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相涛
(莒县民政局,山东 日照 276599)
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发展与完善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较以前相比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人员流动越发频繁。为有效确保事业单位能够可持续、稳定的向社会人群进行服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应当全面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问题。人力资源规划可以按照事业单位自身发展方向相应定制出一套合理的开发方案,着眼于人才需求跟供给情况,达到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从而加快事业单位发展的步伐。
事业单位在展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时候,其自身管理理念对能否顺利开展管理工作、管理工作质量及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是否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直接影响着实际工作目标的实现。
首先,通过分析实际人力资源管理情况可知,管理观念较为落后、陈旧,与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明显不符。而观念老套势必会造成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的管理效果出现负面作用,导致事倍功半局面。由于相关工作人员没能及时融入与创新其管理观念,致使很多人才价值难以在具体岗位上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束缚,导致管理职能很容易出现重复和繁杂等现象,而这会直接阻碍到工作人员能力素养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只有从创新层面出发,才会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与水平。但在实际管理中若没能第一时间改变自身理念,之后各项管理工作的展开也会相应受到影响,这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高效开展是十分不利的,同时也会对工作目标的实现造成极大的阻碍。
在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会直接影响到管理最终效果。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除了要对员工绩效与奖赏等方面展开管理,更要注意对招聘人员进行相应管理。而能否顺利实施这些工作,都需要完备的考核体系做支撑,进而帮助事业单位加快实现其工作目标。但通过实际工作情况发现,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明显存在着体制隐患问题,所制定的相关制度体系没有与实际管理工作需求密切结合在一起,进而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此外这也会对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造成诸多影响。例如在绩效考核中没能对出色员工安排更适合其发展的岗位,导致员工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了员工对工作的热情与工作积极性。再比如,招聘过程中没能根据岗位需求将考核工作落实到位,导致员工工作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最开始事业单位在我国国民心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事业单位具备待遇好、福利高、工资合理等优势,很长时间内都是很多高校毕业生愿意选择的一项重要条件。但最近这几年事业单位形势较为严峻,各行各业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吸引了诸多人才,而事业单位却依然处于“原地”,难以满足当下人才提出的需求。此外事业单位原先的优点也变得越来越少,单位内人才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大部分都是因为现阶段事业单位的状态难以支撑更好的工作与生活,在岗位跟能力不匹配的情况下,就会有一些员工会选择从事业单位离开,并进入更好的企业中。同时事业单位十分重视员工自身工作经验,那些工作经验较少的应届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会遇到很多工作上的挫折和困难,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辞职。而且事业单位新员工与老员工相比,其薪资与待遇等方面也较低,这是事业单位难以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事业单位正处在发展环境较为开放化的条件下,无论是人才获取、培训还是使用等方面都不再受事业单位内部所约束,而是扩展到了开放化的市场与社会环境中。基于此,事业单位应当尽可能冲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束缚,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时代发展相符。
首先,加强人力资源产出。尽管从内容上看人力资源管理包含招聘、使用培养等多项工作,但查看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有效的真正标准却是人力资源产出,也就是看能否准时且有效地做好相关职能工作。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应当是以产出为主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确保人资管理跟事业单位发展相符合。其次,进一步确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开放性。在人力流动体制不断完备的基础上,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所处的内部与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做到员工价值都能得到发挥,事业单位应当进一步确定好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出的开放性理念。从内部层面来看,开放性就代表着事业单位要创建出一个内部人才流动体制,让所有员工都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从外部层面来说,开放性预示着事业单位要创建以市场调节为导向的人才流动体制,当内部人才向市场流入时,加快市场人才向内部流入的趋势,尽可能将更多社会优秀人才引入到事业单位的队伍中来,增强事业单位内部人才的综合实力。
为确保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做到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都能有“度”可依。
首先,应当与实际人资管理工作需求相结合,并制定一套相应的管理体制,确保该制度足够完善。比如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时,要全面跟实际人资管理工作需求相融合起来,确保绩效考核足够公平客观,并将最终考核结果视为员工晋升与奖赏的重要标准,确保薪酬管理公平公开。其次,进一步完善培训激励机制,对人才进行必要激励。在具体完善中,可以将自身管理目标与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相结合,做到有计划地对全体员工展开培训,从全局出发切实提高人力资源技能水准与专业知识水平,确保人资队伍专业素质过硬。
现阶段,事业单位应当注重提升自身效益。身为具备社会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应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全面提升自身单位就业需求,逐步提高新员工的就业与薪资待遇。对于那些高材生,尤其是本地生源,事业单位可以适当放宽其招聘门槛,鼓励与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进到事业单位中来,尽可能减少人才流失现象。此外,在把人员分配跟绩效考核融合到一起的基础上,事业单位应当全面分析每名员工自身的优势与特长,选出最适合他们的岗位,而不是通过职称、年龄等这些条件作为划分岗位的重要依据,要让新老员工都能在适合他们的岗位中闪闪发光。同时事业单位还要增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确保所有员工都能做到“与时俱进”,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模块,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关领导层与管理层应当高度重视起来,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功效能够得到全面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