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玲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为了更好地拓展自身业务范围,提升自我综合竞争实力,当前市场上的建筑施工企业基本上都有异地经营业务。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其异地经营业务虽然逐渐趋于成熟,但实际工作中由于异地经营的不可控因素比较多,因此财务风险依然难以根本性的规避,而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只有规避相应风险,企业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在企业异地经营的过程中,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在权利上通常处于分离的状态,企业所有者往往会将异地事务委托给管理者,让其对一系列经营活动进行决策,通过管理者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在此过程中要想不出现风险和差错,那么企业所有者的经营目标与管理者个人价值目标就不能出现任何差异,否则的话,就将会导致财务风险出现,对于企业的发展建设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然而,实际上这种权利分离,往往是财务风险发生的源头所在,企业部分管理者可能会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做出一些对企业发展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的事情,因此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危害。其次,地域之间的差异性,还会导致市场环境多变、不可控,因为不同地区对于建筑项目施工的政策、法规等有着不同的要求,在甲地区适用的政策,在乙地区可能并不是十分适用,这样也可能会导致财务风险发生。
在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异地经营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时,认为其发生原因主要集中在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从内部原因来说,首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在工作中过多的关注个人利益的获取,对于企业利益的关注有限,思想认识落后,在工作中频频失误,因此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增加财务风险。其次,则是由于当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并不是十分的完善,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建设期间将会有大量的资金流出,如人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费用等等,针对这些费用必须要有专业的部门组织予以管理,进而使得各项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实际上,许多施工企业的结构组织比较粗糙,没有进行有效的细化,对于具体的工作细节把控并不是十分的严格。…
而从企业外部角度来说,异地经营过程中外界环境变化比较大,地区之间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政策方针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果对于方针政策的把控不够准确,就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财务风险。而且,我国的建筑事业虽然飞速发展,各种建筑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但实际上建筑市场的整体环境依然不是十分的完善,对于施工企业的管理和约束,在项目竞标以及施工环节存在有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导致财务风险增加。此外,还有部分企业自身资金实力不是十分雄厚,为了顺利承接项目,高额举债,这实际上也给相关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潜在的财务风险。
如上文所述,建筑施工企业移动经营的一大弊病就在于管理者与所有者的权利处于分离的状态,这就给了部分不法职工以可乘之机,因此为了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在异地经营过程中,建筑施工就应当明确好各个岗位员工的权责,构建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对员工的种种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在异地经营期间要避免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出现,这样很容易导致权利滥用,岗位之间的职工应当做到彼此监督,这样的话一旦工作中出现任何失误或者是缺陷,都可以及时快速的发现问题,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负债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但是如果负债过大,那么企业就将会面临不可预知的财务风险。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企业发展建设,保证异地经营的有效落实,就需要对企业的投资管理进行管理,在企业准备投资建设某个项目时,需要深入系统的分析,项目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数额,减少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财务风险,当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等。在投资过程中,必须要实事求是,结合自身的实际资金情况,避免盲目随意投资,导致企业负债过多的情况发生,这样自然可以对诸多财务风险进行规避。…
建筑施工企业异地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发生与其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置不够科学也存在有一定的联系,比如说有的企业对于市场评估不够准确,一味地将经济效益当作自身发展的最终目标,忽视了实际的施工环境、企业资金现状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风险发生时无法及时的有效的采取措施予以规避。所以说,在异地经营过程中,企业也应当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明确在不同阶段所应当坚守的财务管理目标,及时地对财务管理目标予以优化和调整,灵活的规避风险。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异地经营期间,要想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优化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异地经营的财务风险控制的各个环节,明确各个岗位职工的权责,优化资金管理程序,准确掌握各项资金的流向,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推进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