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薄弱环节及对策

2020-11-26 13:23:41黄丽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7期
关键词:财会人员财务人员管理人员

黄丽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事业单位在经营发展中,对会计的内控管理容易选择忽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单位相关人员的内控意识薄弱、相应的财务机制不够健全、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度不够等,再加上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未达到工作需求的相应标准,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增加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还降低了单位会计内控管理的整体质量,对单位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视,并制定全面、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薄弱的主要方面

(一)会计内控管理基础工作缺乏规范性和标准性

事业单位通常是服务大众的公益性单位,由政府监督、领导,经营资金直接来自政府部门拨款。事业单位无法像国企或私企进行自主发展,需要在完善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寻求健康发展,这种单位性质很大程度上给管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懒散心理。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财政制度的不断变革,管理人员片面认为财务管理工作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认为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事情,这种心态导致部分管理人员工作懈怠、精神涣散。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管控部门设置不够科学,基础性工作不够规范和标准,还缺乏一定的监管力度,使得部分财务人员出现以权谋私的乱象。另外,单位内部的国有资产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虽然政府部门逐渐重视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但由于单位人员在对外投资时存在盲目性较大,并对投资部分的管控较差,导致浪费资金现象严重,对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二)管理人员内控意识缺乏

会计内控管理关乎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且贯穿财务活动的所有环节,内控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单位发展的稳定性。实际经营中,由于管理人员对会计内控管理不够重视,无法充分认知内控管理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片面的管理思想直接影响财务人员行动的真正落实。单位管理层没有从战略角度看待会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单纯认为自己是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落实是财务人员的工作。财会人员的工作思想仍旧停留在传统的重视财务核算,忽视会计内控管理思想上的问题,内控管理意识缺乏且对单位发展现状无法做到全面掌控,这是导致财务工作质量无法提升、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1]。同时,单位管理层管理手段不合理,基层工作人员不能真正参与其中,部门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财务信息无法及时、准确的传递,这些都是影响会计内控管理质量的主要方面。

(三)缺乏综合能力较强的会计内控管理人才

要想保证会计内控管理的整体质量,优秀人才是工作执行的关键。在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标准。实际情况中,某些会计内控管理人员工作理念仍处在传统的意识状态,工作模式陈旧缺乏新意,造成工作质量和效率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时,由于单位内部管理方式不合理,虽然会计财务人员数量多,但综合能力较强、专业水平较高的财务人员十分缺乏,增大了事业单位财政支出压力,还使内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2]。再加上薪资福利的不合理,导致部分财会人员工作消极,缺乏较强的责任心,跳槽或人员流动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许多财会人员的知识储备不够全面、信息化操作能力亟待提高,现有的管理手段无法与信息化管理模式相匹配,再加上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等,这些都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四)会计内控管理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事业单位日常活动更为频繁,分工更加细化的同时也对工作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大了会计内控管理的工作难度,任一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会影响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制定完善会计内控管理制度非常有必要,以此约束和指导单位各部门工作。然而,实际现状是大部分事业单位对会计内控管理制度不够重视,相应的制度不够健全,没有进行及时的优化和改进;有些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详细的内控管理机制,但形式停留在表面,并未将制度内容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举例说明,某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制度不规范,相关内控管理条款不够明确和标准,致使财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无法按制度落实,对自身的职责权限一片模糊,导致财会工作出现混乱。同时,监管部门没有完善的监管制度,且监管人员未尽到应有的监管责任,造成会计内控管理中信息不真实、财务信息泄露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单位的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某事业单位虽然监管制度比较完善,但由于权力职责所限再加上人情思想严重,无法有效监管单位管理层,使得管理层时有违反乱纪现象。

二、加强会计内控管理薄弱环节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根据单位经营情况建立职责独立的会计部门,依照内部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科学配置工作岗位,对内部审计进行规范化管控,由专业的监管人员全面监督单位内部资金的使用情况,以保证资金使用的充分性和安全性,使行政部门的监管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加强财会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将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划分,根据实际管理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会计岗位管理体系,进而提升会计内控管理基础工作的规范性。

(二)加强管理人员会计内控管理理念

正确的管理思路和意识可以为工作的顺利执行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要想使会计内控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就需加强管理人员的内控管理意识,使其充分认知会计内控管理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事业单位管理层需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认真了解并掌握内控管理知识,深刻认识会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并全面了解内控管理执行中的禁忌事宜。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现状,制定科学完善的制度,管理层要起到先锋带头的作用,在提升管理层整体水平的同时全面提高会计内控管理质量。积极引进新型内控管理模式,并及时强化内控管理人员的工作思想,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和交流,保证财会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同时,单位全员应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不违反乱纪,为单位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提升综合人才的培养和建设

结合时代发展的背景,加大优秀专业人才的招聘力度,禁止利用人情关系走后门进入单位工作,对新入职员工合理设定试用期,并进行专业学习和培训。同时,对内部原有财会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制定完善的薪资福利制度和严格的奖惩措施,同时引导单位员工积极学习,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财会工作的各种需求,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给予丰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工作散漫、缺乏责任心和职业素养的员工给予严厉的惩治,制定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以此调动会计内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加强同财会人员的全面交流,利用考核结果合理调整工作岗位,使财会人员的能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3]。建立综合能力较强的财会管理队伍,为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和良好经营奠定基础。

(四)健全完善会计内控管理机制

依照单位具体情况制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会计内控管理制度,积极借鉴其他事业单位的管理先例,对内部管控制度不断优化和改进,细化管理内容,合理调整财会人员配置,加强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将繁琐多余的管理细节适当去除,不断创新内控管理模式,真正意义上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各部门间的监督和制约,对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权限进行细化,组建专业的监管部门,加大信息化监管力度和执行力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中,会计内控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做好会计内控管理工作,既有利于单位内部的健康运行,又有力地保障了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薄弱环节的重视,并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以有效推动事业单位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财会人员财务人员管理人员
发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经营者(2018年24期)2018-12-07 17:45:22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3:04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对高校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山西农经(2015年7期)2015-07-10 15:00:57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当代经济(2015年20期)2015-04-16 05:57:17
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研究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民营中小企业财会人员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
商业会计(2013年12期)2013-09-20 09:21:16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