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波
(阳谷裕昌置业有限公司,山东 聊城 252000)
对于项目造价预算控制工作而言,其与工程项目的建设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算制度,为项目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降低工程项目施工图纸设计变更以及返工现象发生的可能性。②由于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同时也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企业一旦无法精确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量,就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情况严重时还会阻碍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③一般而言,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制度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不仅能够降低工程资金成本的投入,还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在进行预算编制和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未能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造价预算控制和编制,进而导致所编制的工程造价预算内容和相关数据难以更好地与施工实际情况相符合,甚至严重的还会出现漏洞和差错,影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有效进行,难以更好通过有效的预算编制和控制,将具体真实情况反映出来。同时,在造价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很多单位为有效推动项目的快速实施,会通过超出预算的方式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这种方式不仅不利于保证相关工作的稳定进行,还会使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出现项目预算超支的问题,影响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如果在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相对较为频繁,不仅会增加整个工程的工程量,而且也会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现象。比如,整个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缺乏与业主的沟通,导致了设计图纸不能满足业主的需求,这就需要对图纸进行更改,进行设计更改难免会增加施工的成本以及投入的费用,导致了超预算的现象。
在进行造价预算和控制过程中,由于相关项目的建设时间较长,因此需要通过预算监督的方式,才能明确项目中的成本使用情况和材料使用情况。但从现阶段来看,建筑工程施工在进行预算监督方面存在问题,未能通过全过程监督和预测的方式,及时了解工程造价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常常发生项目预算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者预算超支的问题,降低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而言,预算工作人员要根据施工图纸的设计内容,结合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材料和设备的花费来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发现阶段的实际资金投入大于预算额度,那么就要对超出的部分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和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及时解决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后期的造价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在整个项目建设的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避免有随意更改的现象出现。在施工阶段运用的资金数额比较大,因此需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通过严把资金使用关口,严格按照造价预算来对资金进行分配使用,避免出现随意支取的现象。比如,原材料的采购要占用很大一部分资金,造价控制时必须对采购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由于采购超标造成超预算的现象。要货比三家,严格核对各个参与招投标的供应商,确保质量的同时尽量压缩成本,保证预算的落实。应该定期对施工阶段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审查和监督,通过及时检查资金使用情况来发现问题所在并采取整改措施,避免出现资金超预算。通过加强对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确保施工阶段的造价能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为推动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全面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素质,强化预算管理人员对相关工作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增强预算管理人员专业基本功和职业能力。首先,在预算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的方式,不断丰富管理人员在预算管理方面的知识面和技能。同时,还要通过传授相关法律、政策、法规等方式,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观念,也可以向预算管理人员渗透相应的职业道德理念和无私奉献精神,进而能够更好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可以构建预算管理人员队伍,促使队伍之间进行有效监督和相互学习,进而更好地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经常会出现超预算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另一方面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设计变更。如果在设计变更时缺乏沟通或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存在着疏漏,同样会造成超预算,因此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进行控制时必须加强对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全面提高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同时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科学预测,全面推进各阶段造价管理工作,才能推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