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舒娟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学校发展规模有了显著扩展,给校园监管带来一定难度。然而,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开展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信息化工作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可以提升财务会计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让财务会计工作更加透明化[1]。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保证高职院校资金能够合理分配与投入校园建设使用。并且,在高职院校中,基于大数据建设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信息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从实际需求出发,健全相关工作。
大数据背景下,目前高校财务会计缺乏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导致互联网系统无法正常运营。如目前高校相关工作人员不仅掌握财务知识,还要熟练信息管理和计算机相关技能。这对于缺乏财务会计综合型人才的高校加大了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难度。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高校缺乏复合型财务人才,部分财务人员年龄也偏大,接受新型信息软件技术的速度缓慢,只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另一方面,高校相关财务人员缺乏计算机知识,无法充分发挥财务信息软件功能,更难以及时运用财务软件处理专业数据信息。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人员数量不充足,频繁出现一人承担多种工作状况,由此产生财务人员无法及时更新网络信息与查询工作现象。这种情况造成部分老师网络进修报账填写信息时,无法准确分配相关经费额度,阻碍报账单填写工作的成功几率。并且,高校财务人员为解决该问题经常通过现场咨询或电话沟通方式,解答人们提出的财务相关问题,并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此外,高校由于无法通过网络平台,掌握财务会计信息,造成管理人员难以掌握财务部门经费运用状况。
高职院校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前提是必须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安全的网络环境、新型的硬件设施与稳定的服务器。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财务会计领域缺乏健全的信息化网络环境,导致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若规定时间进行,极有可能产生超时无法及时支付问题。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尚未健全、降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部分高职院校的网络硬件设备相对滞后,处理与接受财务数据信息速度相对迟缓,造成高职院校财务工作难以提高工作效率。
高职院校若充分发挥一体化管理作用,可以更好整合校园各种信息,还可以良好的与各部门之间沟通,有效衔接校园一卡通与学员实际缴费状况。例如,具备校园一体化管理可以运用支付宝或微信公众号查询缴纳相关款项。大数据背景下,部分高职院校由于校园数字化建设工作没有做好,导致相关业务办理,仍需人工窗口,对高职院校数字化建设带来了一定阻碍[2]。
大数据背景下,建设信息化的高校财务会计,必须注重与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新型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如可以娴熟运用各种会计软件,熟悉大数据软件功能,并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取与筛选信息,防止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安全隐患的产生。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定期组织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安排专业化的培训工作,注重学习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同时,还保证熟练掌握大数据技术,实际运用于实践学习和工作之中。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征求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意见,及时纠正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按照具体状况与需求合理整改完成。
高职院校融合大数据技术的关键是开始更新网络查询系统,保证财务会计工作更加长远发展。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让老师及时了解工资或者资金到位情况,网上报账填写内容也会更加精确,避免产生不合理查询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运用新型财务服务模式,节约老师与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时间,提升其工作运营效率。并且,最为关键的是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及时更新网络内容与信息,合理宣传好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工作,进而减少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功能强度。
首先,高职院校必须做好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网络中心作用,建设好基础设施。其次,高职院校必须设置好安全性能强的隔离路由器,保证局域网络的安全,防止产生子网络系统干预局域网络系统的局面。并且,校方应保证财务会计运用的基础设施系统具有安全性与稳定性强的服务器,及时优化互联网软件与硬件设施,保证财务软件良好运行。
高职院校真是实现数字校园,必须优化信息化平台,整合多种信息资源。高职院校应建立符合数字化校园要求的一卡通模式,让更多需要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的学校共同参与进来,不断规范和优化校园经济秩序,进而财务会计信息化工程加快实现[3]。
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将大数据技术合理运用于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管理中,以此提升财务会计信息管理水平。大数据的广泛运用真正实现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工作信息化运行,促使校园更好发展。据此,文章重点探析了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策略,从而加快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更加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