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立联络到完成登记注册历时仅2 个月零10天,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挪威)上海代表处(CEPI)于4月17日下午取得了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登记证书,标志着CEPI这个新型国际组织已正式落户中国。另一家老牌国际卫生科技组织——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美国)上海代表处(PATH)也于4月23日取得了上海代表处的代表机构登记证书。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世界持续蔓延的情形下,上述国际组织落户中国的消息无疑让无数与疫情斗争的业界同仁感到十分振奋。CEPI总部继资助香港大学疫苗研发后,首次向三叶草生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澳洲全资子公司,提供3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75万元)初始资金,用于开展“COVID-19 S-三聚体”新冠疫苗人体I期临床试验资助项目。
CEPI总部向其上海代表处的业务主管单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科委)在疫情期间的高效工作和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并称:“我们即将在中国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对于CEPI的成功至关重要。”
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The 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简称CEPI)是一个与全球流行病防范密切相关的国际联盟,旨在通过加速疫苗研发,大大减少生产针对新兴传染病的疫苗所需的时间,并确保这些疫苗能够及时部署,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的贫困人群里。该联盟于2017年1月19日由挪威、印度等国政府,以及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英国惠康基金会、世界经济论坛等非营利组织联合成立,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顶尖生物制药公司和疫苗研发科研机构有着广泛的合作,包括葛兰素史克、默克、强生、辉瑞、赛诺菲巴斯德以及其他生物技术创新组织。
CEPI目前针对COVID-19疫苗已投入约2920万美元,先后资助8个全球伙伴进行疫苗研究:Inovio公司(DNA疫苗)、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蛋白疫苗)、CureVac公司(mRNA疫苗)、Moderna公司(mRNA疫苗)、美国过敏与流行病研究所、Novavax公司、牛津大学及香港大学。CEPI还资助了巴斯德研究所、匹兹堡大学和Themis Bioscience公司组成的研究平台,专注疫苗开发。葛兰素史克也提供佐剂技术平台,支持CEPI研究方的疫苗开发。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国际非营利组织,PATH于1977年成立伊始就与中国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项目合作,致力于挽救生命和促进健康。作为全球健康创新的领导者,PATH的宗旨是利用科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对促进健康平等的热忱,动员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以创新推动发展,满足全球对公共卫生与健康的迫切需求,解决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挑战。
近十年来,在与中国各级卫生部门、科研院所、医药公司和基金会各方的合作下,PATH在疫苗、药物、诊断、医疗器具的产品研发和传染病防治领域实施了多个项目,其中在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下,用了8年的时间支持中国生物制品集团旗下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乙脑疫苗研发,成为首个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的中国疫苗,使其成为国际认可的抗击乙型脑炎的工具,保护了超过3亿儿童免受乙脑可能带来的终身残疾。PATH还帮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两价脊灰疫苗在2017年通过了世卫组织预认证,以及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两价HPV疫苗在2019年年底成为第一支国产HPV疫苗。PATH将继续支持HPV疫苗获得世卫组织预认证。
此次CEPI和PATH两家国际科技组织在沪设立代表处,离不开盖茨基金会的推荐和支持;疫情期间完成注册的“上海速度”,离不开上海市科技两委(上海科技党委、市科委)、上海市公安局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非管办)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时值春节假期,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主动联系了上海市科委,不仅对上海的疫情科技攻关给予了大力支持,分别资助了市科委推荐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紧急攻关项目,还介绍了CEPI和PATH两家优秀的国际组织及其在应对疫情、疫苗研发等方面的强大力量,希望能尽快推动与上海的合作,为控制疫情作贡献。上海市科委当即表达了欢迎,并愿意考虑作为CEPI上海代表处的业务主管单位。
本着鼓励“对华友好,于我有利”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沪设立代表处的原则,以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非管办的审核为依据,上海市科委和市公安非管办共同与两家国际组织接触并深入了解其成立背景、章程及运作机制等,积极推动代表处设立。
3月26日发布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声明”中提到:“我们承诺在自愿基础上,立即向世卫组织新冠肺炎团结应对基金、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提供资源。”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也在4月16日《求是》上撰文《以务实高效国际科技合作为全球抗疫提供有力支撑》,明确要求: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等国际组织和机构密切沟通,共享行之有效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诊疗手段,推动开展药物和疫苗的联合研发,分享防疫数据信息和防疫模式经验。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尽快促成CEPI落户上海的决心。
在3月31日正式收到CEPI提交的申请函后,上海市科委4月10日下午就给予了批复件。此时,CEPI登记注册材料大部分均已递交,但由于欧洲疫情大暴发,大使馆和公证处都处于关闭状态,一些关键材料面临无法办理公证、认证的困境。此外,CEPI提出,总部已拟定资助三叶草生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澳洲全资子公司350万美元,但因CEPI上海代表处尚未成立,无法立刻开展资助。
上海市科技两委领导得知此事后,详细了解个中复杂情况,基于“要支持加快疫苗研发,造福全人类”的考虑,要求尽全力推进此事。经与CEPI总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上海公安非管办等多方沟通协调,最终上海决定采取先办证后补材料的方式;在科技部的支持和我驻外使馆的努力下,非管办负责同志快马加鞭,最终于4月17日下午完成了CEPI所有登记注册审批手续。
在筹备CEPI上海代表处过程中,上海市科委按照中央关于“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的指示精神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做实与国际科技组织的联系,利用好国际优质资源”的要求,于3月25日联合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盖茨基金会、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等举办了“科技战疫”线上国际研讨会,邀请世卫组织、美、英、法等国际顶尖科学家与上海科研、医疗专家交流对话。会议向全球科学界发出了积极正面的“中国声音”,传递了科学防控的“上海经验”。与会嘉宾认为会议向公众传递合作信号、给全球抗疫带来希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在科技战“疫”方面的科研成果以及相关防控经验与方案得到了外方专家的高度认可。中外专家一致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合作、搭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共同抗击疫情,造福全人类。
疫情期间的“特事特办”体现了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也体现了对国际组织的重视。主动吸引更多的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和科技组织入驻上海,可增强上海集聚和配置全球创新要素和资源的能力,有助于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也是吸引国际顶尖人才来沪发展、贡献智慧的重要平台,有利于营造更加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氛围和环境,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进入2020年以来,上海市科委已先后实现了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和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等国际组织落户上海。目前正在推动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研究中心、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区域中心、圣彼得堡理工大学(科技中心)等国际科技机构落户工作。
今后,上海将管理与服务并重,进一步发挥好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等国际组织的国际优势资源作用,为营造适合国际顶尖人才科技创新的氛围搭建更多的桥梁与平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