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蓉
金融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重点内容,主要是对金融机构的经营互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对其财务信息进行衡量、加工和传递的会计种类。金融会计的出现,有助于相关人员利用信息分析和核算结果,针对经营活动制定出正确的决策。从功能上说,金融会计主要有核算和经营管理两方面的功能,前者是进行财务管理、损益计算和经济核算,后者是通过信息分析、情况反映、预测等实现计划管理和资金管理。因为业务的特殊性,金融会计面临较多的风险内容,导致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很多,本文就对金融会计风险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会计核算风险是企业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会计核算时出现的风险问题,一般是由于核算环节比较复杂,或者金融机构针对金融会计核算没有制定严格的流程和制度,导致核算工作难以满足需求。基于此,企业要想规避这类风险,需要完善金融会计核算流程,使核算工作更加规范和标准,同时在进行核算时要结合实际需求。
金融会计工作的真实和有效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水平,因此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企业需要强化会计监督工作。但是部分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更强调信贷管理,存在忽视金融会计监督和管理的情况,导致金融会计监督难以发挥其功能,影响了金融会计工作的水平。一般企业面临的这类风险都表现出会计监督不具备科学性和程序性,金融会计监督工作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强,增加了风险发生的可能。
会计结算风险是金融机构按照会计报表的形式披露出的金融会计信息带来的风险,包括企业一段时间的收益情况、负债情况、资产状况等。金融会计结算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稳定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金融会计在思想上可能出现动摇,存在利用工作便利牟取私利的行为,直接导致企业出现金融会计结算风险,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要想有效规避企业中的金融会计风险,首先要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对此有明确的认识,具备较强的金融会计风险意识,能够准确辨别和规避风险因素。但实际上,企业的金融会计和管理人员对金融会计风险的认识不足,意识比较薄弱,导致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也不够重视对金融会计风险的管理和规避。另外,企业金融会计风险问题的出现与会计的专业素质息息相关,金融会计的业务能力有限,对金融会计风险的认识不足,或者职业道德品质不高,就会影响实际的工作质量,也影响对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水平。
做好金融会计工作的前提是企业有完善的金融会计管理制度。但从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虽然大部分企业都有相应的金融会计管理制度,但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足,严密性不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执行时经常出现问题,导致金融会计风险问题发生。其中,金融会计管理制度执行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相关人员对金融会计风险的重视程度不足,个别企业没有具体的金融会计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或者没有安排专业人士开展这项工作,导致企业在实际运营中面临较多的金融会计风险。另外,企业开展金融会计监督工作的力度不足,有待加大,而且金融会计工作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财务工作安排不合理等,影响金融会计工作质量,可能引发金融会计风险问题。
企业在经营互动的过程中,可能面临较多的金融会计风险问题,而且导致风险出现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要想有效防范和规避金融会计风险,首先需要企业有完善的内部监管制度,这项制度需要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人员考核、工资福利、人资管理、内部控制等制度,都需要有得到完善和优化。企业要立足于制度建设现状,对上述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对人员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有效减少金融会计风险。同时,在人员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针对各个部门的人员,尤其是内部监控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保证职责归属清晰,避免出现职责不清的问题,促进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开展工作。
金融会计风险的出现与人员息息相关,因此要避免出现金融会计风险,尤其是避免企业内部出现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问题,企业就需要建立严格完善的责任制度,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和岗位。简单来说,企业在开展金融会计工作时,需要将每一位金融会计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范围、内容、责任等落实到位,划定清楚责任范围和事项,尽量避免出现兼职、职能交叉等问题。比如过去部分出纳不仅需要开展出纳工作,还可能要兼职开展账目登记、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因此工作存在较多的漏洞。在新形势下,需要杜绝这种现象,禁止各个岗位人员负责开展不属于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或者可以将某些岗位融合和归并。企业在安排金融会计时,要注意岗位之间的独立性,杜绝兼职问题,更要禁止出现某个人负责整个流程的情况。这样通过保证各部门和各岗位之间的独立性,促使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监督,以减少金融会计风险的发生。
金融会计风险的规避和防范工作对人才的需求较高,因此企业要重视对金融会计人员的管理。新时期下企业要关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落实,提高对人才个人意愿的重视度,坚持以人才为中心进行管理,遵循以激励为主的管理原则。企业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保证企业的工资水平与员工的付出成正比,同时考虑市场平均水平的影响,以获得员工的认可。其次是关注对员工的思想引导,借助社会上的正能量内容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激发员工的干劲和工作热情。企业要注意多肯定和表扬员工,减少抱怨和批评。最后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金融会计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这不仅关系到金融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关系到是否可以独立有效地规避和防范金融会计风险。因此企业要重视提高金融会计的业务水平,强化其道德意识,提高其工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可以自觉防范金融会计风险,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保证金融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对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还需要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建立多层级的财务管理机制,完善相应的组织架构,然后细化各个层级组织架构的责任,保证职责清晰明确,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别完成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各项工作。财务管理的重点和基础就是财务预算管理,因此企业首先要注重程序的优化,制定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程序,全面收集企业内部信息以及投资项目信息,评估市场发展形势,联系企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相关的财务指标,然后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财务编制,针对财务分析结果,明确目标责任,进行科学的考核和激励;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在工作开展之后进行密切的监督,并实时反馈财务管理成效,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强化信息系统的应用,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升这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企业要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可行的制度,追踪每一笔资金的应用过程,做好内控工作,尽量节约资金。最后是完善费用管理,重点是成本和收入,对成本进行预算和核算,加强经营成本控制,严格执行支出和收入制度,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结算3个方面的风险问题,而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风险意识薄弱以及管理制度不足。因此新时期下企业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强化企业金融会计风险管理和规范,有效开展风险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