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临沂 276000)
当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中可以有效应用权责发生制相关制度,在财务会计体系中推动预算会计体系不断符合实际情况,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的情况下,得到更为完善有效的会计核算模式和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根据科学全面要求促使单位财务信息和执行信息内容更为丰富,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具有显著影响,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施的时候,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得到改革,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新形式的实现聚集体推动作用,不断地创新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效率和制度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1]。
政府会计制度和当前所采用的收付实现制部分实施权责发生制的高校会计制度之间差异明显,目前所具有的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满足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这就需要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充分满足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及实际需要,对高等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有效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改革实施后的政府会计制度要在“双核算”和“3+5”的会计核算原则基础上充分满足会计和财务工作落实的实际需要,其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当前库存和收支情况,在高校库存及收支核算处理工作中,也要使得库存的计算结果计入当期成本费用账目中,方面产生严重的财务管理问题。如果库存产品没有在年终结算的时候出现被消费的现象,也就得出当前消费总支出和计划好的预算支出间具有较大差异,但是在改革具体实践之后,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也可以高校的会计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注重坏账项目,在安排相关年终和高校会计财务报表的时候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另外体现在资产核算的改革实施的情况方面,在会计学理论 支持下实现会计核算处理,得出更为完善的会计报表,资产中主要有固定资产和非固定资产等部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施后,固定资产计量原则也存在着较大变化,对以往仅将固定资产也要进行提折旧处理的固定资产处理,使得高校的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对固定资产实施提折旧处理。
首先,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具体实践之后,高校在成本核算的会计结算原则下,对高校财务管理效率较大程度上提高,在以往高校财务部门注重资金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下,明确资金支出和资金收入情况,这些工作相对而言始终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高校也就无法明确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也使得高校和其他部门共同加强会计管理,关注会计预算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科学合理的对各项支出和收入加以计算,充分提高高校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及开展效率。另外政府会计制度对财务报表的规范程度存在着明显较高的要求,不仅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专业化程度提高的重要推动作用,也属于当前我国会计管理工作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基础。随着信息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各个高校也要推动高等学校的财务报表可以公开面向整个社会,使得基本的高校账目透明化,也要防止发生贪污腐败问题,高校在财务方面的公开也可以实现社会公平,高校是公共部门的重要环节,且具有实现社会公平的责任。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要在财务报表中充分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也发生较大变化,高校财务会计管理部门也需要使得相关信息更好地整理出来,根据新出台的制度改革准则,有效编制报表,使得报表内容得以丰富和完善。而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基础的改革也要高校的会计工作人员能够进一步在“双核算”和“3+5”的原则基础上得到完善的高校财务报表,这在增强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的专业程度的基础上具备相对更高的要求。高校的财务报告构成方面具有根本性的变化,高校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有效实施基本的财务会计报表制作工作,也要编写得出相对完善的预算会计财务报表,实际上会增加高校会计部门工作量。
当前高校存在着会计核算体系属于结合具体实施的高校会计制度要求而设置的,在融合会计科目和经济分类应用收付实现制和部分权责发生制实施会计核算的时候,其相关内容可以充分表现在财务会计的核算功能方面。而在预算会计方面,其所设置的预算收入及预算分配等科目实施核算处理,只有在校内预算处理和实施预算及拨款计算的时候,出现高校校内预算和财政预算内容不相符合情况的时候,科目设置及功能之间的区分还并不明确,财政预决算数据也要可以在财务会计提供数据的情况下得到更好地处理,而这容易增加了决算难度,同时其中也伴随有比较明显的人为调整的因素,不同的人对其具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其本身存在着前后依据不一致的问题,甚至容易发生前后矛盾的问题。
高校当前面对的项目主要是各学校结合校内管理的情况和高校财务行为规范化实施设置的,因此在项目设置及应用方面,也要能够做到以会计核算简单方便和减少核算差错及统计取数方便等作为必要导向,但是对项目绩效管理而言,没有能够进一步考虑项目设置实际情况。随着财政部门对项目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的项目设置与管理情况无法满足实际财务管理需求。同时,一些高校在项目体系设置的时候存在着认识问题不够全面的问题,项目体系也没有能够适应政策要求,使得其相关体系存在着混乱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财务管理目的包含着规范财务行为和增加资金供给等,由于高校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相关内容,始终将规范财务行为作为主要目的,引导高校能够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注重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同时,在高校招生规模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高校收入也较为稳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也推动人员经费支出存在着大幅度增长。收入的基本稳定与支出大幅度增长的矛盾会使得资金供给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也要可以进一步将构建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作为重要基础,因此在财务管理方面要能够认识到资产负债管理和资金运营与流量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注重财务管理目的的改变需要高校可以转变自身观念迎合政府会计制度。
高校财务人员长期以来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都根据收付实现制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具体实施,会计职能是进行简单记录和核算处理,对具体会计科目的使构成固化思维模式,在较为稳定的高校单位特性支撑下,高校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逐渐固化。尤其是强调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发展的情况下,一些财务人员的账务处理习惯多数情况下会使用已经固有的模式,在财务处理的时候没有能够做到正确思考,学习能力也明显不足。政府会计制度和现有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相对比的情况下,其本身在核算基础和模式及会计科目等方面也要进行变更处理,一些原有的科目核算内容在变更的时候增加了坏账准备科目等内容,财务人员当前所存在着的知识结构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具体需求。
对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情况加以宣传的时候,也要关注财务管理人员对其的认识情况,对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培训工作,相关财务管理领导人员也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促使每个财务管理人员对新的制度内容也要深入理解,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和基本制度及原则,学校要在多种渠道的基础上实施宣传,增大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宣传力度,使全体人员也要能够接收到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存在着的精神内容。另外在认真研讨的基础上讨论一些理解不够深入的内容,使得高校全员也要更好地掌握新的制度内容。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其所具有的基本准则要求各个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及情况制定相关准则及制度,使得其相关制度得到完善,在确定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基础上,确定高校的存活和投资及无形资产等相关的会计和财务会计双体系,使得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双目标更加清晰,编制得出和其密切相关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的时候,也要较大程度上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推动信息化手段及财务信息平台系统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从而获取比较好的对接,推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可以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利用多样化的方式使得财务系统升级,充分得到更为满足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求的新的完善的高校财务核算系统,在对高校财务核算系统完善的情况下,推动其有效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由于高校财务业务量相对较大,在进行数据输出的情况下,推动不同部门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充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对学校内部资源有效整合,构建相关信息平台系统,推动跨部门和跨平台的协同工作的基础上,使得业务流程更为流利顺畅,其本身对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提升提供必要支撑。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要求支持下,也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在财务管理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促使掌握实务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构建得到相对满足工作需要的小组,对流程实施更好地梳理,在明确其自身职责的情况下,对新制度落实中的问题也要得到更满足实际情况的问题解决方案,在推动财务管理人员业务学习增强和拓宽知识面的基础上,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一致,在轮岗方式下使得财务管理人员深入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环节及相关工作开展的具体进程,明确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要求的提升,使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具备更高素质,构建德才兼备的队伍。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也需要能够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提供相关支撑,这也就需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关注新制度和新形式所具有的影响,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运行方面始终具有积极影响和重要推动作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