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 张艳秋
有专家表示,语文教学是将写挤进课堂。而这一个“挤”字就很好地揭示出了当今课堂“单边式”的教学现状,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教学之中,教师很害怕漏讲,学生会说、会读,就好似完成了语文学习,落实了教学目标。但这种方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很难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自己的阅读水平以及写作能力。而小练笔的出现开始打破了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一次次的小练笔中逐步培养写作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下面将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小练笔的有效性进行探索。
所谓小练笔,顾名思义,即短小的动手练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若将小练笔运用到课堂之中,不仅改变了以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还帮助学生打开了“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兼具”的局面。小练笔的形式虽小,但是如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就可以帮助学生开辟新的写作天地,从而成为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从学生写作现状来看,作文内容大都是一些套话,因为他们经常做练习,老师又对他们没有特别要求。要么是“他有一双大大的眼睛”,要么就是“长大了,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而教师在批改过程中更是没有什么标准可言,也不会对他们作出太多的评价。
在学生提交上来的作文当中,不难发现句子中随处可见错别字与语法问题。但这种形式的练笔老师往往是不进行检查,也不当堂反馈,学生错误未能得到及时纠正,更别说反馈,久而久之,就使得学生养成了许多小毛病。
这种练笔往往只注重形式而轻视实质,从而成为新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摆设,不但不易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是浪费了课堂时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去接触文本,并且让学生学会揣摩语言与感知文本,而对于那些结尾具有深刻含义、易于留下想象空间的文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去剖析结尾、填补留白、揣测未来,从而创造出与文本相关的故事情节。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悟文本内涵,让学生在想象力的训练中实现语文这门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例如,在《穷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两个孤儿的命运对此展开续写。这样的练笔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减轻束缚,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表达空间。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模仿能力,而在写作之中,仿写往往是最主要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搭建在阅读和独立写作过程之间的一座桥梁。在教学之中,教师发现一些精彩的片段或者文章,应当及时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对文本精彩之处进行模仿与学习。仿写既可针对某个片段,也可针对整篇文章。例如,在《桂林山水》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之中,有关于山奇水秀的描写,不仅语言生动优美,对于景物的描写更是富有特色。对此,教师就可让学生从写作手法以及写作风格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习如何将借景抒情这种写法运用到仿写之中,让学生在景物描写的过程中明白写景并不只是简单地对景物的一些特点进行描写,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情感。
随着学生年龄段的增加,阅读目标也在不断提高,文体也逐步呈现多样化,如说明文、诗歌、科普文等。而文体不同,其写作特点也是不同的。对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去尝试各种文体之间的相互转化与改写,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文体写作特色,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乐趣。例如,将《牧童》这首诗改写为抒情文,将隐藏在诗句中的情境与意蕴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又如可以将一些说明性的文章改写为童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说明文也是一种有魅力的文体。此外,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但是也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对此,在学生学习完某一篇课文之后,他们往往有太多的话想要与文本直接对话。所以,在教学一些主题比较鲜明的文章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写好读后感,以此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读后感的书写过程中,也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从而达到小练笔应有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课堂小练笔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在不断地阅读与教学中积累与感悟,在仿写与模仿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提升小练笔的有效性,就需要充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安排,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让小练笔真正发挥其效用,从而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