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瑜
芬兰人很害羞,他们不善言语,是全世界最有“社交恐惧症”的民族。就连他们自己也常常忍不住吐槽自己。2018年7月,在脸书上,有个名叫卡罗琳娜的芬兰姑娘(Karoliina Korhonen)上传了自己的系列漫画《芬兰人的噩梦》,顿时爆红全网,引来了一大波的共鸣!而中国留学生李超在芬兰生活的两年,对“社恐”的芬兰人深有感触!
我今年27岁,是浙江宁波人。读高中时,我因为参与了交换学生计划而到法国巴黎去生活学习了6个月。在那段时间里,我和同学游遍了欧洲,德国美丽的天鹅堡,浪漫的英国田园乡村,以及时尚的巴黎都让我大开眼界。
2014年,我从南京大学毕业后,顺利考入了巴黎商学院。2017年毕业之际,我进入一家大企业,工作半年后,公司派我到芬兰进行继续培训。在此之前,我从没去过芬兰,只知道它是著名手机品牌诺基亚的故乡,也知道那是一个白雪皑皑的童话国度。
因为有在欧洲生活的经验,我本以为自己在芬兰能顺利地生活。没想到,我初到芬兰时,竟过得非常“艰难”。
和那些大大咧咧、热情洋溢的巴黎人不同,我在芬兰与人打交道的过程可谓“举步维艰”,强烈地感受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排外”,这种感觉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当时我学习的地点是在芬兰阿尔托大学,每天从公司安排的宿舍到学校去上课。那个培训班里只有12个学生,由于初到这个国度,我很想融入芬兰人的圈子,但似乎很难,我甚至一度觉得芬兰人“古怪”与“不正常”。
比如,每天早上我出门时,发现斜对面那个门总是虚掩着。起初我以为是邻居没关好门,也没太在意。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从那个虚掩的门后竟然有一双眼睛正直勾勾地盯着我!我立刻警觉起来,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人生地不熟的,怕是遇到变态的人了!
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我每天早上出门都要接受那双眼睛的偷瞄。虽然我是个男孩,但也受不了这种莫名其妙的盯凝!压抑恐惧的感觉在我心里徘徊了好几天,就在我忍无可忍时,一天早上在我打开门的同时,那个斜对面的邻居也打开了门。
目光相撞,那个人迅速低下了头!我这才看清他的样子,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提着婴儿车,看样子是要下楼。他遇到我时想退回去,但我给他让了一条道,他犹豫了几秒钟,只好快速地经过我朝电梯走去,正好电梯来了,我也进去了。
原来是个奶爸,我心情顿时轻松了。本来我想友好地和他打招呼,却发现他贴在与我对角线的角落里,一言不发。电梯里的气氛很凝固,如果是英国人,估计早就聊上彩票了,可他看上去是在极力逃避我,难道我做错了什么吗?
我自查,自己是个守规矩的好邻居,应该没有问题啊!那么,我肯定是遇到了一个有点神经兮兮的芬兰人!
然而我发现生活中这样的芬兰人很多,一个周五下午,我想和培训班的同桌亨特一起聊聊天,就搭讪说:“啊,又到周五了。亨特,你有什么计划吗?”听到这句问话,本来还和颜悦色的他有些尴尬似的说:“没啥特别的……哦,对不起,我赶时间。周末愉快!”我只好说:“你也是。”说完,亨特夹起包包,迅速离开了座位,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教室。
我有种热脸贴冷屁股的感觉,我这句话得罪他了吗?更让人感到莫名尴尬的是,我上了回家的公交车后,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可我刚坐定,坐在我旁边的那个人竟站了起来,莫名换了一个座位又坐下了!
那一刻,我心里非常不好受,为什么芬兰人总躲着我?我闻了闻自己的衣服,难道是我身上有异味,或者是自己长的不好看?整个公交车上,这些芬兰人个个面僵,毫无表情,氛围太尴尬了,我几乎是逃也似的回到了家。
当我把这个烦恼与困惑说给我巴黎的同事马修时,他哈哈大笑地说:“不不不,那就是芬兰人,他们就是这样!”
原来在芬兰,私人空间(personal space)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这也和芬兰的国情息息相关。芬兰地广人稀,3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内只居住了550万人,也就是说1平方公里内只有18个人。自身的充足空间让芬兰人非常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空间,他们保持着距离,不喜欢互相靠近。他们似乎都有深度的“社交恐惧症”!
有人说,内向的芬兰人和你说话时,会盯着自己的鞋;外向的芬兰人和你说话时,会盯着你的鞋子。曾经有人在街上碰到芬兰朋友,上去打招呼交谈,靠近对方的时候,因为芬兰人一直往后退,避免两个人靠得太近,最后那个朋友竟把对方逼退,甚至踩到水坑里去了!
在公共场所碰到人挤人,在绝大多数国家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比如地铁、公车站、商场这些地方。但是在芬兰这个国家,让他们人挤人,那真是生不如死。
比如在芬兰公交站,人与人相互之间的距离,幾乎都保持在好几米远的范围。一次我和培训班的同桌亨特要去一家公司碰面。我发信息问他:“你上车了吗?”他迅速回复我说:“没啊,我还在等车,全身都淋湿了。”我惊讶地问:“为啥还没上车啊?”没想到,亨特说:“遮雨棚下面有一个人啊!天,他刚才对我莞尔一笑……他找我有什么事?太恐怖了!此刻我并不想说话啊,希望他别走过来……”
从短信上就能看得出亨特的紧张,原来芬兰人是这样!他们真的不爱和别人打交道,既不想主动搭讪别人,也不愿意别人靠得太近!后来我才知道,对芬兰人来说,终极噩梦是:走廊里有个邻居,以及和陌生人共处同一部电梯。难怪我的邻居那么古怪,非要等我离开了,才肯出门呢!
“空间关系”对芬兰人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当你在芬兰要靠近一个人时,人家的第一反应是:躲得远远的,才不让你靠近呢。
在芬兰久了,我也终于观察出来,芬兰人坐公交车选座位也是颇有讲究的。最先上车的乘客坐单座,单座坐完后就只有双座和四座了。而只要双座位子还有一个是空的,哪怕在车子最里面,也不要坐在别人旁边,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你坐了,你身边的人很可能会站起来跑去找空位坐。这还不算,坐车的时候看别的乘客也是绝对禁止的,如果你没有手机、平板电脑或报纸可看,那就凝视窗外看风景吧!
同理,在餐厅里,芬兰人会分别坐在桌子最远的两头;观看演出,人们也会尽可能以一人占三个座位的方式坐满整个场地。如果你不守规矩坐在了一个芬兰人身边,他很可能会一脸“这家伙是怎么回事”的表情看着你,但无须担心,大多数情况他们并不是真的在意,只是不习惯而已。
对此一个芬兰网友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或许是因为我们过于习惯宽广的空间,所以也尽可能地维护私人空间的大小。”说到底还是炫耀自己国家地广人稀。
芬兰人是出了名的“惜字如金”和“拒人于千里之外”。据说两个芬兰人在电梯里,彼此相对无言,却不会感觉到丝毫的尴尬。他们都明白不需要寒暄——这不是家教或学校的教育,而是深藏在芬兰人基因之中的。
当然私人空间不只是个物理上的距离概念,还包括人与人交流的方式。芬兰人基本不寒暄,他们不擅长说客套话,也觉得没必要,如果想不起来该说什么,那就沉默好了,沉默一点也不尴尬,只不过说明谈话者当时没有重要话题要说,那么何必要用喋喋不休填满谈话空间呢?
除非有特别强的冲动,芬兰人极少与陌生人攀谈,但拿着地图问路的游客仍会很容易就在街角得到帮助,因为芬兰人的好客与友好会压过他们的内敛。
芬兰人并不是真正沉默寡言的山林动物,实际上他们有种自嘲的幽默感,很喜欢对外宣传自己这种腼腆的形象,觉得这样很有乐趣。一位叫Karoliina Korhonen的漫画家,创作了一组漫画《芬兰人的噩梦》,自嘲是芬兰人这种不爱打交道的个性。漫画发布在脸书上,在网络上爆红。
比如,一幅漫画中,一个人电话问:“喂,你怎么还不下楼来啊,还在化妆吗?”另一个人回答说:“不是啊,邻居一直站在过道上没走啊。”
另一幅漫画中,一个主人端着美食过来:“来来来,尝尝我的手艺如何?”可没有一个人动叉子,因为客人们内心都在想:“怎么没一个人动手?谁赶紧先动手啊,我好饿,都不动手吗?那我也不动。”
还有一幅漫画,一个人滑到在地,另一个人准备过去帮忙。可是滑倒的那个人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别再过来了啊,离我远点,我自己能爬起来……”
在一张反映课堂的漫画中,一个老师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结果大多数芬兰人在想:“这么多人在看着我,我还是不问了吧……”
而一幅展现芬兰公共汽车上的漫画把他们的个性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让人忍俊不禁!
漫画上,一个芬兰人挥着手等公交停“师傅,停一停啊!”结果,车子到他面前时,他发现自己看错了车牌,“啊,不是7路车,是1路车……唉,算了,人家司机都停下来了,怪不好意思的,我还是上去等到下一站再换对的那一趟吧!”
而芬兰人的这种性格是从他们儿时就养成的。比如在家里,大人想进孩子的房间,要得到孩子的同意;想翻孩子房间里的东西,也要得到孩子的同意。
反过来,孩子也被要求不随便翻家长的东西,得到同意后还要说谢谢……人和人之间要有界限,不应该随意闯入他人的私人空间。这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修养。在芬兰人看来,有没有绅士风度比学识更重要,学识不够还有机会学,但20岁过后秉性已经形成,绅士风度就很难再培养出来了。
芬兰人是这个星球上最重视私人空间的奇妙生物。但其实他们的“社交恐惧症”,并不是病态的,而是由自然环境造成的。芬兰地处北欧芬兰湾,纬度较低,一年四季中,冬季特别漫长,一进入十月份,就朔风凛冽,风雪连天,直到第二年的四月,漫长的冬季才结束。
由于寒冷,芬兰人的社交场合很少,所以养成了不社交的习惯。他们虽然对外人表现出“社交恐惧症”的样子,但是家人之间很密切。整个冬季,大多芬兰人更喜欢窝在家里围炉喝酒,陪陪好友、家人、孩子。他们不會像国人那样到处吹牛,到处自来熟,但是和家里人反而没话说,不交流。
芬兰阳光少,也使他们的性格中多了阴郁的成分,因而芬兰人看上去都不苟言笑,人人都有一副冷面孔。美国一家机构曾做过全球“表情”的调查,对芬兰人的定义是———世界上表情最僵硬的民族!
可神奇的是,芬兰人看上去很冷漠,不会和陌生人说话,但会和陌生人一起脱光了蒸桑拿。芬兰人最喜欢开玩笑说:我们唯一不讲私人空间的场合就是在桑拿房里!
据我观察,芬兰人在桑拿房里互相之间无比亲密,还是因为气候寒冷。因为冷,他们在桑拿房聚在一起,狭小的空间“迫使”他们必须面对面,再也“无处躲藏,无处可逃”了,出于礼貌,他们不得不互相说话。
因为相互之间在桑拿房靠得这么近,再不说话就说不过去了!因为这是一种礼貌!而实际上,要不是这个原因,芬兰人一般能分开就分开,能不打招呼就不打招呼!
然而芬兰人表面虽冷,却又都有一副热心肠。我们培训班课程快要结束时,大家一起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郊外小住了三日,深深地体会到了芬兰人的冷面热心肠。
伴侣岛是赫尔辛基的一处森林公园,有不少野生天鹅和松鼠,充盈着勃勃生机。我们踏上岛屿后,看着那些嬉水的天鹅,在树丛间欢跃的松鼠,有同伴当即追逐着松鼠。
那松鼠看到有人追,急了,“蹭”的一下蹿上了树梢,同行中有人就摇晃树干,想把它轰下来。这时,一个芬兰的中年游客跑了过来,铁青着脸冲着那个人吼叫着,意思是,你不能这么摇树干,这么对待小动物!
看来这芬兰人因有人破坏大自然的和谐举动而恼怒了,同行的翻译刚想向那个芬兰人道歉。谁知那个芬兰人朝摇树干的家伙招招手,面无表情地将手中的一块面包递给了他,而且还作示范,脚步放轻,走到附近的一只小松鼠面前,蹲下身子喂那只小松鼠面包,那小松鼠迎了上来。接着,他示意我的同伴走过去模仿着他的样子喂食。
还别说,小松鼠竟大大方方地走过来,还调皮地跳进同伴的手掌中。那个表情僵硬的芬兰人朝我们竖了竖大拇指,而后自顾自吹着口哨走了。
这“谜”一样的芬兰人既冷得让我们恍若置身冰天雪地,可他们内心的热情之火,却如雪地上的火堆,把我们烘烤得暖烘烘的……
编辑征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