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斌
长兴岛油品码头公司 辽宁大连 11631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出口货物数量的增长和船舶大型化、现代化,大型船舶到港几率增大,部分港口泊位需超出原设计靠泊更大船舶,不少港口码头设施因年久失修,码头设施已部分失去原有的承载能力,构件破损严重。通过技术手段,对码头设施结构进行维修加固,使码头设施结构恢复原有设计承载能力和具备靠泊更大等级船舶的能力,是保障港口运行安全的必然选择。
码头作为陆地与海上运输、内河与海上运输、海上与海上运输之间的连接点,对在货物的运输上,起到重大的作用和影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码头业务量也在日益的增长,码头建筑设施的维修管理工作显得很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码头的发展。因此,对码头建筑设施的维修措施进行探讨对于码头设施的维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设施维护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定期检测、适时维修”的原则,加强对码头设施的检查、检测、评定和维修。在施工层面,以材料创新推动工艺革新,通过工艺革新降低维修成本。
对锈蚀程度较轻、能够保证使用性要求的设施,可以只修不换。先进行表面预处理,清除附着物、油脂和其他污物,再根据涂料品种选择对应的除锈方法、应保证的表面清洁度最低等级和表面粗糙度,最后涂装。当附属设施严重损坏甚至缺失、已无法满足使用性要求时,应及时更换新的构件。安装前注意对原表面进行清洁,安装时注意避开钢筋、预埋电缆管道等位置,特别是当更换的新构件与原构件型号不一致时,应根据设计图纸,利用钢筋探测仪辅助安装。
做好维修工作造价控制能让有限的维修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码头主要从以下方面控制设施维修造价:(1)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问责制度,防止设施非正常的人为损坏;(2)成立公司内部维修班组,对设施出现的简单问题及时维修,降低外委维修费用;(3)合理编排维修计划,使“事后工作”变成“事前工作”,对设施的同类问题统一安排维修,降低单位工程量的费用;(4)优化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2]。
根据行业标准,完善码头设施定期检测制度,在预防阶段下功夫,提前发现问题,以小投入的保养、小修代替后期局部或全面的综合修理,减少维护成本,提高码头设施的使用效率。争取与码头设施业主单位签订长期维保协议,形成“固化”维保成本,业主单位投入固定,设计、施工单位收入固定,有利于维保成本的降低,实现业主单位与维保单位的“双赢”。此方式还能够为技术创新、新材料研发、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其周期性的要求,为施工单位进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留下很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原设计承载能力已满足要求的构件,由于使用期的耐久性破损,使构件承载能力降低,影响到结构安全性和使用性,设计中考虑采取按“耐久性破损修补”的措施进行修复,恢复构件的原设计承载能力。
对于不产生裂缝且没有露筋的混凝土小面积脱落,采用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进行修复[3]。具体的设计规定、加固计算和构造规定应按现行标准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要求执行,且应在旧混凝土表面涂刷界面胶,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协同工作。对于混凝土大面积脱落、露筋构件的修复,需先整块凿除钢筋保护层上的混凝土。对于露筋构件,还应将凿除混凝土的范围扩展到钢筋未锈蚀处。去除浮锈,对锈蚀严重的钢筋还要补焊主筋和箍筋。对处理好的混凝土和钢筋界面除尘除盐,然后在凿除钢筋上面喷洒阻锈剂、涂刷聚合物水泥砂浆界面处理剂,最后在待修复处以约1cm的厚度分层涂抹聚合物水泥砂浆,且必须等上一层砂浆初凝后再涂抹下一层,直到恢复原有截面尺寸[4]。
码头道路状况差会降低倒运效率、造成货物遗撒严重、对车辆损坏大。针对码头道路存在的问题,码头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应对:(1)在有限的维修资金内加大对道路维修费用的投入;(2)加强管理,防止过量洒水和遗撒物堵塞下水道,并及时疏通雨水井;(3)新建和大修道路时,将雨水井做在路缘石侧壁,把旧道路的雨水井篦更换成密实空隙的井篦,减少进入雨水井的杂物;(4)有计划地对整体破损严重道路按重载道路标准重建;(5)对于仅局部位置破损严重的道路,将破损严重部位拆除,用水泥稳定碎石换填受扰动路基,面层用连锁块进行修补;(6)对出现裂缝但路基未受扰动的路面,夏季在路面上铺40厚热沥青混凝土。
码头设施维修工作往往不易引起码头经营者的重视,但其作为码头设施使用寿命中不可不忽视的一个环节,对于码头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码头设施维修全过程业务流程的探索,对码头经营者理顺建设与维保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