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晓云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医用耗材指贯穿于医疗服务全过程的消耗频繁的配件产品,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物质基础。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涌现了众多品种齐全、功能强大的新型医用耗材,为临床服务提供了更多的新型、高科技的医用耗材,大大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因为医用耗材直接作用于人体,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其质量、安全性是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及医院关注的重点。这就需要医院管理人员顺应形势的发展,运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加强耗材的管理。从医院角度来看,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患者角度来看,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医患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X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由本部、东院、西院三部分组成,现开放床位5000张,年门诊最近达300万人次,出院患者超18万人次。作为本地区的医疗龙头医院,X医院致力于服务百姓健康,着力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为了加强医用耗材管理,规范医用耗材的准入、采购、存储、和使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医用耗材,医院设立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对医院医用耗材各项重要问题做出专门决定,是医用耗材管理的监督权力机构。由分管耗材的院领导任委员会主任委员,分管医疗、分管采购的院领导任副主任委员。委员会成员包括设备处、医务处、护理部、采购中心、财务处、医保办及相关临床科室专家等。由纪检部门人员担任委员会的监督员。委员会下设医用耗材(含高值)临床应用管理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成员主要包括临床医技科室正高职称的科主任、科副主任、护士长及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等,负责委员会安排的事务性工作。日常工作由医务处负责。委员会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和协助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医用设备管理处(以下简称设备处)为医院医用耗材的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医用耗材新品申请登记、采购计划审批、存货管理、配送、统计等管理工作。
医用耗材实施“零加成”,即单独收费的医用耗材:收费价=采购价;“医用耗材零加成”是国家实施新医改的关键一步,对深化医疗改革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社会、医院、患者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获益的主要是需要使用耗材的患者,如:骨科手术耗材、心脏手术耗材等,因为取消了耗材加成,减轻了老百姓看病的负担。对医院来说取消了耗材加成,医院减少了收入,导致了耗材管理部门由“利润中心”转变为“成本中心”,因此如何在提升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的同时,降低耗材管理的成本成为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医保医用耗材准入改革,由“非禁即入”到“准入使对用”;DRG支付改革:DRG支付改革由“多劳多得”向“优劳优得”转变。医保医用耗材管理制度改革,将会对医疗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国家医用耗材编码的全国最低价连动的网采平台阳光采购;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品种持续扩围;
医保基金监管管理条例实施,国家加强对医保基金合理使用的监督管理,医保医用耗材管理制度改革,将会对医疗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家卫建委严控高值医用耗材占比,并已公布第一批重点治理的18类耗材清单。此外,医院发展由原来的追求速度到现在的注重质量,以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耗材的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促进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
X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处将医用耗材按照低值耗材和高值分别管理。所谓高值医用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生产及使用必须严格控制、价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主要包括血管介入类、非血管介入类、骨科植入、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电生理类、起搏器类、体外循环及血液净化、眼科材料、口腔科等类别的植入、置入类高值医用耗材等类别。具体范围根据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医院的实际情况适时做出调整,重点是单个医用耗材价格超过2000元,以及单次手术操作使用同一品种医用耗材累计价格超过2000元的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是指除高值医用耗材以外的,用于医疗使用的消耗性医疗器械、材料,包括“消”字号消毒材料。对于低值医用耗材管理,因其品种繁多,价格和规格体系复杂,科室使用耗材数量大且频繁让低值耗材成为医院耗材管理的难点。具体问题如下。
医用耗材品种多、数量大、各种耗材的名称和规格不规范、代理商频繁更换授权等,这些事项需要人工进行核对和查验,对医院的耗材管理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虽然医院成立了耗材管理委员会,对进院的耗材进行审核和筛选,但是因为各个科室的情况特殊性,专家们碍于情面,不免会出现开绿灯的情况,个别申请科室还存在自行采购的情况。有的科室由于受利益的驱使,增加耗材的使用量,盲目扩大使用范围,既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病人的负担。
由于低值耗材是通过人工入到HIS系统,人工输入耗材的名称、规格、类别等,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差错。比如库房为了出库的方便将“一次性电凝刀头”库房入库的类别为“手术室专用”,财务的入库类别为“一次性卫生材料”,造成财务的HIS收费系统有可能造成错手或者漏收的可能。另外因为院内绩效管理是根据科室耗材支出的类别金额等扣除科室成本,库房入库的不规范会造成院内绩效考核系统无法准确计算科室的实际成本开支,影响了临床科室人员的收入。
库房领用等同于支出,临床科室从库房领用了多少耗材就作为当月的支出扣除了。但实际上,该耗材可能还未使用。尤其的医院进行绩效改革之后,各个科室的收入与各种医用耗材使用情况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医院必须要加强精细化管理。
医用高值耗材价格贵,并且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加强对高值耗材的管理,X医院于2015年底在医院的手术室和导管室开始对高值耗材进行条码化管理。通过和HIS系统对接,条码管理实现了高值耗材的“零库存”,同时减少了医院的资金占用,避免了差错并规范了医疗人员的行为。但是随着耗材管理的发展,条码化管理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比如打印条码的工作量大、条码的信息记录不完整、与供货商无法实现订单的电子化等问题。
SPD是指医院药品耗材等医疗物资的物流运送过程中集配送、库存、供给于一体的新型管理手段。供货商将货物送到SPD中心库扫描物资信息,把生成的条形码贴在耗材包装上,然后将货物送到各二级库房智能柜,在使用过程中,该耗材的信息、操作者的信息、使用时间、使用地点、患者信息等在扫码后就会更新记录,最大程度保障耗材管理的安全性,这种模式实现了耗材的动态管理与实时监控,有效地杜绝了耗材的流失。SPD模式下,医院与第三方SPD运营管理物流公司联合管理,为医院带来以下效果。
保证临床供应的同时,库存最优化。彻底改变“以领带销”的模式,加强了医院对耗材管理的控制。
采用先使用消耗后结算的模式,实现医院耗材“零库存”管理,大幅降低库存和财务压力,智能柜里的耗材在使用以前的所有权是物流公司,只有在扫码使用以后,医院才根据实际使用量和金额给供货商结算,减少了医院的资金占用,缓解了医院的财务压力。
尤其对一些不收费的低值医用耗材,杜绝了以往存在的“跑冒漏滴”的现象,节省了医院的开支,避免浪费。
改变了以往病区的护士对耗材的管理,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可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此外,降低了耗占比。以使用高值耗材较多的导管室为例,2019年导管室的耗占比为22.18%,引入“SPD”系统后,科室的耗占比降为18.7%。
SPD模式给医院带来的不仅是软件产品,还有服务理念。通过专业化的分工支持现代医院发展模式的转变,从“做大做强”扩张式发展转变为“做精做细”的集约式发展,支持医院医疗质量提升,能够在实现医院医用物资零资金占用的前提下,保障医疗物资安全有效的管理和使用;显著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现代医院先进的耗材管理模式,为使其发挥最大功效,需要领导和临床医护人员的理解和配合,借助SPD耗材管理系统,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