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与薪酬激励机制探究

2020-11-26 13:23:41黄蓉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7期
关键词:薪酬事业单位制度

黄蓉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9)

社会的不断发展,也让人才在时代发展体系当中所具有的重要性越加明显,而怎样更好的留住人才,同时体现出人才本身的作用和效能,则变成了广大民众十分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市场经济的环境条件下,薪酬可以对人才起到良好的刺激与激励作用,所以事业单位就需要更加严格地进行薪酬管理,同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以此来确保社会服务系统能够更加安全有序的运行下去,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帮助。为此,文章首先对薪酬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做出分析,然后给出有效的制度改革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薪酬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事业单位的竞争能力

事业单位内部的人才流失情况越加严重,低薪酬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如今,事业单位一定要对薪酬激励所具有的关键性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满足工作人员合理的需求,进而增强实际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1]。近些年以来,事业单位也开始把绩效工资纳入到了整个薪酬管理体系当中,坚持“多做和多奖”的基本原则,将重点投入在关键性的岗位、一线员工以及员工们突出的业绩上。那么所有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创新性等等都必定会获得提升。并且,建立一套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还能够激发工作人员潜藏的能力,不断增强事业单位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有利于增强事业单位的凝聚力

事业单位本身的性质确实会影响一大批任务的完成程度。其不止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不断的努力,同时还要求各个部门与各个工作人员进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但是,某部分事业单位当中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还有一些单位甚至会出现打架或者是敲诈的行为,这确实对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效果的提高与服务能力的增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科学应用薪酬激励制度,让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良性竞争,就可以转换他们以往老旧的工作意识和工作思维,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创造能力,营造出更加活跃放松的氛围,只有如此才可以组建出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管理团队。

(三)有利于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所应用的薪酬制度和员工的职务、岗位以及工作时间等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普遍存在着资历现象。若是想更加科学的分配工资,就一定要遵守“效率第一、业绩从优以及薪酬充实”的基本原则。而工作人员如果想得到较多的薪酬,就需要将本单位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当作自己的工作导向,为整个单位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2]。这就支持工作人员不停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更加顺利的达成自我创新,主动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与技术技能,真正让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获得提升。

二、完善事业单位薪酬激励的有效对策

(一)制定健全的薪酬规划和管理制度

薪酬管理通常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薪酬体系的建立与薪酬工作的管理。事业单位应该按照相关的战略目标与工作人员的诸多需求,更加合理地对薪酬制度或者是分配制度进行确定与规划。并且,还需要加强动态方面的管理,时刻关注管理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第一时间调整好薪酬策略。在对薪酬管理制度进行制定与优化的时候,相关负责人员需要意识到劳动力的成本问题,其一就是价值平衡原则,对薪酬激励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考虑,掌握劳动力的具体成本,处理好薪酬激励和员工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其二,公平分配的原则,薪酬分配需要遵循着公开、公正与公平的原则,确保工作人员有着一定的知情权。其三,差异化原则,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着不一样的需求,所以就需要联系员工的不一样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薪酬管理策略。其四,灵活性原则。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事业单位应该结合整个市场的薪酬水平或者是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健全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同时在第一时间做好科学的调整[3]。

(二)建立多元化的薪酬结构和激励模式

事业单位内部的各大岗位通常是由管理、专业技术以及工作这三个内容构成的,他们确实承担着不一样的责任。而工作人员往往会受到个性特点、年龄以及发展情况等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导致其需求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性。所以,事业单位就需要遵循着不同人员、不同岗位的相关原则,建立起合理的薪酬结构与激励方式,不仅要意识到薪酬对工作人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还需要注重其激励作用的体现。因为受到我国有关制度与事业单位自身性质所带来的制约,就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的薪酬结构比较稳定,所以绩效薪酬问题就慢慢变成了体现激励薪酬性能的主要环节。一是主动进行引导,支持工作人员转换自己以往的思维,建立起“多工作、多奖励”的模式。二是有关职能部门需要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增强绩效薪酬的实际能力,尤其是要增加激励性绩效薪酬在整个薪酬结构当中占据的比重。三是利用调查问卷、交流沟通以及情感咨询等等办法开展密切的双向沟通,以此来知晓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实际需求,建立起更加有效的激励策略。

(三)设立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必然有赖于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其一是所有员工共同努力制定出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指标制定环节中,以此来让员工具备相应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彻底清除以权谋私或者是暗中操作的情况,并且,工作人员的上诉权还获得了有效的保障。只要员工对考核结果存在异议,就需要建立一条有针对性的申诉途径,回答员工提出的各种问题,更加有效的解决争议[4]。其二是对岗位职责进行深度的研究,将岗位职责一一落实到员工的身上,将定性和定量做好有效的结合,以此来更加合理的制定出相关的考核指标与评价体系。其三,事业单位各项任务的完成通常是将团队合作当作重要基础的,因此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就要防止出现注重个人绩效而完全无视团队绩效的情况,以此来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其四,建立合理考核结果应用与反馈机制。考核结果要被普遍运用在薪酬分配、职称评定、岗位晋升以及能力培训等诸多环节中,切实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在考核彻底结束以后,需要组织级别低或者是效率低的工作人员对之前的工作方式进行改善,如此就能够逐渐增强实际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

(四)实行全员的聘用制度

全员聘用制度不只能够确保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员调度更加灵活,并且还能够按照发展的需求来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于消除事业单位中日益明显的冗员情况有着十分大的帮助[5]。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大企业也开始将全员聘用制度应用在了人员管理中,更是变成了其有效的用人方式,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开展改革的环节中也应该转换以往的用人方式,这不只能够缓解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薪酬压力,并且还可以激发所有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确保工作有着良好的效果和质量,让他们更加注重整个事业单位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自己工作的提升,应用全员聘用制度,必定可以让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变得越加合理化与先进化。除此之外,还应当充分利用工作轮换的方式,在保持分工框架完全不会出现改变的基础上,让性质有着较大相似程度的工作得以进行变化,以此来消除工作单调所产生的无聊感。其次,在以往工作内容的前提下,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横向拓展有关的工作任务,真正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让任务体现出一定的自主性,进而增强实际的工作价值与反馈敏感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今时期,事业单位内部薪酬管理工作与薪酬激励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早已变成影响事业单位获得良好发展的主要因素,制定出健全完善的薪酬激励制度,就能够对事业单位所应用的人事管理制度开展有效的改革,提高其所具有的公益服务职能,只有如此才可以彻底消除事业单位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可知,事业单位在对薪酬管理制度或者是薪酬激励制度进行制定的时候,一定要紧跟社会不断发展的脚步,来对薪酬激励制度开展相应的调整,进而推动事业单位本身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薪酬事业单位制度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58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