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人自带“抗疫基因”

2020-11-26 04:17宋燕波
环球时报 2020-11-26
关键词:芬兰人内向芬兰

本报驻芬兰特约记者 宋燕波

近日,欧盟委员会官方民调机构“欧洲晴雨表”调查显示,芬兰人对新冠疫情期间采取的禁闭式生活相当适应,生活满意度居欧洲之首。73%接受调查的芬兰人认为非常或相当容易适应疫情下的社交限制,23%的人认为这些限制甚至改善了生活质量,只有5%的被访者感到难以或很难适应限制,而在喜欢社交的葡萄牙,这一数据高达62%。这不得不让人感慨,以“社恐”著称的芬兰人简直自带抗疫文化基因。

保持社交距离并非难事

芬兰人低调内敛、喜欢安静,甚至有点“社恐”的性格被绘本《芬兰人的噩梦》表现得尽致淋漓,主人公马蒂害羞又善良有礼,重视私人空间,常常在一个个小困境中遭遇尴尬。公交车上不想和陌生人并肩而坐;想免费试吃,却不想跟促销员说话;电梯里只有一个陌生人时,浑身不自在……这些日常片段对芬兰人来说简直是噩梦,而他们的白日梦则是一辆空无一人的巴士,一部只有自己的电梯,一种无须打扰别人,也不会被别人打扰的生活。绘本对芬兰人社交心态直白而又诙谐的描绘引起许多中国读者的共鸣,甚至创造出一个新词——精芬,也就是“精神上的芬兰人”,用来自称。

如此“社恐”的芬兰人,在疫情中保持社交距离并非难事,他们相互间本来就保持着相当远的距离,排队时离前面的人至少一米,在室外等公交车时甚至相距两三米。和别人说话时,也自然而然地保持距离,少有身体接触。记者曾在街头目睹一个有趣的场景:一位游客向芬兰人问路,游客站得太近,芬兰人后退两步,游客急切说话间往前迈了一步,芬兰人马上后退一大步,把自己贴在了墙上,满脸尴尬。

对社交距离的需求,可以追溯到最初的定居者。芬兰地处北欧,森林广袤,湖泊众多,人口密度小。最初的房屋都是单家独户修建在临水的山上,四周都是自家的土地,每户之间距离很远。据说,早年的定居者如果看到屋旁河流有刨花漂过会很生气,因为这说明有人破坏了规矩,把房子建得太近了。记者的一位朋友也说,他爷爷以前选了一片林子想买下来建房子,但往高处一站,刚好看见远处邻居家冒出的炊烟,爷爷当即就认为这不是一个宜居的地方,因为离别人家太近了!

尊重个人空间是基本社交准则

所以有人说,芬兰人是天生的孤独者。他们喜欢独处,善于独处;不爱寒暄,扎堆闲聊和没事串门更是少见。疫情下的社交限制,对芬兰人来说,不过是日常,是黑暗漫长的冬夜里宅家的另一种形式。春季疫情蔓延以来,约60%的在职人员抱着电脑在家里办公,芬兰成为欧洲远程办公率最高的国家。当地调查显示,大部分人认为远程办公压力更小,干扰更少,更容易平衡工作与生活。当然,时间长了,很多人也开始希望和同事喝杯咖啡,面对面交流。

尊重个人空间,不随意打扰别人,这是芬兰人的基本社交准则。一个英国游记作家曾经和一名芬兰向导在拉普兰远足,他对芬兰人的不愿扰人感触颇深。他写道:“我们整整走了两天都没遇到一个人,这时我看到有个人远远走来,很期待能和他攀谈几句,说说拉普兰绚烂的秋色。那个人越走越近,几乎头都没点一下就经过我们继续向前。我问向导为什么不停下来聊会儿,向导说,那个人可能就是为了到这荒野中享受安静和独处,我们没有权利去打扰他。”

沉默是沟通的组成部分

2400万公顷的森林,18万7888个湖泊,4600公里海岸线,17万9584个岛屿,给予芬兰人独处的无尽可能。在森林和原野远足、采集浆果和蘑菇、打猎,在湖泊和海里垂钓、划艇、驾船,在远离城市的木屋度假,在白雪覆盖的野地里滑雪,在永夜的雪原中仰视神秘壮丽的极光,都是独处的理想方式。独自沉浸在大自然中,会不由地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自身和永恒之间的联结。芬兰人喜欢思考有关世界的哲学问题,最佳地点当然是湖边。夏夜,天空透着微光,酣畅淋漓地桑拿之后坐在湖边,脚泡在清凉的湖水中,四下无声,长久的寂静,大自然的美令人陶醉又心生敬畏,这时候语言完全是多余的。

是的,芬兰人对沉默情有独钟,德国诗人布莱希特称之为“一个用两种语言沉默的民族”。他们视沉默为智慧,太爱说话则被视为愚蠢。芬兰人不信任话太多的人,他们喜欢直言事实,看重功能性沟通,认为谈话中的“装饰”成分会降低信息的可信度。大多数芬兰人不喜欢在人群中太突出,因为害羞,常常在公共场合保持沉默。如果有人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会被侧目而视,甚至被认为是喝醉了。

沉默是芬兰人沟通的组成部分,芬兰学术界将沉默作为一种沟通形式开展了不少研究。芬兰人习惯于谈话中出现沉默或冷场,不会感到尴尬,因为他们在思考所听到的,并且需要时间想清楚要说的话。如果这时候插话或是表现出烦躁,会被认为非常不礼貌。听别人说话时,芬兰人通常很专注,表情比较严肃,也没有明显的身体语言,通常只是沉默地聆听。同样,餐桌上的沉默也不会使芬兰人感到不安。有一个芬兰段子是这样的:一对老夫妻每天相对而坐默默吃早餐。一天,妻子打破惯例问:“你还爱我吗?”丈夫皱了皱眉,平静地回答:“30年前我就说过我爱你了,如果有变化我会告诉你的。”

正因为习惯于交流中的沉默,不喜自夸,重视个人空间,芬兰人普遍被认为内向、不擅社交。有两个版本的芬兰笑话,一个是:内向的芬兰人和其他地方内向的人区别在于,和你说话时,一般来说,内向的人会盯着你的鞋子看,内向的芬兰人则会盯着自己的鞋子看。另一个是:一个内向的芬兰人和你说话的时候看着自己的鞋子,一个外向的芬兰人和你说话的时候看着你的鞋子。这不就是《芬兰人的噩梦》中的马蒂吗?这样的马蒂,自然不难适应疫情中的禁闭式生活,而且还自得其乐。

然而,芬兰人内敛却不冷漠,他们其实在默默关心别人并付诸行动。根据芬兰经济研究公司的调查,疫情期间芬兰人对家人健康状况的关心程度超过对自己的关心;社区服务志愿者人数大幅增加,邻里之间相互照应。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春季,邻居默默地在记者门前留下一瓶消毒洗手液和一束鲜花,并附上暖心的字条。记者收到国内寄来的口罩后想送给邻居和朋友,他们却婉拒,说有其他人更需要口罩。为了让孩子们开心并乐于和家人出来散步,许多人把毛绒小熊摆在窗前,让孩子们加入“寻找泰迪熊”的游戏,有的还在旁边写上鼓励的话。疫情期间,芬兰还加大了对世卫组织的支持力度。

保持社交距离,善于独处,帮芬兰人顺利适应疫情期间的生活,他们的互助、自律和规则意识也使芬兰成为欧洲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

猜你喜欢
芬兰人内向芬兰
内向的你
A song in his heart 心中的歌
芬兰人的桑拿情结
对内向人的8个误解
世界最幸福国,芬兰人无感
不爱社交的芬兰人
内向者压根不需要“修复”自己
芬兰将迎独立100周年 邻国挪威考虑“割让”山峰作贺礼
芬兰纸与纸板五年连减
芬兰人:快乐比挣钱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