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樱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工匠精神在过去是指工人为了做出一件好的作品而孜孜不倦地进行努力,现在,工匠精神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它不仅包括现在人们在进行工作时仍要辛勤严谨的付出,还包括了许多人为了提升这个行业整体价值而拥有的崇高道德思想。对于影视创作教育而言,目前我国高校的影视创作教育是缺失工匠精神的,很多人学习起来比较浮躁,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具体说明了在影视创作教育中应当如何培养和应用工匠精神。
工匠在过去具体指的是专注于某种工艺制作的工人,他们尽心与自己所负责的工作领域,并将其做到极致,用最精湛的手艺确保自己所做的产品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在我国古代,手工业人员所占的比重还是十分大的,他们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许多工作可以依靠机器完成,但这不代表工匠这个事物的没落,相反,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新兴的名词开始新盛起来。
工匠精神有别于传统工匠的概念,它不再代表一种笼统的职业,而是代表着一种为了实现创造价值而必须包含的精神品质。人们通过对传统工匠为了雕刻打造一件自己的作品所付出的努力的认同,以及希望这种精神可以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依旧发扬下去的理念,而对工匠精神做到了高度认可。工匠精神在大的方面笼统概括,是覆盖包含对于工作者技艺的要求、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设立以及对产品中投入制作者个人情感的寄托三个方面的要素。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这种工匠精神就特指为了实现良好教育而付出的努力、坚持和创新。尤其是影视创作教育方面,由于这门课程目前在中国课堂上还是缺乏一定的重视程度,且该门课程是从国外引进的,对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环境还有一定的适应空间,因此在教育的工匠精神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工匠精神不仅会使得产品拥有更高的质量以及标准,同时它自身也附带着较高的价值属性。首先,对于工匠而言,进行工作会获得报酬,以此来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其次,只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才会使得劳动者对于自己未来生存的安全需求得到保障。之后,技术层次稍高一些的工匠会拥有良好的名声,以此来获得相应的社交需求。再者,当一名工匠开始拥有工匠精神后,他们的作品和人格都会得到较高的关注度以及尊重,伴随着工匠精神的提高,最终工匠会得到超脱自我的精神世界的满足。
随着我国开始逐渐引进影视创作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该方向进行学习,但很多学生学习该专业具有一定的目的心,学习该专业只是为了赚钱,更有甚者学习影视创作专业仅仅为了混个文凭,使得整个影视创作教育领域风气过于浮躁,老师们很多也是趋利避害,不肯深入钻研影视创作。在影视创作教学中,很多老师的教育是完完全全沿用西方的教育思想,完全不考虑是否适合中国的教育国情。很多影视创作教育出来的作品,只是仅仅为了满足大众口味需求创作的,人们对于剧本内容深刻含义的认知缺乏,同时也没有细心钻研多研究细节的现象,导致许多剧本在上映后本人们指出有“穿帮”现象,这也反映了目前我国影视创作教育中缺乏深入钻研的工匠精神。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逐渐转变为了对于文化的需求,因此我国近几年对于影视创作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影视创作这门课的教育大同小异,教学内容和模式较为单一死板,使得最后培养出来的人才掌握的知识技能较为相似,就业市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供应饱和状态,再加上目前很多影视创作教学具有较高的功利心,使得该方面的教学工作质量更加难以保证。影视创作教育方式的单调死板将使得该专业的学生缺乏一定的创新性,降低未来影视创作领域的发展,更不谈工匠精神的延续。
我国影视创作教育应当融入自己国家的相应文化特色,这既帮助国人学习和传承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又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得影视创作的内容更富有东方特色。然而,现在许多高校的影视创作教育却缺失了相关文化理念的传递,使得我国的影视创作教育不具备自己的特色,降低了人们对于影视文化的共鸣。我们知道,世界各地的文化特点都不尽相同,每个国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国家特色文化,一个良好的影视创作必须汲取当地文化特色,才能做出符合大众欣赏价值的作品,最终才能赢得国际的尊重。但是,现在影视创作教育中,很多教育工作者给学生看的是大量的外国优秀作品,却很少带领学生去了解我国优秀丰富的文化知识。然而,影视创作领域需要的知识体系是庞大复杂的,许多学生的作品选材单一,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积累了不少的文明财富,如果在这上面深入挖掘一下,应该会有更好更有特色的作品。
对于影视创作领域而言,工匠精神能否切实发挥在教育中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但对于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应用,则需要始终贯彻如一的进行。
工匠精神在影视创作领域教育的培养,总体可以归纳为对于专业技能的深入了解、对于影视创作艺术作品的正确评判以及对于影视创作整个行业的认知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依次代表着工匠精神层次的从低到高,而这种工匠精神,它是需要通过老师和学生不断对技艺进行钻研,对影视创作不断进行深入思考才能慢慢获取的。
首先,对于技艺钻研方面,在影视创作教育领域中,这意味着老师对于学生先初步进行学科的认识以及相关专业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老师和学校加大对于该门课程的重视力度,培养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兴趣。一门优秀的影视创作作品绝不是拾人牙慧所产出的作品,而是应当通过学生阅读许多名著,且自己拥有大量的生活经验,以及不同专业一定的基础知识而共同构思协作出的产物。这种作品的产生则额外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在前期进行大量的阅读积累和写作训练,并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还要伴随着必要的想象力创新力,才能保证影视创作作品吸引观众的兴趣。此外,教师在进行影视创作培训时,一定要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相关领域进行培养,影视创作属于艺术类科目,它具有较高的自由发挥空间,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创作,往往会获得较好的成果。这种教育方式也避免了将来毕业,影视创作的学生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任何特点,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但高端领域却没有合适人才的情况发生。
其次,当学生完成了对于专业知识的严谨学习后,就通过了工匠精神的第一部分,之后便可以进入工匠精神培养的第二阶段——对于市面上复杂庞大的影视创作进行正确的审美认知。我们知道,技艺的培养是死板的,尤其对于艺术而言,一个良好的教育是可以允许学生的眼界大于实际动手能力,但动手能力大于眼界的作品则是学习过程中的忌讳。在影视创作方面,老师应当特别注重学生对于市面上形形色色影视创作作品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极力培养学生的眼界。学生只有眼界放宽、放高了,拥有自己喜欢的影视创作家了,才会在未来的学习中调整自己的创作风格,向优秀的大师靠近。这种大师作品中,不仅关于故事的内容以及人物塑造值得学生老师共同学习,他们对于故事框架的构思,文章结构的合理分配以及活灵活现张弛有度的表达形式都值得学生膜拜参考。但一些糟粕之物,对于那些对影视创作领域了解不深,没有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同学而言,反倒有可能变成错误的模仿学习对象,那便是属于走错了方向,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的事情了。因此,培养优秀的审美认知能力,对于影视创作领域而言,是实现他们工匠精神必不可失的中间阶段。
最后,影视创作领域的工匠精神的最终阶段便是对于整个影视创作行业整体认知,这其中包括对于该行业所传递文化内容的输出,对于影视创作理念的倾向,一些深入的学术交流以及对于该行业大家所应该操守的职业道德评判标准。对于影视创作教育而言,当学生们拥有了较强的专业素养以及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后,再想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就需要通过建立较为完整的影视创作领域大局认知,同时对于文化输出输入有一定的自觉性。对于这个阶段的影视创作人而言,利益已经不是引导他们继续该行业的核心动力了,从事这一行的价值获取已经转变为了对于影视创作本身意义的研究,以及如何创造更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文化氛围。这便是影视创作领域工匠精神的巅峰,要想达到这种教育,就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拥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并且对于该行业是深切喜爱肯下工作钻研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已经从物质方面逐渐转化到了精神方面,对于影视创作领域作品的需求呈较高指数的涨幅。然而,现在我国的影视创作教育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利用工匠精神提升影视创作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并将这种精神在影视创作中实现培养和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目前国内影视创作教育所面临的难题。未来,随着国家对于该门专业的重视以及教育理念的提升,影视创作还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来为提高国家文化建设而作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