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智宁 曹晓雪 吴淑琦 阿勒思,北京理工大学
绿色信贷是指利用信贷手段调节改善环境和资源的战略、制度的总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绿色信贷的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信贷资源以环境保护为标准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将会对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过多的企业实施惩罚性的高利率,甚至不予以放贷融资,而对环境友好型企业采取优惠性的低利率政策。
从国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制度颁布和实施情况看,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环境可持续发展,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于2007 年7 月12 日联合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自此我国绿色信贷正式成为我国经济手段之一,得到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回应。同年中国工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同业制定绿色信贷政策,全面推进绿色信贷建设,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2007 年至2018 年期间,我国陆续出台了近10 项绿色信贷政策。
截止2017 年6 月末,国内21 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8.22 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3.98%,但是由于绿色信贷仍是针对于环境问题提出的一个较新的概念,国内外对绿色信贷的研究相对较少,不够充分,起步较晚,目前关于绿色信贷与商业银行的相关文献仍处于起步阶段。
国外学者对于绿色信贷的研究开始于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多研究的是金融商业和绿色生态之间的关系,国外学者多数支持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在必要联系的观点。在1999 年Cowan 对环境经济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及具体概念进行总结和归纳,也提出了例如绿色信贷之类的概念,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环境市场经济流通具有重要作用,而金融杠杆则为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后美国学者Graedel 和Allenby 进行了更进一步研究,为上述理论提供了论据。他们在《产业生态学》一书中提出了金融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逻辑关系,金融产业对于企业的干预有助于环境保护,金融活动被他们纳入了环境保护的范畴之中。
由美国花旗银行牵头,包括巴克莱银行、荷兰银行和西德意志银行等9 家跨国商业银行以及国际金融公司于2002 年10 月于格林威治举行会议,几家商业银行决定引领全球金融机构承担环境与社会责任,制定用以确定、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过程所涉及社会和环境风险的金融界指标,并将该基准根据会议地名称初步命名为“格林威治原则”,也就是后来的赤道原则,该原则强调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我国“绿色信贷”的提出即以赤道原则为基准。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没有影响,Seifert 等和Brammer 先后于2004 年和2005 年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其绩效没有关联;随后Makni 等学者于2009 年对179 家加拿大企业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同样也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其商业绩效没有必然联系,难以得出两者之间存在具体关系的结论。
我国对于绿色信贷相关概念研究起步较晚,张峰、董志、杨念等在2014 年借鉴并综合了国际上的理论和经验,梳理了绿色金融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并且从赤道原则、金融产品等多角度总结绿色金融的国际实践。
随着2015 年后供给侧结构型改革的提出,有关绿色信贷具体的实证研究开始兴起,具体对于商业银行数据分析的研究增多。20 16 年,中国人民银行马鞍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研究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路径,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得出转换成本、 额外收益、违规成本等是影响商业银行落实绿色金融政策的关键因素。2018年上海银监局绿色信贷研究课题组于也研究了上海辖区内绿色信贷的主要发放量,研究较发达地区绿色信贷的发展情况,与之前较多研究不发达形成互补。发现近年来上海辖区内主要的绿色信贷投向为可再生能源与节能节水项目,相关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推动。但同时提出绿色信贷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将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包括信息共享、配套机制、风险管理、行业标准的不完善都影响着绿色信贷作用的体现。
综上所述,国内现有文献资料都处于起步的状态,文献较新,缺少2007 年之前的理论依据。此后近文献集中于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数据较少,实证研究局限于地方性数据分析。近几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时代的发展,绿水青山政策的进一步提出,国内相关实证分析增多,拥有了较新的数据和资料作为支撑,并借鉴国际经验与实践,对具体的商业银行绩效有了较明确的分析,对研究绿色信贷与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