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
(河北越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邯郸 056600)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出现疏忽,不仅会给施工项目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还会使施工人员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提升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施工项目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开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政工程施工项目开始进行建设,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提升施工项目的效率以及质量,促进我国建筑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建筑企业通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也可以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获得较高的市场口碑,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1]。
在进行施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涉及的方面有很多,例如:消防、水电、工程机械、市政等。因此,要想有效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统筹协调好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部门。除此之外,现在的施工项目,施工周期一般都在一年以上,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失误,都会给工程项目带来影响,并且形成安全隐患,因此,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首先,施工项目不确定,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为了完善城市功能,市政工的种类也会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施工项目,施工方式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安全管理工作也要根据施工项目进行具体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其次,由于施工项目的建设周期越来越长、规模越来越大,要想完成施工,就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这样一来,每当新到一批施工人员,安全管理部门就需要对这批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不确定性因素较多[2]。
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安全管理工作为的就是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施工,从而提升施工质量。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因为建筑工人大多都是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在加上施工安全教育开展不到位,从而导致施工人员面临的安全隐患极大,非常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与此同时,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素质,直接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而许多安全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不足,不能及时发生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导致对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不明显。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中,没有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体系也是其中之一。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体系,从而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没有可以遵循的规章制度,进而使大量安全工作的得不到审查与落实。与此同时,即便是有的建筑企业设置了安全管理制度,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做表面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完全没有执行或者是少量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从而给施工安全埋下较大隐患。
为了更好的促进市政工程施工项目顺利开展,建筑企业就应该提升施工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首先,要切实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技能以及安全意识。同时对安全管理人员加强要求,确保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安全隐患进行严格检查,从而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进行;其次,要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开展安全主题活动,并聘请安全管理专家进行现场讲座,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从而更好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最后,要对施工组长单独加强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一线人员能够得到正确安全管理[3]。
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规范施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因此,施工企业,要在施工开始前,制定出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坚决落实,坚持“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与此同时,安全管理人员还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对不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惩罚,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质量,还能促进施工项目能够平稳、顺利进行。
在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施工设备以及建筑材料的检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施工项目更加安全稳定。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防止因为检修、维护不及时,导致施工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筛选工作,要保证施工材料的各项指标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总上所述,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施工质量,还能确保施工人员避免受到安全威胁。因此,相关企业一定要提升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有效消除施工中的各项隐患,确保市政项目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