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莉
平原县水利局 山东德州 253100
水利工程质量与周边居民安全、项目投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效益的发挥密切相关。建设质量为决定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社会和谐安定及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属于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各参建方的工作重点,要按照有关管理条例实行相应的建设程序。通过分析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几项措施,为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和实现项目建设整体目标提供保障[1]。
水利工程在施工阶段因其规模庞大。所以,它所需要的施工时间也较长,并且投入成本也较大。通常情况下,施工周期可达到2年甚至10 年。其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人力资源都需要花费较多的资金。这就需要水利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应控制好施工预算,以免超出预算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负担。另外,长时间施工,还会导致出现不确定风险的概率有所增加。因此,在水利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周期对施工成本进行合理分配,最终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促使水利工程顺利完工。
水利施工阶段可能会因施工人员不合规的施工行为、资金供应不足、施工进度过于紧张等问题而降低施工质量,甚至也会由于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水流冲力、水体浮力等破坏,导致水利施工质量无法得到重要保障。故而,实施水利施工质量管控措施可确保水利工程能在施工周期内高效完成施工任务,实现水利事业的长远发展。
水利工程与常规建设工程项目相比施工难度较大。一方面,源于施工类型较为多样。包括泵站工程、水闸工程、护坡工程等。同时,针对它的施工要求也较高一些,而在每个工程中又涵盖上部构造、上下连通结构、关闸设备安装等部分,一旦管理不到位,将对施工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水利施工所处环境普遍较为恶劣,其地质条件、水文环境等都不利于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因此,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及时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由此降低施工难度[2]。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质量管理至关重要,通过对工程进行有效管理,提高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人们提供一套更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系统。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做好工程前期管准备工作,因为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有专业技能,设计方案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方向,因此在管理准备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有经验并且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对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在审核设计图纸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需要实地检查在完全了解地形状况的前提下,充分掌握当地的水流问题,之后再确定出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是否符合现状,以此对水利工程施工前期进行高效管理。
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详细结合水利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情况,对水利工程开展全面、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施工地区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合理规划各项工程施工内容。为了让施工单位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施工,就需要在保障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同时,科学合理设置工期。细化每个施工环节的工期、资金使用定额。结合施工造价编制的相关内容,对各项施工阶段进行合理规划,并对可能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把控,统筹好施工人员、施工内容、施工材料、施工工期等各项管理内容,为强化水利工程质量打下良好基础保障。
(1)管理人员可在水利施工阶段定期召开质量报告交流会,在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提出水利施工质量问题,并在相互探讨交流下制定解决方案,防止水利施工质量管控不到位而发生质量缺陷。在这过程中还要求管理人员做好现场数据记录工作,包括详细的水泥桩设置间距等,若施工人员施工时未能保证水泥桩间距处于500m 范围内,或河口控制线布置不科学等,这些都可以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纠正或在会议上给出整改建议,防止水利工程建成后影响其实用性。
(2)还应注重管控制度内容的合理补充,以此保证管控制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比如明确规定水利工程设备及建材具有合格质检报告或清晰的厂名、品牌名等。若部分地区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较大,还应当组建质量管控小组,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法制定质量管控规划,防止因地区差异而出现管控制度无效后果[3]。
水利工程建设实行政府监督检测、第三方检验报告和施工单位自检制度,根据需要质量监督部门委托水利工程检测单位,对水利工程涉及到的材料、设备以及重要部位抽样检测,由责任方承担该过程发生的费用;针对投资超过1000 万的水利工程、所有的水库大坝和堤防工程,由质量监督部门审批后实施第三方强制性检测制度,项目建设过程中执行材料报验和施工单位“三检”制。
开展水利建设工程,对水资源实现合理开发和利用,把控当前人们使用水资源的状况,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当前开展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施工方案的不合理性直接降低了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甚至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合理规划水利工程建设流程,确保整个工程的科学性,进而更高效的利用水资源,实现开展水利工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