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刍议

2020-11-26 07:40:35卢义林
成才之路 2020年30期
关键词:中职文本情境

卢义林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 民勤 733399)

传统文化蕴含着无尽的精神财富,能指引学生的人生方向。当前的中职学生内心比较浮躁,无论是在职业选择还是在人生方向上都比较迷茫,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引。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作用,改变学生错误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指引学生人生的方向。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论述。

一、了解背景,懂得古人传统文化之情结

中职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渗透了传统文化,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中可以利用的那些启发点,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用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在文言文教学中,背景知识是学习基础,教师不要吝啬课堂时间,要积极为学生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讲述文章背后的故事,使其能够了解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了解他为人处世的策略以及高贵的品格。例如,在《寡人之于国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背景知识,将孟子的思想和学说作为课文讲述的重点。《孟子》主要将孟子的儒学思想进行了解读,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善辩而又逻辑性强,他的仁政思想是以民为本。教师讲述了孟子思想后,再让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就会降低很多。师:“同学们,你们在读完文章后可以感受到孟子的为人和他的思想吗?”生:“我觉得他比较谦和婉转,他在回答梁惠王问题的时候,没有直接说,而是打了个比方,以他的喜好为出发点,这样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了。”这就是学生在了解了孟子的思想后得到的答案,而传统文化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渗透。

背景知识的讲述非常重要,因为在知人论世的过程中,学生能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产生期待并进行深层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用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学生,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

二、创设情境,感悟文本传统文化之意蕴

学生在理解文本中的传统文化意蕴时,有一定的难度,而情境就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意蕴不是教师讲授出来的,而是学生自主领悟出来的,而情境可以为此提供一个契机,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无形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善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凸显文化的内涵,帮助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例如,在《鸿门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感受故事的情节,读懂这段历史,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师:“同学们,我们来观察一下他们在宴席中的座次,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奇妙之处呢?他们是随意坐的吗?古代的座次是一种文化,它凸显了古代座次的等级性。”生1:“老师,我发现项羽在这一群人中是地位最高的,他是东向坐的。”师:“是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座次的知识,古时官场的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职高则尊居上位,官低则处下位。秦汉时期,尚右。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古代的座次的知识,我们来创编一个小的戏剧,演绎一下鸿门宴的剧情。”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都开始揣摩人物的性格,小组合作演绎剧情,在亲自融入的情境中感受古人的座次文化。

情境演绎文本的方式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内容枯燥的问题,还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本的魅力。教师应注意情境的创设,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传统文化。

三、细细品味,体味文本传统文化之情感

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情感教学法打动学生,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细细品味人生的喜怒哀乐,使学生能够体味文本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所传达的情感。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与情感有关的文章,可以弥补学生的情感缺失。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学生都可以做出正确的解读。例如,在《陈情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其中的孝道。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己感受。学生被“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乌鸟私情……”等句子深深打动。这篇文章蕴含的传统文化就是孝和忠,在忠和孝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李密选择了孝,于是教师让学生谈一下对于孝的看法。生1:“我觉得我忽视了对父母的爱。”生2:“我以后要为爸妈做一些事情了,不要等到他们老去的时候再去尽孝。”由此可见,文本中蕴含的深厚感情,学生必须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

教师要对传统文化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并从这些文化中汲取精神的力量,指引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以情动人,又以情悟理,这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四、合作讨论,感受文本文化主题之思想

中职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给学生创建自主思考的环境,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感受文本的主题思想。传统文化中的那些正能量的主题思想,可以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学生在面对困惑或者是困难的时候,有勇气面对和解决。例如,在《边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中那些民俗。划龙舟、捉鸭子等美好的画面都能使学生浮躁的心灵安静下来,可以荡涤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沉静下来去欣赏湘西小镇的安宁朴实的美。生1:“老师,这样的民俗现在还有没有呢?我特别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2:“我觉得我仿佛内心无比的安宁。”生3:“我想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善良阳光的人。”学生受到了主人公的影响,在感受文本的过程中都能懂得自己要的是什么。

在学生自主讨论过程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内心一些偏激的想法时,要及时加以引导,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教师要以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感受文本的主题思想,从而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

五、拓展延伸,丰富传统文化思想之内涵

语文课堂不应是单纯的教学内容讲授,而应是一种思想的传递。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要的拓展延伸是能够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升华的。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用文本中的传统文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明白自己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意义。例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其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子路的草率、曾皙的彬彬有礼。生:“老师,我很喜欢曾皙,因为他是一个翩翩有礼的美少年。我想成为跟他一样的君子。”教师可以拓展延伸论语中的思想,让学生阅读《论语》,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在下节课与其他同学分享。无论是谦和的、好学的,还是懂礼仪的,这些传统文化的思想都应该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当传统与现代思想建立起一种有效联系的时候,学生就会收获良多。语文教师选择的拓展延伸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思想特征,让传统文化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

总之,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让传统文化在无形中融入文本,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指引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应从日常教学活动入手,从古人的情思和文化入手,从现代的传统习俗入手,解决传统文化进课堂难的问题,使中职学生能够自信、自强地面对生活。

猜你喜欢
中职文本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