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刍探

2020-11-26 07:40:35陆佳丽
成才之路 2020年30期
关键词:绘本家长幼儿

陆佳丽

(江苏省南通市竹行中心幼儿园,江苏 南通 226016)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早期阅读教育已经引起了大家的注重。研究发现,3 岁~8 岁是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幼儿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并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和水平的评估标准不应只是认识了多少个汉字,会背了多少首古诗,而是要看幼儿是否有了阅读的核心能力。本文基于早期阅读的意义和早期阅读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对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的有效途径进行论述。

一、早期阅读的意义

教师必须了解早期阅读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第一,早期阅读不是识字。早期阅读是为从口语过渡到书面语所做的初步阅读准备,除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外,还要让幼儿在阅读中找到乐趣,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早期阅读教育的目的。第二,早期阅读的兴趣培养关键是自主阅读。3 岁~8 岁时,幼儿的口头语言能力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对接触到的符号、声音和相关的意义都感兴趣,对世界充满好奇。教师要帮助幼儿发展基本自主阅读意识和技能。只有成为自主的阅读者,才能获得基本的阅读技能。这里说的自主阅读,不是让幼儿认识汉字,像小学生那样读整篇课文,而是要形成早期阅读经验: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丰富口语表达能力,对书面语言符号产生学习的初步想法,让幼儿对书面语言符号敏感并形成对词语的认识。

二、早期阅读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早期阅读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是口头语言能力,还有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培养听的能力,而且能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欣赏、理解和表达自己。幼儿智力发展包括理解力、判断力、概括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而早期阅读活动可以极大地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第一,理解力发展。由于幼儿不具备阅读书面材料的条件,因此早期阅读大多是通过绘本故事进行的。绘本故事中情节与情节之间、画面与画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幼儿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画面中故事的意义,甚至思考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第二,判断力发展。在早期阅读的文学作品中,幼儿可以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进入不同的场景。幼儿阅读后,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借助语言分析和综合客观事物的特征或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对事物产生积极或消极的理解,从而形成初步的判断。第三,概括力发展。概括力是思维的核心,是根据抽象事物的共性和本质特征或联系,将同类事物联系起来的过程。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用概括性极强的语言来反映故事情节中各种人物的想法,而这种语言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有极大的作用。第四,想象力发展。有很多早期阅读作品都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可通过早期阅读让幼儿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处理、改造,重新排列形成新形象。

三、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的有效途径

幼儿的阅读行为跟阅读的兴趣密切相关,因此在早期阅读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幼儿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通过多种阅读活动调动幼儿的阅读积极性。

1.激发幼儿早期阅读兴趣

第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在阅读区投放与幼儿平时生活相关的绘本,并提供相关的服装、道具等,让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游戏。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幼儿阅读兴趣会越来越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二,设置问题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在幼儿阅读绘本时,教师不要干预,而要做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使幼儿对阅读材料产生兴趣,可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果这事发生在你身上,你准备怎么办呢?”这样,可以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绘本故事中的情节讲述给同伴听,使幼儿从中获得阅读分享的快乐。第三,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在幼儿早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俯下身来仔细倾听,善于倾听,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及表扬。这样,能提高幼儿在早期阅读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

2.家长和孩子共读绘本

第一,让孩子观察绘本,提高孩子观察能力。家长可以用手指随着故事情节在图片上移动,并随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通过观察回答。对故事以外的内容多提问,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第二,经常给孩子读绘本故事,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家长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给孩子读故事,在读故事时语调和节奏要具有感染力,不一定完全按照书中所表述的文字进行讲解,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拟声词或形容词,开发孩子的听力。第三,重要环节适时暂停,启发孩子思考。当孩子不理解故事的情节时,家长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可以让孩子充分想象,再告诉他们故事的结局。这样,经过多次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就能得到较好培养。第四,亲子交流,提高孩子辨别分析能力。讲述完一段故事或者故事结束后,家长应该跟孩子及时探讨。交流形式以孩子说为主,家长仔细倾听,指导孩子根据故事的主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让孩子正确评价故事中的人物,逐步提高他们的辨别分析能力。第五,鼓励第一,营造快乐阅读的氛围。对于孩子的进步,家长应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如点头、抚摸、拥抱等。这些举动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同时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使阅读成为孩子喜爱的活动,最终达到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

总之,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家庭、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因此家长应和孩子共读绘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为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绘本家长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绘本
绘本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绘本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