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英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很多企业会受到外界的较大冲击,面临新技术的冲击,导致企业运营面临许多风险。企业可以优化设计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使企业处于一个稳步发展的状态。例如,一些小微型企业加强业务的控制,优化设计治理体系,培养高端的内部控制人才,逐步推动企业运营机制的健全,使企业的财务运营、业务拓展、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更加规范。
有些企业比较重视资金管理,而轻视物资控制。这在部分企业内是比较普遍的情况,企业过度关注资金,而忽略了对实物资产的控制管理,会导致固定资产损坏贬值、低值易耗品过度浪费,而且由于资产维护力度不足,可能使资产管理费用激增。目前有些企业比较注重成本费用控制,但是并没有制定一套完善的控制制度。在企业的物资采购、运输等环节,没有实现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导致生产运营部分环节的成本核算数据失真,领导无法准确掌握核算的数据信息。
有些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有待完善。企业不能一味放权或集权,导致自身运行的风险增大,企业董事会应该加强对基层员工运营工作的监管,避免企业内部出现产权不清晰的问题。董事会是企业法人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应规范法人治理体系中董事会、监事会与各层级的管理权限和工作职责,但是部分企业没有明确划分股东与董事会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产权关系。一部分小型企业的企业法人权力过大,企业制度随时变化,各部门权责划分不清晰,导致员工压力过大,权责不对等,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企业要加强对收款环节的控制,才能够保证应收账款得到及时的收缴。有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在销售和收款环节存在财务人员虚开发票、虚计收入以及违规计提坏账的问题,导致记录的会计数据信息不够真实。对于销售和收款环节,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蒙受损失。
在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监督工作,可以不断发现内部控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帮助领导处理问题,使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当内部控制监督能弥补控制机制欠缺带来的损失时,内部控制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欠缺,很多领导往往不太关注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导致员工不太遵守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企业的运营改革工作面临较大的阻力,各项运营活动不够规范和系统[1]。
目前,部分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漏洞较多,董事会与经营层的工作相互交叉,董事会和监事会定位不清晰,部分监事会的岗位由经营人员担任,使监事会丧失独立监督的作用。董事会、监事会应从制定的工作职责和权限方面,明确各层级的定位,组织员工将经营目标、战略目标落实,然后将战略目标分解,把企业的组织目标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相结合,进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在现代化的法人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是治理体系中的核心组织,治理结构的完善需要从明确董事会的职能开始,然后依次优化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限。法人治理应该是一种独立的运营管理方式,必须增强各董事的责任感,提升董事会的管理效率,使现代化的法人治理体系更加完善[2]。
要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领导要组织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管理培训,让其认识到内部控制的作用。员工是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执行主体,同时也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引发管理风险,要确保风险控制工作得到稳步推进,领导必须组织开展员工的内部管理培训工作。部门作为培训工作的执行主体,必须大力落实内部控制培训方案,并将培训工作纳入年度的运营计划,进而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之后,还要建立一个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员工团结协作,落实内部控制制度,使员工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让员工相互学习、相互监督,进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
在企业内部构建会计信息系统,是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重要途径。要使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企业的会计控制制度,并规范会计凭证的填写要求,正确记录业务数据,尽量减少主观判断引发的错误,避免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损失,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会计控制的效率。在信息时代,企业可以通过银行提高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应用财务系统可以显著地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在未来,企业可以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加强对会计业务的执行检查,并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大数据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发现问题,深入挖掘会计数据的潜在价值。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都设计了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将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内部控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标准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期间存在的一些缺陷,而且可以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外部的会计事务所、市场监管机构都能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企业要建立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制度,定期向上级部门反映企业的内部控制运营管理现状[3]。
内部控制体系评价制度的建立需要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自我评价制度,企业领导应该定期开展执行结果的考核分析工作,对考评结果与企业现有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处。其次,要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漏洞,设计相应的改进策略,为内部控制机制的落实奠定基础。最后,要建立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内部控制审计体系是保证企业稳定运营的要求。各企业要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执行,组建审计部,由审计人员到业务一线,对内部控制执行状况进行检查。审计人员必须独立,有一定的管理权限,才能够得到员工的通力配合,开展审计工作。
企业内部要开展风险控制工作,必须组建风险控制部门,给风险控制设置合理的工作岗位,并赋予风险控制人员一定的管理权限,让其能够深入一线业务,了解业务面临的潜在风险,给员工开展风险宣讲活动,让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控制观念。企业要逐步构建风险控制体系,制定各个运营活动的风险控制目标。企业要根据实际的运营状况,搜集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制定风险控制处置措施。还要给业务制定不同的风险控制目标,使控制目标得到贯彻落实,并检查风险差异,了解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优化完善风险控制制度。
企业要组织员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分析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在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各员工都要按照内部控制制度有关内容开展工作,不能够出现违规的情况。要构建现代化的法人治理体系,明确董事会的工作权责,使治理结构中各方的权限划分更加清晰。企业还要引入财务系统,以信息化技术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同时,还要定期披露企业的数据信息,让企业的上级管理部门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状况。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对提高整个企业的经营能力,降低运行风险有较大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实。组织现有的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管理培训,有利于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