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畅,河南省驻马店财经学校
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这就意味着我国需要着力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精通国际事务,符合我国会计工作国际交流合作需要的高端会计人才。不断提高我国会计话语权和影响力,以推动我国会计视野发展的国际化进程,更好地满足国家全球战略需求。然而当前我国的会计行业与国际化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行业的发展进程,这就需要我们拿出全面系统、与国际接轨的会计人才培训方案,方能推进会计行业的国际化。如何改善这种现状,下文从两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会计行业不是论国际还是国内都有自己的准则,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其功能是让投资者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明白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表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从1992年起,已经陆续颁布13项具体会计准则,但国际会计准则( IAS)已达到了41项,美国的会计准则已达到了100多项。此后,虽然我国在2006年初颁布实施了包含38项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核心准则所规定的已基本相同,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会计的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但中国还赋予了会计准则一些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这无疑会影响会计准则的实施。此外,我国的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金融工具、 所得税及坏账准备等方面,与国际准则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极大差距,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
我国目前的会计人才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填鸭式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为了迎合应试教育,致使学生对会计学之外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受到限制。即使会计专业知识学习的再好也难以与国际潮流相融合。反之,发达国家会计人才教育理念是挖掘式教育,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强调专业性、关注一致性、重视团体精神,讲究分工合作,培养的会计人才不仅具备专业人员应有的知识和才能,并且在面对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工作时具备较高适应性。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先进的会计教育经验,改善应试教育观念,在培养会计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使学生具备面临社会经济活动的多元化、开放性的应对能力。
当前我国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全面,其内容包含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等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会计综合事务有了全面的了解。在基础会计课程上增加了ACCA课程,但由于教学体系与教学经验方面严重缺乏,在打造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上并未产生积极意义。因此要想培养出国际化会计人才,需要设置兼顾会计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与国际化会计人才相匹配的课程。会计人才想要与国际接轨,需要学生精通国外会计、审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其英语、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的应用、对不同国家会计准则的熟悉程度等等都应达到专业级水平,方能成为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单位背景的国际化会计人才。
职业院校教学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说到底,理论知识掌握的扎实对于会计行业来讲固然重要,但实际应用技能关乎到学生今后的生活就业问题。因此,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可借鉴国外先进的会计教育理念,减少理论课程的时间,应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应用、个人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素质教育的培养,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尽可能多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时间用于实践学习。这样做学生会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的形式,学生通过实际工作能发现理论与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的地方,并加以变通,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充分发掘会计实际工作中自身技能和素质的欠缺,并及时加以改进,从而对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职业规划树立新的认知,提前做好职场的适应性。
我国现已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在深入地了解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全面熟悉国际会计规则,用国际视野和历史眼光,创造性的突破地域文化的局限,执行已经趋同的国际会计规则,更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这就需要我们的职业教育部门在科学发展观之下,总结我国会计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借鉴国际化会计教育的成功经验,勇于自我批评,敢于实践教学,从而提升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为会计国际化发展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