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饮源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 年10 月25 日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健康管理作为一个新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现在对于健康的定义,是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这意味着,将来要从事健康产业的护理专业学生更需具备维持自身健康的能力,尤其是心理健康。因此,职业学校需要以此为目标,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的护理人才。本文对团体辅导在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应金萍、徐竞、庄朝霞通过分析宁波市5 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普查数据发现6 年内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从13.8%上升到20.6%。而且一些学者发现,高职院校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而护理专业学生中绝大多数为女生,属于心理问题和疾病的易发人群。新的学校环境,新的人际交往,新的学习模式,再加上因为上的是职业学校而产生的自卑心理,不少护理专业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有研究发现,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及非护理专业学生,尤其是强迫、焦虑、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这几项因子平均分维度均高于非护理专业学生。可见,当前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干预等工作势在必行。为此,学校及教师需努力探索适合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目前,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类的课程、讲座和一对一心理咨询等,这些活动都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来开展,而学校配置的心理健康教师数量远远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以,根据全员育人理念,职校全体教师均应参与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最为了解的人,其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级日常德育工作,让学生持续地受到正向的、积极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实效性。
那么,作为非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士的班主任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呢?研究表明,团体辅导是一种非常适合集体心理干预的手段,并且其实效性已得到验证。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班主任熟知自己的班集体,也了解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是最适合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之一。团体辅导自1946 年由卡特·勒温首创后,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团体心理辅导已进入多元化发展的阶段,它的服务模式有康复性、预防性、行为修改性等。在学校教育中,团体辅导主要被应用在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自尊自信教育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等方面。
团体辅导是通过设立某些特定的情境,并在团体情境下对团体成员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大多是借助游戏方式让团体成员在相应的情境中交流、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感受他人、积极反馈、深入体验,来重新认识自我、觉察自我、接纳自我,从而调整和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团体辅导可以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逐渐激发、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时,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学生仁爱、坚韧、有担当的优良品格,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护理工作。在新生入学后,教师可以以“我是谁”为主题,通过“有缘来相会”“心有千千结”等小游戏,帮助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同时,要引导学生敞开心扉,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消除自卑心理,使其能正视自己职校生的身份,帮助其开启崭新的职校生活。针对部分学生对手机有依赖性甚至影响学习的问题,教师可以开展“我是手机的主人”系列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逐步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良好的电子产品使用习惯。这样的团体辅导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展“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未来我做主”“白衣天使我骄傲”等团体辅导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情感能够得以分享和宣泄,从而化解学业、就业所带来的压力,缓解因压力产生的焦虑情绪。
实践证明,团体辅导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才培养中是卓有成效的。团体辅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让学生在交流分享、小组协作过程中提升人际交流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符合专业特色、适合班级现状的团体辅导活动,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提高班级管理效能。
团体辅导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就需要教师对团体辅导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第一,目标的导向性。教师需先确立一个明确的终极目标,并在活动开始时把这个目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学生,让其明白参加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另外,要尽量将终极目标分解为子目标,逐步实现。第二,主题的聚焦性。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确定一个主题,如手机依赖、迟到等主题,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性引导,如实习和就业压力、情绪管理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选择的主题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好。第三,过程的评估性。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学生的反应往往存在不可控性,教师作为引导者,不能一味顺着学生,而要及时评估,注意把控全场节奏,一旦发现学生跑偏要及时调整回来,但切忌强行打断,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教师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要想使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需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个人发展、班级的统筹管理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当前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下,教师开展系列性的、有专业特色的团体辅导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和对未来职业的科学认知,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快速地适应将来的职业岗位,而这与新时代综合型职业人才培养需求也是一致的。所以,团体辅导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而且适合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