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鹏
山东水立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00
装配式建筑是新时代国家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结构构件的节能环保是装配式建筑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业4.0”这个概念,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与发展,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建造系统与产业体系必将改变现有建筑企业的生产模式与业态。由于装配式工程项目具备系统性以及灵活性,为了全面提升工程整体质量,需要做好工程协同管理工作,从而保障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文章就装配式建筑在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建议,为装配式建筑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上,会运用很多建筑构件,而由于当前我国建筑生产厂商普遍规模有限,在进行生产装配式建筑工程构件时,存在工艺能力欠缺、经验不足等情况,导致建筑构件的整体质量存在明显差异。通常情况下,厂家会按照定制要求分批次进行模块化生产,当构件到达施工现场后,需要现场作业人员妥善保存构件,避免构件受到人为因素或者是外界因素影响而降低了整体质量,从而阻碍建筑工程顺利开展[1]。
在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时,预制构件质量直接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因此需要施工单位做好前瞻性工作,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装配式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及施工管理方案。
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责任心,都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淡薄将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随意踩踏构件,工具与材料的磕碰,造成构建出现变形甚至损坏情况,从而影响了施工质量。现场人员是否对外露钢筋、外露保温以及套筒内部做好保护也对构件本身有着重要反馈,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如作业人员对灌浆、套筒连接、管件埋设等节点的处理方式,吊装过程中对起重式平衡杆的合理配置,临边防护安全措施和各项安全规范操作等[2]。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存在着特殊性,在施工时对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在开展工程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没有全面理解新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导致预制建筑施工项目在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模式方面出现很大差异。因此,管理人员也需要继续学习,更新管理控制方法以及管理模式,充分理解装配式建筑带来的积极影响,否则将不利于建筑工程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生产厂商决定了生产构配件材料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影响了施工中对构配件的控制。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构配件的质量检测工作,选择生产水平高、业内口碑好的厂家进行合作,并在出厂前做好全面检测,有效保障出厂的构配件质量能够切实满足相关要求以及标准,针对生产构配件不满足规范标准的,要严格遵守要求予以更换。此外,施工企业需要将管理构配件和养护工作做到位,有效地保障构配件整体质量[3]。
在前期施工前,项目管理组应当先与工程设计人员进入到施工区域进行现场勘测,然后对设计的重点和一些可以预料到的难点区域进行重点管理方案制定,并作出应急方案来确保施工能够高效完成。在施工中,管理人员要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设备以及构配件等建立起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之后按照实际施工工序对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杜绝施工现场的资源浪费。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应逐渐完善设计预制装配式构建、施工、生产,维护、使用等流程,全面提升工程管理质量[4]。
管理人员更严格地落实施工管理工作,做到管理前置,明确自身管理职责,全面开展施工人员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能在施工准备阶段明确施工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所有现场人员应当相互配合,协同合作,牢记团队意识。在每个项目完成后,管理人员应做好总结工作,分享并积累更多的施工管理经验,同时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为了保障安装的构件在每道工序上都能够满足验收标准,还应借助信息化监管体系,通过施工现场的质量和安全反馈进行实时进行监控。借助BIM技术,从施工过程中辅助判别工程实施的完成情况,在竣工阶段辅助竣工结算,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借助其项目管理上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辅助建模,针对施工中规划设计、施工材料以及工程中的每个施工环节等进行信息数据采集,保障每个分部分项工作都可以实际满足施工相关要求和标准。
在绿色建筑大力推广的现代化建筑施工背景下,文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推广夹心保温技术,做更丰富的保温体系;使用塑钢预埋,做更多样的型材选择;进行管线预埋,做更前置的图纸管理;使用无外架体系,做更高效、高周转的投资;借助BIM技术,做更先进的人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