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天下英才 促科创活力
——记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2020-11-26 11:52李艺雯
国际人才交流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外籍受访者人才

文/李艺雯

2020年11月8日,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会长张建国在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上发布了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合肥、南京、成都、青岛、苏州(即榜单第1—10名);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最具潜力城市为:西安、宁波、天津、厦门、济南、长春、东莞、长沙、大连、昆明(即榜单第11—20名)。

活动情况

2020年2月至6月,针对39个候选城市,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专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入选专家等外籍专家评委和在华外籍人才通过线上数据库进行签字投票,共收到资深外籍专家评委签字选票99份,普通外籍人才签字选票5822份。根据两类投票结果进行加权算分,得出39个城市的得分排序,按照得分高低排序得出“十强城市”及“最具潜力城市”榜单。

本次主题活动的外籍专家评委团队包括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位图灵奖获得者,高端专家阵容之强大达到历年之最。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达·约纳特、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盖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丹·谢赫特曼、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让-皮埃尔·索维奇、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翰·迈克尔·科斯特利茨、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伯纳德·L·费林加、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和1982年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均签字投票,中肯评价他们眼中的中国城市。

“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活动紧扣“城市开放与人才引进”这一主题,根据各城市在吸引外籍人才、服务外籍人才、发挥外籍人才作用等方面的总体状况,按照外籍人才“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科创环境”五大标准及23项指标展开。活动力图在展示中国城市引才引智风貌的同时,探寻外籍人才在华工作创业价值取向,引导城市重视引才引智综合环境建设,以吸引更多高层次海外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来华工作创业的外国专家和外籍人才越来越多。近几年,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和外国人才签证制度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各城市在政务、政策、工作、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断改善,让更多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自2010年以来,“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已举办十届。多年来,活动吸引和邀请了大批外国专家参与,发挥他们的独特作用,宣传展示中国城市引才引智风貌、探寻外籍人才在华工作创业价值取向、引导城市重视引才引智软环境建设。活动对于我国开展公共外交,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培育和扩大对华友好民意基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具有积极意义。为扩大主题活动的影响力,近两年开展的“中央媒体记者团走进魅力城市”宣传报道系列活动,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

《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日报》《环球时报》等媒体支持单位参与报道,数据分析及课题报告由主办方与零点有数合作完成。主题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科技部门、外籍人才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榜单解读

上海连续八年排名稳居第一

上海连续第八年在主题活动中位列第一名。在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科创环境5个一级指标排名中,上海均位列第一。同时,上海市“垄断” 23个二级指标的第1名。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指出,上海要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正在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力争到2035年,把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卓越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19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外国专家局)紧紧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等国家战略,主动思考、主动谋划、主动作为,在全国率先推出一批外国人才政策新举措。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着力点,推进外国人工作许可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权下放至6个区,逐步形成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管理与服务的市区两级网络。在全国率先创建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新模式,实现了外国人工作相关证件的“同一窗口、并联审批、同步拿证”,外国高端人才办理工作许可证和居留许可的审批时间由原来的“10+7”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在海外设立8个联络处,积极拓展海外引才渠道,加强引才政策宣传,做好人才服务对接。

据统计,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数量达到21.5万,居全国首位。自2017年4月全国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以来,截至2019年12月,上海市共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约18.8万份,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约3.4万份,占比约18%,上海市引进外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首位。到2019年为止,上海市共有58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上海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让上海成为天下英才最向往的城市之一,让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外国人才充分感受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

大湾区两市跻身前五 深圳首获第三名

随着更加开放的经济鼓励政策在珠江三角洲落地,香港、澳门及广东省南部的9个邻近城市将成为一个超级经济区,即大湾区。在2019年主题活动中,深圳位列第三,较2018年上升两位;2018年未进入榜单前十的广州在2019年也跻身前五,在大湾区中表现亮眼。

在众多城市吸引外国人才策略中,税收补贴、多次入境签证、长期居留资格、政府贷款资格、市政住房补贴、教育福利与政府奖励都可被视作城市用来吸引外国人才的“工具组”。为了促进大湾区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和调动该地区的流动性外国人才,2019年大湾区正式发布持续五年的关于海外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细则,该计划至2023年12月31日止。计划中,在湾区9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工作并依法纳税的外国人才可享受15%的优惠税率。

在主题活动中,深圳自2015年以来一直保持前十,2019年则首次冲进前三。同时,深圳获得了5个一级指标的第3名,并且在23个二级指标中,获得22个第3名。

2019年,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推动深圳市引才引智和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2019年,深圳市吸引全社会研发投入继续超过1000亿元、占GDP比重保持全国领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6277.98亿元,同比增长10.08%;实现增加值9230.85亿元,同比增长11.26%,深圳高新区综合实力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二;专利申请量26万余件,同比增长14.39%;专利授权超过16.9万件,同比增长18.8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

进一步优化引才引智环境,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深圳市组织开展国家“万人计划”和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推荐、申报工作,共25人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16个团队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出台了《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办法》,规范高层次人才团队管理,加强始终监管和服务,为科技人才管理服务“保驾护航”。

截至2019年年底,深圳市共有17309人持有效《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同比增长5.2%,占全省的36.5%。其中,A类高端人才3314人,占全省的31%,同比增长3%。1位专家获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目前深圳市累计20人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约占全省的30.3%。

长三角城市群获认可 南京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在39座候选城市当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表现亮眼,上海、杭州、合肥、南京和苏州5座城市占据了十佳榜单的半壁江山。其中,2018年未进入榜单前十的南京也在2019年表现不俗、跻身十强,位列第7名。长三角城市群依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在人力资源丰富、国际化程度迅速发展基础上,进一步聚集国际化人才。

南京在2018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中,位列第12名。但在2019年度的评选中,南京跃升至总榜第7名,并在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分榜中分别取得第8名、第7名、第9名与第7名的成绩,排名均有上升,在科创环境分榜中也位列第7名。

南京是国家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特大城市,是古城、绿城、科教城、枢纽城、产业城,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拥有高等院校53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2所,在校大学生近85万人,部属科研院所63家,国家研发平台120多个。良好的资源禀赋,为南京创新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现实条件,自2018年起,南京连续三年以市委1号文件强力推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为此,南京提出包括创新人才集聚工程等“十大工程”,聚焦主导产业强化科技供给、坚持多措并举广聚天下英才、优化服务环境打造一流生态。2019年,首届南京创新周上,180多名中外院士和全球45个国家与地区的2300多名嘉宾齐聚南京共话创新,参与企业超过1万家、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2020年年初,南京挂牌成立创新委员会,统筹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关键、以打造一流生态为目标的全面创新。目前,南京的城市创新指数位列全国第四。

六大发现

发现一:城市经济发展前景是吸引外籍人才来华的首要因素

与往年相同,中国持续向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依旧是吸引外籍人才来华最主要的因素,50.9%的受访者表示因看重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才选择来华工作。其次,就业机会也是外籍人才考虑的重要因素,39.4%的受访者因中国的就业机会多而选择来华发展,34.4%的受访者因中国有合适的工作而选择来华工作。中国独特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对外籍人才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37.6%的受访者因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氛围有着强烈兴趣故而来华发展。

发现二:城市经济现状、发展前景与生活便利程度影响外籍人才居留意愿

选择中国的留居城市时,36.7%的受访者首先考虑该城市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相较2018年(33.2%)提高了3.5个百分点。

32.2%的受访者认为生活便利程度直接影响自己的居留意愿,甚至超过了自己在该城市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28.5%)。另外,选择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23.1%)与历史文化底蕴(22.2%)的人数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选择一个城市作为定居目的地后,所在地的地理与文化显示出独特的吸引力。

发现三:超过半数专家计划长期留华,居留政策落实呼声强烈

在主题活动中,有56.6%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在中国工作生活的时间越长越好。20.2%已有明确留华计划的受访者中,有17.4%的受访者表示希望留华10年及以上。反映出外籍人才较为强烈的留华意愿。

当问及如果继续在中国生活,最希望哪些方面的政策和服务得到改善时, 53.6%的专家呼吁加快推进长期居留的政策的实施,比排名第二的提高个人薪资待遇的需求(38.2%)高出15.4个百分点。

吸引外籍人才来华工作生活的因素(%)

外籍人才选择中国城市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外籍人才打算在华工作生活的时间计划(%)

发现四:超半数外籍人才可以用中文在华生活和工作

外籍人才中掌握中文的能力和人数仍在持续提高。2018年14.4%的专家可熟练使用中文,2019年为19.7%。23.1%表示能使用中文进行日常交流,还有超半数受访者会在工作与生活中使用中文(基本能听懂,18.9%;会简单的单词,34.1%)。

另外,中国的城市有足够的语言包容能力,外籍人才可以在华使用英语生活和工作。69.9%的受访者在工作中依旧以英语为主,以中文为主要工作语言的受访者占22.%。

发现五:手续办理便捷程度广受好评

73.3%的外籍人才称来华的工作证件与居留手续由用人单位办理,相较于2018年的68.3%有一定的提高,企业对外籍人才的行政支持力度有所提高。7.2%的受访者则雇用专业的服务公司代办工作证件与居留手续,比2018年的14.5%有明显下降,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减少也显示出证件办理的难度正在降低,面向外籍人才的政务服务水平有所提高。

两成独立办理工作证件和居留手续的外籍人才中,有51.1%的受访者表示,与一年前相比,办理相关工作许可和居留手续更加方便了。手续办理的便捷度提高。

发现六: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创新氛围满足外籍人才科创高要求

科创环境是吸引外籍人才的重要方面,在针对城市科创环境的调查中,受访者对科创环境的各个方面的满意度均达到了六成以上。

88.9%的受访者认为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创新氛围最重要,这一点也获得了在华外籍人才的认可,有70.4%的受访者对中国的学术风气和创新氛围表示满意。71.5%的外籍人才对良好的科技平台、仪器设备和实验基地最满意;对“产学研”运作机制的满意度则相对较低。

外籍人才办理相关工作许可和居留手续的渠道(%)

外籍人才办理相关工作许可和居留手续的方便程度感知(%)

外籍人才对科创环境各方面的重要度与满意度感知(%)

备注:重要程度为认为非常重要与比较重要的比例之和,满意程度为认为非常满意与比较满意的比例之和。

猜你喜欢
外籍受访者人才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人才云
上万外籍儿童没在日本就学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