系、过程的建立和完善。
从创新思想和意识角度出发,从基础抓起,有目标、目的地引导和培养。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和体制,摒弃传统的填鸭式和压制式的教学培养模式,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保持天真的想象力,才能被有意识、科学地引导,激发和培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科学、有序地采取启发连接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形成生动、活泼、主动的求知欲望,而不仅仅限于书本知识。
激发学生对事物提出疑问,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从学习兴趣入手,逐步形成主动求知、求解的态度和思维,最终用批判性学习的自由思维和思考方法,奠定后代的创新思想和意识之路。采取多种形式,允许和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深入学习,既可通过教师讲授学习,也要通过发现和质疑,让学生主动地深入和求索,最终掌握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避免包办代替和家长学校等主观的成人压制。只有教育体制中的创新和创造的理念、时间、思维、实现等先决条件等都运用到科学、合理的教育中,才能通过点、线、面的逐步有机连接,最终完成创新和创造的人文基础建设。
诱发创造兴趣、启发创造想象。因为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此外,应注重培养青少年创造性的心理品质。
创设氛围、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教师自身的思维也应具有创造性,从创造引导者的角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造性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创造性的良好情境。“创造性思维”的引导、教育和培养的具体方法,是实现创造创新实现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而不可以表述为“创新的实现形式”,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从面、线、点的下移过程来看,作为点状的直接表现,很多大学都相应设置了创新教育学院进行创新教育。因为还没有完善的思想统一认识和科学的系统建设,积累不足,也没有科学、统一的体系、方法的建设,随大流的思想和不完善的教学,更加之课程和实践的教师本身也缺乏系统科学的培养成长过程,缺乏实际的工作和感悟,对教学和教育而言,便集中反映出一种流于表面的效果。因为学生自小到大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创新教育培养,就必须用各种创新教育和实践引导培养。
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开设创新教育的课程近10年时间,相应的课程“创造学与创新思维开发”成为这样一所工科为主的大学的5 000多名学生的必修课,以要求的“每日一设想”书面作业形式,结合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专业知识学习,搭建各类科研竞赛的实践学习平台,逐步引导和开发创造和创新的思维和能力。针对高等教育现状,这种尝试无疑是一种探索和改变。
2017-10,《中国教育报》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了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建失物招领平台,取名“暖寻”,希望能帮到失主,温暖人心的新闻。钥匙、钱包、身份证……可能很多人都有过丢失东西的经历。东西丢了该怎么办?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4名学子,开始对计算机软件程序编写和设计一窍不通,在学习创新课程后,逐步喜爱并动手钻研,开发了在线失物招领平台——暖寻。而这个平台主要任务是解决失主寻找失物的现实问题,也得到“蚂蚁金服”21万元的奖励,成功上线“暖寻”支付宝应用。
任何事物都有从无到有的过程,通过不断实践积累的过程,才会有以点连线再扩面的结果。任何事物必会有渐进发展的过程,只有立足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和实际,建立科学完善的创新教育学习和培养体制,将创造和创新的种子从小就在每个孩子心中种下,通过学习教育、科学培育的积累过程,才有可能在今后成长的过程中,拥有创造和创新的思维、意识和行动,才会使创造和创新成为中国进步自下而上的核心动力。
建立科学系统的创造和创新培育体制,形成科学发展的有机系统和积累,经过实际检验,真正为创造和创新的意识和实现发挥作用。
对于大力倡导的创造和创新的国家战略,必须先对中国教育的实际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对于创造和创新的主体——人,必须重视创造和创新意识的先期引导和系统培养。人才选拔的调节杠杆必然是人才选拔制度的唯一性抵消了多元性,接受更多更好的学历教育,在今天让很多家庭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唯文凭选才”的现实很难改变。人才被使用,才会有评价,因此对于企业选拔用人,不能一味指责其“唯文凭选人”。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普遍意识存在,“被教育”必然是对功利的应对,而不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以实际出路为导向,而不是以兴趣为先导的知识和学习的“被培养”,成为中国创造和创新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最大阻力。
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曾说,“为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师。”这里所说的技师,指的是支撑“德国制造”的“工业技师”。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工来制造,再先进的科研成果,没有技工的工艺化操作,也很难变成有竞争力的产品[3]。而创造和创新的实现,正是靠着设计、加工和制造等一系列内容真正的实现过程。不必去争论国情的不同,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的导向和措施必然会有机连接着生存于这个社会每一个人的判断和选择。让所有的人都去创造和创新无疑是不现实的,然而让国民去为创造和创新各司其职,成为其链条上的有机组成是必然的。美国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基础,也使很多国家成为它事实上的附属制造基地。而德国、日本的国家战略表面相似实有不同,外在却都是制造强国,日本在电子、仪器、机床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更是令人惊叹。而中国积弱变强,更需要有一个腾飞的基础和过程。对创造和创新的发展,同样必须靠渐进而科学的规律和方法的研究和推进。必须认清创造和创新思维教育开发的基础性,建立“万众创新”的理念和口号没有错,但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做出创造和创新无疑是唯心的,更是不科学的。只有引导和建立创造的有机金字塔,让创造和创新成为民众普遍的主动意识,有科学、系统的培养,有想去实现的主动欲望和激励,才是“全民创新乃至创造”的真正涵义。
科学、连续、完善地培养全中国人的创造性思维,普及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尤其是知识教育阶段的培萌教育和引导,一定是创造中国、创新中国的起点和基础;小、初、高和高等教育阶段连续的引导和培养,是激发和夯实创造中国、创新中国人能力积累的中间阶段;而专业知识学成后连续的能力展示和科研创新,是收获和爆发阶段。对于创造和创新发展的科学规律而言,没有最后阶段,因为人类的创造和创新的进化永无止境。
对于各高校,尤其是职校,各种科研和技能类比赛已非常普及。虽然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少有机会进行有关学习和实践,更缺乏连续、系统、科学的培养和习惯,但进入大学阶段,能有如此机会和学习,无疑是一种创造和创新的新学习和新成长。从大学生各类科研竞赛来看,几乎所有专业都有对应的科研竞赛。对有志参加科研实践的学生而言,这种教师指导下的实践学习成长过程,与传统的教育成长比,无疑是种激励和成长。以安徽工业大学为例,通过创新教育学院建立的创新实践平台,每年都会有大量学生为各类省级和国家级科研竞赛而进行设计、讨论、调试、制作和检验等工程实践,很多学生甚至吃住在办公室。比赛奖项的取得,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造和创新过程和积累,也是指导教师自身能力提高和积累的过程。对学生个人和团队而言,这正是点线面的个人、集体和国家全方位积累过程的意义。比如在安徽省及全国高校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中,学生们利用在工程实践(金工实习)中学习到的机械加工知识和机床设备的操作能力,结合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零件、部件,购买相关工程材料,用各类机床设备自主进行加工、检验、装配、调试等工艺过程的全链条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真正体验自主学习和积累过程。
任何事物都必须遵循其客观发展规律,才会进步。对创造和创新教育的研究,寻求、发现、研究和遵循其客观发展规律,从而由点到线,再融合为面,是体现事物科学发展观规律的正确选择。对于当今中国创新创造人才培养的瞩目的主阵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中,都要认识、发现、总结和遵循其内在规律。高校创造和创新的系统和方法研究中,探索规律的具体研究,以矛盾的“特殊性”去探索“普遍性”的认识、研究和实践基础,无疑会给中国的创造和创新的制度、体制建设提供鲜活实验样本。安徽工业大学创新教育学院首先在本校开设面向全校的必修课“创造学与创新实践”中,把学生“每日一设想”的内容,与大学生的各项科研竞赛有机结合起来,精选有意义、可实现的设想内容,予以公布,并成立相关对应机制和教师(与相关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等进行联合),给予相关指导,开设有关“常用机械加工方法和机床操作”“电气连接调试操作”“UG编程实用”等选修课,将设计、论证、工艺、加工、调试和检验等一系列综合过程有效连接起来,将点状学习有机融联,抓住工程实践和创新创造的内在联系,探索工程实践和创造创新的规律和实现方法。
对于大学生各类科研类竞赛的参赛队员和团队,应摆脱以往指导教师与各小组一对一的指导和学习方式,更多地采用针对科研团队教学的普遍指导和学习,以实现规律化探索的运作模式。
做好各科研竞赛项目的系统优化和整理,有目的地总结并推广有益的过程尝试和经验。由点及线再到面的科学连续,对于各竞赛项目的总结和推广,会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项目完成、成果取得后,将文字、图纸、图表等资料规范性留存入档,并进行网站宣传、管理等工作,为今后各类科研竞赛留下可学习的资料,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等。这对于高校(科研机构)、教师团队及学生,都无疑是一种校、师、生间三向的交流、积累和提高。
批判是一种进步,但为什么和怎样批判,必须有学习、有实践、有对比、有提高、有总结,才能有的放矢。符合科学发展规律,能为个人和国家的发展提供学习实践基础,就必然会使人的创造和创新的本能得到牵引和释放,创造中国、创新中国,从而改变中国。
以根植并凝练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条件之上的“毛泽东的创造性思维”为例,从毛泽东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看,他深刻理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土地是绝大多数百姓的根本,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他立足战争的全局,理性地分析战争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制定战略方针,指引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创新型的国家才能实现繁荣富强,只有创新型的民族才能兴旺发达,只有创新型的政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尤其是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更是将创造和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其深意正是通过人这一社会基本要素、第一要素的培养和建设,进而推动创造和创新的国家战略实现,从而让中国真正强盛,科学地立足世界。
为顺应中国未来的发展需求,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核心竞争力,在世界竞争中真正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创造和创新,立于世界之巅。4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让国人看到、感受和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巨大进步,也见证了中国逐步强大的艰难和自豪。统一思想、全力奋进,是中国必须明确的方向。
创造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对于任何创造和创新,必须明确的是,它从来不应该是个人奋斗的问题,而该是一个团队、一个群体乃至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任务。因为创造和创新的生命力,正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只有应用于人类社会才会有意义,也才会有不断创造和创新的根本动力和活力。
[1]朱学义.基于学术型硕士拔尖创新人才科研能力的培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8):53.
[2]洪蔚.创新在互动中产生[N].科学时报,2005-04-27(A2).
[3]班玮.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工业技师[N/OL].[2014-11-2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k3MTIzMQ%3D%3D&idx=1&mid=202246440&sn=9795cddd98a8443bbe6b98c476d19fb9.
G645.0
A
10.15913/j.cnki.kjycx.2020.01.004
2095-6835(2020)01-0014-04
安徽省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编号:2015zdjy058)
万巍(1967—),男,湖南湘潭人,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和人文教育。
〔编辑: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