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升“四力”中勇担使命

2020-11-26 05:41马依钒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使命四力新闻

马依钒

摘要:新时代赋予新闻舆论工作者新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干部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对此,中国记协发出倡议,号召全国新闻舆论工作者牢记总书记的要求,切实增强“四力”,锻造本领能力,书写时代答卷。提升“四力”、强化内功,是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直面的課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提升“四力”中勇担历史使命,以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惟其如此,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关键词:“四力”;使命;新闻

增强“四力”,是对宣传思想战线的殷切期望,也是对新闻舆论工作者与时俱进的职业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深刻领会、认真学习相关重要论述,提升素质、锻造本领、改进作风,以高度的自觉和饱满的热情践行“四力”提升,以“接地气”“冒热气”“扬正气”“聚人气”的新闻作品,记录新变化,讴歌新时代。

一、夯实脚力,让新闻“接地气”

新闻工作本身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过硬的脚力是成就优秀作品的重要因素。采访是写稿的基础,新闻故事是否生动有吸引力,语言是否准确耐读,逻辑是否经得起推敲,脚力是第一道关口。要想创作出“接地气”的好新闻,就必须用好脚力。唯有脚踏实地提升脚力,不惧脚沾泥土,不怕脸挂汗珠,走进生机勃勃的大地,才能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获取一线素材,熟悉民生百态,知晓发展变化,感受时代脉搏。

脚力所指,是态度,也是方法。对于一线记者来说,采访时要调动所有感官,细节之处尤其不可忽略,只有自己弄明白了,才能写出明白的稿子。走马观花看一遍,对着耳朵听一通,拿着材料圈一下的采访,能完成任务,但难出好稿子。

好新闻要不惜脚力,深入现场。2014年12月,笔者到罗山县采访当地一个环保公益志愿者组织,采访现场是一片从城建扩张之中被抢救下来的水杉林。在当地民间环保组织的不懈努力下,这片栖居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鹭鸶的水杉林得以保留。时值寒冬,水杉叶落,鹭鸶南飞,环保志愿者卢元荣一边查看水杉林护栏,一边憧憬着来年春天,上万只鹭鸶一起归来的美妙景象。当时,她圆圆的眼睛里闪着光芒。这样的憧憬和光芒,不到现场,缺乏深入了解是体会不到的。采访结束后,笔者以“醉心守护40亩水杉林 只为万只鹭鸶明年归来”为副题,以“罗山县民间环保力量悄然崛起”为主题,写出的千字通讯获得当年河南省新闻奖二等奖。

离现场越近,离群众就越近;离实践越近,离真理就越近。新闻工作本身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升脚力,走在路上、身在基层、人在现场,才能发掘出好的新闻素材。

二、擦亮眼力,让新闻“冒热气”

想要创作好新闻,必须练就好眼力。作为新闻舆论工作者,如果没有眼力,就捕捉不到那些沾泥土、带露珠的鲜活故事,很难写出透过现象、直击本质的新闻作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学会观察、精于发现、善于判断。唯有增强眼力,练就一双新闻世界的“火眼金睛”,才能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繁复的新闻线索时,精准判断、灵活应对,写出“冒热气”的新闻作品。

眼力是观察力和发现力,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基本功,不仅要在政治上明辨是非,还要在新闻策划上洞悉发展变化,在稿件采写中合理分析判断。2020年7月31日,笔者采写的通讯员稿件《小街兴起新业态 老城改出好前景》刊发在《经济日报》重要版面。此稿件深度聚焦信阳市平桥区老城改造,在中心城区老旧街巷提质改造中,信阳市平桥区摒弃大拆大建,着眼群众的生活需求和发展需求,因地制宜改造,打造集绿化景观、山水资源、人文内涵、新型业态等于一体的宜居街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精准定位让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城市变美了,街巷改观了,这些仅仅是表象,是外景。平桥区植绿、增绿、扩绿,以“绿”为突破口,引入海绵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等新型城建理念,结合地域特点,加强街区微景观打造,绿化品质得到显著提升。“绿”是外在感受,其内在之功则是以文化涵养精气神,以业态支撑发展空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最终,让群众的幸福生活质量更高、后劲更足。正是从现象捕捉到实质,由个性特点中观察出共性规律,因此,这篇稿件见报后在地方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对于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眼光敏锐、政治敏感、反应敏捷,能从千变万化的复杂现象中发掘出其最优价值、最佳品质、最大规律,这些都得益于眼力的提升。如此,才能把时、度、效统一起来,以优秀的新闻作品引导主流舆论,汇聚发展力量。

三、深化脑力,让新闻“扬正气”

在新闻创作中,脑力应包含思考力和判断力。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到头脑冷静,思维敏捷,准确识别、判断、选取新闻素材,精准把握政治导向和是非标准,全面反映新闻事实,客观报道新闻动态,并对其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做以预判。若脑力不逮,就难以挖掘出各类素材中的新闻点和闪光点,难以切中要害发挥效能,写出“一身正气”的好新闻。

脑力强弱体现的是政治思想和理论水平的高低。宣传思想战线“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能够担负起时代使命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党性坚定、政治敏锐、理论深厚。

提升脑力首先要毫不动摇地强化政治学习,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站稳政治立场,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理想指导日常的学习与工作;运用好脑力,还要毫不松懈地钻研新闻业务知识,胸怀大局,善谋多思,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指导实践,从而写出更多有温度、有感情的优秀作品,更好地服务新闻舆论宣传工作。

要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做到立场坚定,在理论学习上要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在新闻创作各个环节要做到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宣传,加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经验、新典型的宣传,加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的宣传。

四、锻造笔力,让新闻“聚人气”

笔力看上去讲的是写作能力,实际上则是新闻舆论工作者政治素质、文化修养、专业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脑力、眼力、脚力的最终表达,是新闻写作的真功夫。好的笔力,能够以简明、生动、优美的语言,准确呈现出新闻事实,并传递出其中所蕴含的观点立场和价值判断。笔力强劲的新闻作品更有吸引力,更富感染力,更能聚起人气,从而扩大传播效果和宣传效应,切实增强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笔力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的基本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舆论工作者共同的追求。笔力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是真功夫,也是个慢功夫,只有坚持学习,多学一点,学深一点,不断积累,不懈探索、不舍初衷,才能在日常的实践中得以巩固提升,才能笔力强劲,功力深厚,以优秀的新闻作品成就理想和追求。

笔力的提升,还在于表达的创新。能够将所见、所闻、所感不落俗套地表达出来,是真功夫和高水平。内容有新意,才能让人耳目一新,故事要精彩,才能让人读来不倦。新闻作品由此才能更富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表达的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对文字有较真的态度和对新闻有探索的劲头,精益求精,不落俗套,才能多出精品力作。

融媒体格局下,笔力的提升,不仅在“笔尖”,还在于“指尖”。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刷新,传播方式和手段日趋多元,笔力早已突破传统意义上“笔杆子”的范畴,至少涵盖着口头、笔头、镜头,以及短视频、音频等各类新型媒体呈现方式。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学习运用新闻传播的“十八般武艺”,以更加全面丰富的“笔力”,创作出更多紧跟时代潮流、符合发展需求的融媒体作品。

优秀的新闻作品需要用脚力探索、用眼力观察、用脑力思考、用笔力呈现。作为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凭借勤快的脚力、敏锐的眼力、善思的脑力、强劲的笔力,不断熟悉新领域、掌握新知识、开拓新视野,真正把精力用在提升“四力”上,才能不负时代所需,不负人民所盼,创作出有深度、有力度、有厚度的好新闻。

猜你喜欢
使命四力新闻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提升“四力”夯实党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