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甘益,江西师范大学
于都县梓山镇土壤条件得天独厚,富含硒等微量元素。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梓山镇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将私人资本运营的农业公司引进打造于都县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振兴模式下带动产业发展。
江苏启东谱辉生态有限公司、金瑞盛、江苏寿光苏成农业科技公司与政府签下协议,将梓山蔬菜基地由2000 亩扩充至万亩。政府负责农户的土地流转的思想工作,企业负责整合农户的土地,并建立现代化设施完善的农业大棚,与包括主题餐厅、游乐园、垂钓区在内的生态旅游区和包括瓜果展示区和高科技育苗在内的农业展示区,当地居民可申请开设农家乐餐厅,农村民宿等。三个企业各自对自己征地范围内的农户进行年补贴,每亩年补贴金额相当于500 斤稻谷的当年价格。
蔬菜基地中的显性收入来源有:富硒蔬果的销售收入,大棚及设备的出租收入,展览区的门票、游乐设施收入。此外还存在三点隐形收入:其一,政府给予企业的政策优待。其二,展览区对企业的合作伙伴和潜在客户起到了广告作用,创造了免费的商业价值。其三,梓山蔬菜基地为精准扶贫项下的县内重点工程,借政府部门的社会公信力,为企业带来商誉。
梓山万亩蔬菜基地每年提供富硒蔬菜6 万吨,提供就业岗位3000 多个,带动周边2700 余户贫困户走上绿色脱贫致富路。从收入上来看,基地的主要收入源自于富硒蔬菜的种植与设备出租。展区与高科技育苗区的建设成本巨大,依靠门票和展览带来的收入微乎其微,更多的是发挥广告和商业宣传的作用。此外,娱乐和观光设施相对简陋,用户粘性极低,该项收入来源有限。
目前基地存在一个自营土地比例下降、租出设备比例逐渐上升的趋势。农户会逐渐意识到发展富硒蔬菜的经济效益,当他们习得种植技术并积累一定量的资金后,将乐于包下企业的设备进行私营生产。因此企业的租出设备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会逐渐上升。另一方面,在基地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周边的居民会更信任基地,将加快土地流转的进程。娱乐设施、农业科技展览馆的收入比重会随着蔬菜基地建立年限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当前蔬菜基地种植的农产品大多成熟后直接销售,没有进一步地深加工,附加值低,效益低。而初级农产品的种植成本和运输成本相加总和较高,易出现高成本低收入的两难境地。
以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硒元素为主要吸引点,富硒蔬果当前市价非常高。梓山镇蔬菜基地的蔬菜销售范围有限且较为集中。对健康饮食、富硒理念的倡导值得人们为之付出高价,但富硒农产品的价格数倍于普通蔬菜,价值与价格是否对等?假如有大批富硒蔬菜出现对企业造成价格冲击、假如有新的健康概念提倡其他的微量元素概念导致富硒概念在市场失宠……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富硒蔬菜价格的大幅回落,一旦富硒蔬菜价格发生大幅度回落将给农户和企业带来极大的打击。
当地诸多的龙头企业之间大多发展农产品种植销售,虽然有着各自的经营范围,但仍存在着相互竞争的部分甚至存在恶性竞争。此外,基地在产业打造中发展的生态、娱乐、观光产业可替代性强,定位趋同其他的农村,缺乏创新性。
在蔬菜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支持的声音。首先,农户认为富硒蔬菜定价过高,在长期中难以维系,梓山蔬菜基地的运作难以实现长期稳定盈利。其次农户认为梓山蔬菜基地本身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有限,更多依靠政府的财政扶持,他们所得到的工资中有许多是来自政府财政补助,这仅仅将他们获得补助的方式用工资的方式发放。并且一系列科技育苗培植技术资金投入大,仅用于展览之效,实用性不强。
支持梓山镇蔬菜高价的不仅仅是富硒理念,其本身产业打造中就具有相对的优势,如:基地中种植销售的主要是反季蔬菜,且基地中设备完善,反季蔬菜相较于市场上的竞争品好。基地生产的蔬菜是经过科技与现代农业技术培植的产物,在外观、营养价值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区别度。政府应当结合梓山蔬菜种植中具有的优势开展农户教育,让农户重拾信心。
应建立科学的发展框架,确定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一是企业与合作社内部保证资金链的畅通,明确发展定位,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针对合作社可创新现有的合作社管理模式,引入市场机制,聘请专业的人才来管理经营,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
对于产销环节,梓山镇蔬菜基地在保证当前富硒蔬菜的品质同时稳定并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当前现有的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培育研究。万亩蔬菜基地建设产出的蔬菜产量将是非常客观的,企业在蔬菜销售环节中必须要加强销售网络建设,扩大富硒蔬菜的销售半径。
针对梓山蔬菜基地的旅游观光项目的弱势,基地要做好在长期竞争中失去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产业收入的准备,并准备好与之相应的决策准备与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