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红
盘锦检验检测中心(盘锦市计量测试和标准化研究服务中心) 辽宁盘锦 124000
计量被认为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支撑条件,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计量的检测作为生产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相关新技术、新工艺也需要准确的计量器具来衡量。因此,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发展要求,就需要明确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技术创新的方法来完善工作模式,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从管理主体来看,计量管理是国家进行设立的,由专业计量部门来进行实施的主体。而在管理过程方面看,计量管理则是依法监督和协调的过程[1]。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行为已经从原本政府控制协调逐渐的转变成为了市场协调。而在当前市场环境竞争十分激励的条件下,很多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常常采取造价或者降低产品质量等行为,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此,计量管理也就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并逐渐的扩大到市场范围内。可以说计量管理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测管理中,计量管理在质检和数据统计等方面发挥着自身的基础作用,真正的将消费者需要放在实处。在质量保障体系中,企业对用户所提供的一切质量检测保障,都是通过计量管理为基础来实现的,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计量管理在市场中的价值[1]。
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不足之处,相对于政府和行业的标准来说,仅仅只是刚刚达标的水平。但是这样的企业往往还都具备一定的规模,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来说还都会比较重视管理工作的落实,对于国家和政府所做出的计量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做到了最基本的达标程度。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满足上述现状的企业是很少的,仅仅只占据我国中小型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就是重视自身计量管理工作的企业数量较少,大多数企业还不能够意识到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仅使得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水平较低,还使得企业自身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格格不入,不能够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我国整体上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状态,很多工作的执行都要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部分企业在计量管理工作的层面上,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大化的进步,因此非常大胆的执行了一系列的策略。可是从结果上来看,这些策略都是表现为照抄照搬的状态,与自身的情况表现为严重的不符情况,日后需要努力的地方比较多,因此给企业本身的发展造成了新的压力,内外交困现象特别的明显[2]。
根据现有的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在计量管理工作中依然沿用着传统的工作模式,例如在计量工作缺乏对工作方式的创新,虽然很多人员已经适应这种工作模式,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操作模式不仅无法适应未来工作需求,而且在计量管理中容易发生错误,面对未来严峻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会导致单位计量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面对更多的压力,因此这种工作模式无法适应未来需求,一旦出现错误会对后期的资产管理等关键工作项目产生严重影响,最终威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除此之外,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自身需要计量器具的支持,若计量器具存在质量问题,将会降低整个企业的计量管理能力。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刚刚起步,相关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仅仅只是重视对自身经济效益的获取,很少会对计量管理工作进行重视,整体的计量管理意识相对大企业来说很淡薄。大量的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并不能够意识到计量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就使得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并不能积极地开展计量管理工作的落实。
相关工作团队需要对现阶段企业计量管理系统的运作状况进行分析,并对系统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以此来为计量管理系统改革创新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其次,相关工作团队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状况以及计量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对计量管理系统的改革方向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对系统的运作模式和理念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创新手段对系统进行改革[3]。
为了更有效的推动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还需要从各项基础工作入手,为计量管理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①重视法律法规建设。为了推动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在现有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之间的差异做好计量规范制度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应该与国际的相关质量标准相衔接,时刻用国际标准来判断行业计量规范内容,这样才能满足未来工作需求。②积极开展组织结构建设。努力构建自上而下的计量管理组织体系,为了更好的推动计量管理变革,组织结构建设中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内容:a.确定组织的管理标准;b.明确部门与组织结构的设置;c.细化计量管理的业务标准;d.明确组织内相关人员的责任。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和量值准确,就必须要对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企业实施科学的计量管理。传统的计量管理技术仅仅只集中在对经济效益、组织管理的提升,对于中小型企业本身的市场竞争力培养并没有做出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企业中形成以计量促质量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