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玲
(句容市皮肤病防治所,江苏 镇江 212400)
玫瑰糠疹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炎症性和自限性皮肤病,病发后的临床特征为红斑、丘疹以及鳞屑,且丘疹部位会瘙痒。该病病因复杂,与病毒感染、变态反应、药物刺激、过敏和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缩短病程、缓解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是目前治该病的原则,临床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复方甘草酸苷、抗组胺药以及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治疗该病,具体哪种治疗方法最有效还需要不断探究[1]。基于此本文将我所收治的玫瑰糠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单一使用NB-UVB照射、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从我所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玫瑰糠疹患者中选取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22例,女18例,年龄17~50岁,平均(24.3±2.3)岁,病程4 d~2个月,平均(18.2±0.4)d;观察组有男2 1例,女1 9例,年龄1 7~4 5岁,平均(25.1±2.4)岁,病程5 d~2个月,平均(21.1±2.1)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玫瑰糠疹的诊断标准,确诊患有玫瑰糠疹;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研究相关工作;患者在参与本次研究之前1个月以内没有使用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2]。
排除标准:患者中途退出,或者不配合研究工作;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患者有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有精神疾病或者语言障碍;患者合并有其他的皮肤疾病,例如花斑糠疹、溢脂性皮炎、银屑病以及梅毒疹等[3]。
对照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选用上海希格玛有限公司生产的SS-05B型紫外线光疗仪,辐射波长设置为310~315 nm,峰值设置为311 nm,首次照射剂量设置为0.3~0.5 J/cm2,根据患者治疗后的反应情况调整照射剂量,每次可增加0.1 J/cm,一旦患者出现疼痛性红斑,需要减少照射剂量或者暂停治疗,每间隔1 d接受1次照射治疗[4],患者需要持续治疗2周。
观察组给予(NB-UVB)照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NB-UVB照射治疗方法和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患者需要口服复方甘草酸苷(国药准字H20080006;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次50 mg,每天3次,患者需要持续治疗2周。
评估两组治疗性效果,评估标准为:丘疹消退达到95%以上,且没有新丘疹出现,也没有瘙痒等症状,则表示治愈;皮疹消退大60~94%,瘙痒等症状明显改善,则表示显效;皮疹消退程度达到20~59%,瘙痒症状有所改善,表示有效;皮疹没有消退,或消退程度低于20%,则表示无效。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研究数据均通过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采用两人核对的方式录入数据,用±s和%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分别通过t和x2值进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为92.5%,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n,%)
两组患者均有出现轻微嗜睡情况,对照组出现1例皮肤红斑,调整照射剂量后已经缓解。
玫瑰糠疹病发后最典型的皮损症状为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该病病因复杂,具体发病机制还没有统一定论,但是研究发现玫瑰糠疹的发生是因为感染诱导的免疫反应所致,而这种免疫反应的发生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抗原提呈以及炎症细胞的聚集有密切的关系[5]。该病病程较长,容易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加上传统治疗方案效果不佳,因此探究玫瑰糠疹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本文探究了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结果显示与对照组77.5%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2.5%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研究结果和周兆坤[6]等基本一致,这也充分说明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显著,这是因为复方甘草酸苷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和皮质类固醇在结构上极为相似,能够抑制T细胞的过度激活作用,调节细胞平衡,同时能够抑制肥大细胞对组胺的释放,具有良好的抗感染效果,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帮助患者尽快康复。NB-UVB照射治疗能够有效的清除皮损中的异常免疫细胞,并致使其逐渐凋亡,对于朗格汉斯细胞具有抑制作用[7]。以上两种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消除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玫瑰糠疹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UVB)、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其治疗的安全性高,对于玫瑰糠疹患者而言是较为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