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晋廷
(山西通化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山西 运城 044000)
第一,温度改变:混凝土是土木施工过程中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材质本身具有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的特性,当遇见外部环境温度产生变化,混凝土内外就会形成一定温差,进而导致混凝土变形。施工途中受力不均匀也可能导致局部产生变形,拉伸强度超过混凝土承受范围,温度裂变由此产生。硬化过程中混凝土会释放多余热量,内部温度会随之而升高,此时混凝土外表会形成较大应力;冷却过程刚好与之相反,内部应力随外界温度降低而增大,此时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整体抗裂承受范围,这个时候裂缝也会随之而产生。
第二,地基变形:土木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部分地区因为本身地质较差加之工人施工时没有精准把控施工标准,地基受垂直位移或水平位移等客观因素影响,地质下陷沉降零散不均匀,应力强度随之改变,此时地基受损严重导致变形,裂缝也可能会随之产生。
第三,施工质量:施工途中整体质量把控不够精准,工作人员不按照比列将混凝土进行混合配比,搅拌过程及施工过程未按照有关操作规范进行施工,整体工程质量不过关,也是造成裂变产生的原因之一。
水泥与砂石是制作混凝土的主要原料之一,这两种物料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最后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在原料的选择上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工程进度的实际情况进行物料配比,严格把控每一种物料的用量,这样操作过程中也能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
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结合外部环境温度,能最大化程度发挥混凝土的成效。物料的投放过程需要注意加料的快慢速度,物料配比一定要根据需求精准控量。搅打过程中用力均匀、节奏紧凑,这样振捣出来的混凝土结构相对会更加细密紧实。
由于温度对于混凝土有一定影响,所以对混凝土温度的掌控尤为重要。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一般会使用温度较低的水将砂石进行混合,并且在浇筑过程中也会进行降温处理,这样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灌注物的温度。天气炎热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为避免施工途中混凝土过快风干产生裂缝,可以对灌注层进行保湿处理,这样也是减少裂缝的产生方法之一。
浇筑现场初次完成后混凝土内部结构还不算特别稳定,周围的环境、温度依旧会影响施工质量,为减少这一情况带来的危害,此时对部分水泥进行水化工艺处理,这样一样混凝土的成效会得以最大化的呈现。
表面处理一般分为表面涂抹、表面贴补两种方式。表面涂抹比较适用于面积较大,缝隙比较细密、浅显的地方,这类缝隙浆料没有办法进行很完善的填充,裂缝深度没有波及建筑钢筋层,平时使用过程中不存在渗水漏水等现象,使用过程也不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只需要将其表面涂抹完善就行了,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发挥涂料的最大功效,涂抹前需要将缝隙表面清洁干净。表面补贴这一方式适用于因漏水而且无法精准定位漏水位置的区域,这一类缝隙的修补一般选用具有防腐性的改性沥青材料或是防水卷材,之一类材质的防水防渗效果更出众。
日常生活中裂缝漏水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而嵌缝堵漏这一修补方法能有效解决缝隙渗水这一问题,修补之后缝隙平整美观,还能有效防渗水,兼顾了美观性与实用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对渗水缝隙位置进行V型开槽处理,将槽体内部空间用水清洗打理干净;第二步,将具有防水性的基液材质均匀的涂抹在干净的槽体表面,在基液彻底干燥之前填充一些塑性止水材料;第三步,裂缝表面进行喷水保湿养护,将提前配置好的砂浆均匀的嵌入缝隙内部,拉伸内部结构,最后将缝隙表面抹平,喷水养护3——5D即可。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会对建筑结构及整体质量产生一定影响,这一现象产生后可以对已有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处理,这样也能有效减少缝隙对结构产生危害。这样的裂缝一般是由于建筑构件负荷不够而产生的,此时增加构件截面,加固梁柱、钢架结构与墙柱之间的联系,都能大幅提升建筑整体承重力;也可以强化建筑中承重结构的承载力,外部构件可以借助粘性牢固的胶粘剂粘贴钢板进行加固,这样也能提升构件的承载力。
综上所述,裂缝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多种因素结合的产物,这一现象也是土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虽然裂缝会对工程质量有一定影响,但是在施工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裂缝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我们只有全面认识了解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裂缝的产生,并且及时积极的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施工途中提前做好相应准备,精准把控物料配比,强化建筑构件结构,后期进行相应养护,多方面规避裂缝问题产生,进而确保过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