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志宽 韩莉娜 谈力(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越发明显,科技创新日益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许多科技难题往往需要来自多学科领域专家、社会各界创新力量组成团队共同完成。中美经贸摩擦也凸显了国际科技竞争的激烈,技术研发周期不断缩小,对项目组织效率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创新会馆”作为一种新型科研组织模式,能将不同领域“乔布斯式”的创新人才集聚到一起,在短期内针对一些目标明确的技术问题开展集中攻关,形成初步的创意设想或技术解决方案,对催生新兴技术具有较大意义。
当前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在解决基础性、长周期(一般为1 ~3年)、普遍性技术难题具有显著效果。随着社会各界对前沿新兴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项目的组织实施需要突破现有科研思维,打破传统技术路线,实现短期内技术突破。然而,传统科研组织模式的“过于计划性特征”无法满足新形势发展需要,需要政府在技术概念期、孕育期超前布局,加快各领域、各学科的创新人才集聚,形成反应迅速的创新力量。
随着专业化分工日趋明显,很多科研活动局限于熟悉的领域进行创新,与其他学科的人合作较少,跟不上学科间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在很多传统科研院所内,受管理制度局限,部分年轻科学家无法跳出体制壁垒,向新的科学领域冲刺,仅仅将日常科研工作作为任务来完成,缺乏敢于突破传统、挑战权威的科学家精神。因此,通过灵活的机制,构建跨学科、跨领域、创新平等、氛围活跃、志同道合的创新群体,显得极其重要。
“创新会馆”最早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简称“DARPA”)发起,旨在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青年创新人才围绕国防部面临的短期性、突发性技术难题,提出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不同于DARPA 发起的一般项目,“创新会馆”组织时间仅为1 ~2 个月,目的不在于彻底解决一个技术难题,而是依靠社会力量协助专业化科研团队确定技术突破的方向、路线和目标。过去,DARPA 在情报软件、无人车、无人机等项目中均采用了“创新会馆”组织模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后续立项、研发、产业化提供了外部智力支撑。通过这种方式,DARPA 为其创新研究提供更多备选方案,以求从“多路径”开展探索,增大实现预期目标的机率。同时,“创新会馆”的做法还能帮助DARPA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减少来自军方和纳税人的压力,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经过对DARPA实施“创新会馆”的模式和特征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创新会馆”是指围绕某一短期需要突破的技术需求,将背景不同的创新人员聚集在一起,在一段时间内同吃同住、协同创新,互相比拼、激发灵感,最终以竞争性方式提出更符合研发需求的技术创新方案,促进后续项目落地和实施。与一般的科技计划项目、揭榜制项目、应急专项相比,“创新会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短期性。“创新会馆”实施周期一般在2 个月内,可短至1 ~2 周时间,要求参与会员同吃同住,集中优势力量短期达到目标,以适应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步伐,抢占先发优势。
二是交叉性。“创新会馆”由政府或专业机构举办,把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家聚集在一起,发挥大科学时代技术交叉融合的发展优势,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确定技术解决方案,加快专业研发团队的研发进程。
三是前端性。与一般的项目不同,“创新会馆”实施阶段内主要不在于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成果,它主要聚焦于科研过程的思想萌发期,最终的成果可能是一个新概念、新创意,也可能是任务导向前提下的技术解决方案、技术发展路径等,形成的成果也需要经过正常的项目论证程序,才能进入实际研发阶段。
四是开放性。“创新会馆”主要集聚具有天才想法的“乔布斯式”的创新人才,即善于开拓思维、大胆设想的多学科人才,这类型人才可以不懂具体的技术,但是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想象力,比如科幻作家、诗人、钢琴家、学生、教师等。
五是计划外。“创新会馆”关注的领域具有明显的“计划外”特色,研究者的思维方式跨越较大,敢于打破常规,大胆提出设想。这里的计划外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科技计划而言,可能与现有技术手段、市场前景不一致。
相比较定向委托、常规申报、后补助、揭榜制、创新大赛、创新会馆六种类型科技项目组织方式,创新会馆在时效性、非共识、多路径、容错性、竞争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具体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一是探索出一种新型科研组织模式。相比较传统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会馆”以短期提出一个设想、创意为目标,以研究方案为实际成果,集聚全社会各行业创新人才,形成一个协同创新共同体。在解决短期技术难题中,如果原有科研体系无较成熟的方案,“创新会馆”模式能很好解决这一难题。“创新会馆”能挖掘民间科学力量潜力,帮助专业科研人员跳出“思维惯式”。
二是形成一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项目组织模式。进入“创新会馆”的会员都是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大部分受兴趣驱动,对自由探索较为感兴趣,这种原生动力是当前科学研究最稀缺的。申请人在申报技术需求时,能准确评估自身研究能力和优势,寻求组队开展合作,这会加大调动参与人的积极性。
三是构建了一种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传统科研项目要经过发布指南、申报、评审、立项、结题等多个环节,立项过程较为复杂,研究过程需要1 ~2 年。“创新会馆”极大简化了流程,较快实现从设想到方案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此外,参与团队与技术需求方同时入馆,随时沟通,提高沟通效率。
表1 科技计划组织特征
四是创建了解决前沿技术难题的新路径。过去,推动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突破主要依靠国家大院大所,通过重大项目的形式予以支持,参与的人数偏少,技术风险较高。引入“创新会馆”模式,能调动全社会创新力量,形成多个前沿技术解决方案,能为专业科研机构开展研发提供参考。
坚持“面向社会、前沿引领、短期突破、交叉汇聚、问题导向”的指导思想,将传统挑战赛和科技项目组织模式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多渠道征集技术创新需求,多途径组建创新人才队伍,不断激发参与者创新思维,推动产生新想法、新思路、新技术,为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加速突破提供解决方案。
为提高“创新会馆”对解决技术需求的及时性,提升管理效率,应不断创新组织模式,提高“创新会馆”的运营绩效。具体的组织模式如图1 所示:
图1 “创新会馆”组织流程图
一是征集技术问题。构建与军方管理部门、国家及省重大项目实施部门、龙头企业的常态化联系机制,及时征集技术需求。同时,建立科技创新“众包”平台,面向科技界征集技术创新需求;在阳光政务平台开设专门通道,向企业、研究院所征集技术需求。
二是发布技术需求。公开发布技术需求,引导社会各界人员围绕技术命题自由组队,原则上要求不同单位、不同领域、不同背景、不同职业的人进行组合,每一个技术需求可初步筛选3 ~5个小组,由各个小组自由开展讨论。在信息发布上,可以以大赛报名的形式向全社会发出邀请,也可以将此主动权交给提出技术需求的企业,由企业牵头征集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科研团队。
三是举行开馆仪式。在固定场所内,邀请技术需求方、政府代表、参与人等,举办正式的开馆仪式。由技术需求方详细介绍技术需求,明确应用场景;政府代表介绍此次项目的工作安排和注意事项;各队长发表誓词,展现各队员创新面貌和创新理念。
四是比赛正式开始。各队队员聚集到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同吃同住4 ~8 周,反复思想碰撞和探讨。在比赛过程中,鼓励各队之间相互竞争,引导各队员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头脑风暴,比赛过程中加强与技术需求方沟通,形成初步技术解决方案。在具体过程中,鼓励围绕任务进行“自由探索”,各个成员可以根据知识背景,提出技术发展方向、解决方案。
五是技术方案、设想创意评议。在规定期限截止后,各个参赛队上报技术方案,由提出技术难题的企业和国际专家共同检验、评价比赛研发方案是否解决问题。根据评审结果,采取“一方案一议”的方式,择优对优秀团队给予奖励。
六是立项与支持。由技术需求方或专家评审团对技术方案进行评审,确定具有发展需求和前景、需要进一步立项扶持的项目,凝聚参赛会员与专业科研团队力量,推动技术研发与落地转化。
一是组织架构。为保证“创新会馆”的稳定运营,成立“创新会馆”指导小组。建议由科技管理部门领导做组长,业务处室负责人作为小组成员,组成指导小组。同时,成立“创新会馆”支撑工作小组。委托专业机构作为具体的承办单位,配合做好技术需求的征集、大赛组织、经费审查、专家聘请、方案评审等组织协调工作。
二是资源保障。在运营经费上,每个课题组给每个队10万元~20 万元的基础科研经费,并采用包干制。如果课题组研发的工作方案经评审能够解决技术难题,将由技术需求公司和科技管理部门给予2 ∶1 的配套资金作为奖励。在运营场地上,大赛运营期间场地需求采取租赁方式,也可由企业需求方提供场所供参赛人员工作与休息。在后勤保障上,科技管理部门为比赛提供网络宣传支持,专业机构为参赛队提供情报和信息支持,其他单位根据实际需求提供相应保障。
三是运营管理。在“创新会馆”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采用“基础经费+后补助”的资助方式。在研发团队组建完成后,分期给予每个团队10 万元科技基础科研经费(项目开始时给予5 万元,4周后根据进度再发放另外5万元)。研发的技术创新方案经评审可以解决技术难题,则择优给以3 倍甚至更高比例的后补助经费奖励。实施课题组经费“包干制”,在科研经费下发后,由课题组自主安排食宿,同吃同住4 ~8 周时间,课题经费由项目组自主支配,但必须建立科研帐户记录,省科技管理部门不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创新会馆”作为一种新型科研项目组织形式,目前在国内仍属于比较新的领域,还未进入大规模实践和探索阶段,在实际探索中可能会存在一系列问题。
“创新会馆”的成果仅为技术创新方案,离形成成熟的产品和技术还有较长距离,最终成果化的风险较高,企业和市场不愿意为一个未成熟的想法买单,地方政府考虑财政资金绩效,也不可能大手笔投入。因此,“创新会馆”的经费来源成为一个大的问题。纵观国外实践,“创新会馆”更多的是自发地组织,政府仅需要牵线搭桥,前期组织运行费用仅需要维持正常的办公交流即可,后期技术成熟后才以项目形式进行支持,经费由技术需求方来承担。
“创新会馆”属于临时组织,没有固定的组织和管理架构,又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文化背景相差较大,在协同创新上存在一定障碍,那么这种协作关系靠什么来维持?这种疑问的本质是采用传统科研激励来审视这种新的组织模式。受“创新会馆”集聚起来的人不为名和利而来,更多是行业内的佼佼者,为了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加入进来,靠创新精神集聚在一起,这种内生的动力能天然形成较高质量的协作。
“创新会馆”的组织模式决定了经费使用属于事前资助,那么对于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应该如何监管,是否需要向传统科研项目一样来明确经费使用范围,最终的技术创新方案要达到什么水平才算通过?由于技术创新方案仅为一个初期的想法,能否最终形成技术或产品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不能像传统科研项目那么管理,应采取质询的方式对有异议的环节进行监督,依靠参与者自律来实现自我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