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栋,中国石油甘肃销售分公司财务处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当委托人雇用代理人完成一项服务,且这项服务要求委托人授予代理人一定的决策权时,代理关系就存在了。在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中实际上存在着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譬如,企业所有者或股东作为委托人,雇用CEO或高级管理集体作为代理人,为股东的利益管理企业;企业高级管理集体作为委托人,雇用部门经理作为代理人,管理企业的分权化经营单位。换句话说,在企业多层代理关系下,每一层次的管理者既是上一层管理者下的代理人,又是其下层员工的委托人。由于一方面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委托人期望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代理人往往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另一方面,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委托人不能直接观察到代理人的行动,只能观察到其行动的结果,代理人在自身利益驱使下可能发生“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这两方面的原因,会造成企业价值的减少,即导致“代理成本”发生。为此,委托人需要借助一种控制系统来使代理人按照其目标进行经营。
企业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内部契约机制,通过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签订以预算为基础的契约,把预算的实现情况作为评价考核代理人业绩的依据,这样可以将各层次代理人的目标协调一致,有效地降低各层代理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体来说,一方面,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通过预算目标的层层分解,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人,从而实现企业全员、全过程的目标管理。另一方面,在预算管理的考评环节,委托人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可以将代理人的报酬与其业绩联系起来,从而促使代理人提供和委托人目标尽可能一致的努力水平。在设计激励方案时,可以借助“个人理性约束”及“激励相容约束”条件,即激励方案提供给代理人的收益必须高于代理人从公司外部能获取的收益;激励方案必须能够使得代理人在付出较高努力水平时获取的收益高于其付出较低努力水平时。因此,通过企业全面预算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预算按其编制程序 可分为强加 性预算和参与性预算。根据现代组织行为理论及其产生的分权化管理方式,人们普遍认为应当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参与性预算。实践证明,参与性预算确实具有提高预算指标的可靠性、激励员工增强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等一系列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预算松弛。
预算松弛主要发生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表现为制定预算时低估收入、产销量、利润,高估成本,夸大预算完成难度等。 预算松弛直接影响预算管理的有效性,既不利于挖掘企业的潜力,从而使企业达不到利润最优;又为管理者、预算执行人员提供了掩盖工作失误、偷懒等行为造成的预算差异的弹性空间,影响业绩评价的客观性。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预算松弛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每一层次的委托人与代理人(即员工、部门、企业)之间,都存在着目标的不一致和利益的冲突。 委托人希望代理人从企业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代理人则会追求短期利益,希望通过短期内企业利润的增加获得较高的奖励和报酬,或追求在职消费,因此,代理人会设法将预算制定得益于达成。 第二,信息不对称。下级(代理人)会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利用参与预算编制的机会,建立较为松弛的预算,而委托人因为得不到完全的、原始的信息,从而无法对代理人提出的预算指标进行有效控制。第三,预算执行者为了规避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风险,使预算留有余地以抵消客观环境发生的不利影响。第四,防止上级(委托人)的层层削减或加码。编制预算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需要上下级往复协调和平衡的谈判过程,代理人为了防止委托人层层削减或加码, 往往将预算标准制定的较为宽松。
预算执行者参与预算编制使预算松弛成为了现实, 如何控制好松弛度,是管理者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施行预算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以预算为基础的考核,预算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控制力。考核奖惩计算以预算为基数,奖励额的确定是涉及激励约束机制作用能否正常发挥的关键。在设计预算考核奖惩方案时,不仅应考虑实际和预算的差异方向及大小,而且应直接将预算指标作为激励方案的基数,以此激励各级代理人准确地制定预算指标,尽量减少预算松弛问题。总之,预算模型的定位应是强调科学预算,将预算主体的责、权、利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作为内部控制机制的一部分,通过约束功能的发挥和动态的博弈过程,达到预算准确性这一理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