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宇
淮北市天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淮北 235000
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建筑构件提前预制,并组装好以后送到现场进行安装施工的建筑。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优化了原来的结构设计方案,无需在现场进行构件制作,因此不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工作效率更高。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主要优势在于:首先采用预制外墙板,比如阳台施工中使用预制叠合板可大大降低对外墙钢模板和架料的使用,有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也减少了施工环节,在节能环保上的作用尤其明显。其次,装配式结构施工前要预留孔洞,可减少后期开洞和买件安装设计的工作,使工作效率更高,同时也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有利于缩短工期、减少工程成本。此外,装配式构件由工厂统一制作、组装和运输,所以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要求并不十分高,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预制构件连接设计时增加了封闭性设计,和传统建筑结构相比该结构的强度更强、抗震性能更好、密封性更佳。同时在施工时也考虑了构件连接渗水性的问题,加强构件连接设计有利于减少结构缝隙、降低渗水率、提高抗渗水性能,进而有利于延长整个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外墙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有PC板施工和叠合板施工,其中PC板施工时应确保PC板与预制墙板之间没有缝隙,注意材料之间的密封性。粘贴墙板后应使用水平测量仪测量以确保墙板稳定垂直,然后使用密封条密封。由于PC板材料本身粘接紧密,所以安装墙板以后缝隙较少且能保持混凝土结构的保温性能,使施工现场环境干燥,解决了窗框漏水的问题,减少后期反复修理工作,能有效缩短工程周期、减少工程量。叠合板施工技术主要构件是叠合式墙板、叠合式楼板和预制楼梯,叠合式墙板又由双层预制板与结构钢筋组成。在施工时要求先在双层预制板中操作,并同时在预制板受力钢筋和吊顶上进行结构钢筋绑扎。但该技术由于引进晚还不够成熟,没有相关案例可以学习,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用得较少。
节点防水施工也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防水施工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防水施工时将倒水和排水结合起来,设置排水管道将水及时排出。对于存在较多缝隙的房屋建筑外墙,必须采用密封条处理墙体拐弯位置,并使用无收缩性的水泥浆封堵现浇结构之间的缝隙。
装配式构件吊装分为干式吊装和湿式吊装,两者吊装程度和内容有所不同。其中干式吊装先测量放样再吊装构件,最后吊装外墙板。而湿式吊装最后需要开展混凝土现浇施工,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再进行机电等工程的作业,最后才进行楼板浇筑。装配式构件安装时,对现场环境要求较高,要求在温度适宜和保持干燥的环境下作业。为确保构件连接后无缝隙、变形等缺陷,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连接方式,一般对钢筋连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强度较高的钢筋才能确保构件连接稳定[2]。
钢筋结构设计和施工时,首先要做好对墙体的轴线控制使受力结构满足墙体对截面的要求,可通过增加暗柱来提升结构的连接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其次对于配筋率的要求是,竖向和水平方向上的配筋率都应该均匀分布且不能大于0.25%,而剪力墙部分的配筋率则不能小于0.3%。再次,对于钢筋焊接,应合理选择焊接和连接的方式,在剪力墙施工中对于密集的梁柱节点应控制节点的位置和施工顺序,避免因位置和顺序的不合理而影响钢筋连接的效果。此外,钢筋连接前要做好详细的准备,根据施工要求合理确定钢筋的数量、规格以及焊接的具体位置,才能确保钢筋连接顺利完成。
为确保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挥最大的优势,在建造房屋建筑前要做好相应的设计和优化工作,确定安装流程,尽量提升混凝土的结构性能来加强建筑在保温隔热和防水方面的能力。设计人员应强化各个连接点之间的衔接设计,完善各连接点衔接功能,可起到强化房屋建筑结构抗震防裂能力和稳定性的作用,使房屋建筑结构能跟高地低于外界因素的干扰破坏。
根据现有装配式构件的质量情况对装配式构件的连接能力、各部分功能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要求所有预制构件的连接位置都应该做好防渗漏和保温隔热的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安装施工好以后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此外,从提升建筑整体质量和装饰性能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加入一些新兴的材料到装配式构件中,在保证建造质量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制造的新颖。
在改善和提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和完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设计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对技术人员的培养,注意对新型技术的积极引入和应用。现阶段从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装配式混凝结构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保障建筑的质量发挥极大的作用,也为未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创新应用奠定基础[3]。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注重设计优化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要求技术人员正确掌握施工关键技术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调整,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