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2020-11-26 03:35:58朱上安惠州市隆生房地产有限公司广东惠州516000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4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朱上安(惠州市隆生房地产有限公司 广东 惠州 516000)

0 引言

在新时期,建筑工程事业不仅规模逐渐扩大,而且建设难度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急需面临改革,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增强国内建筑工程事业发展动力,促进建筑工程事业长期稳定发展。

1 建筑工程施工特点

随着中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推进不断深入,建筑工程项目数量持续增加,并且为了满足公众需求,现代建筑工程逐渐倾向大型化、高层化发展,所需要采取的施工工艺、技术、设备众多,所以管理工作相对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当中,由于施工环节不确定因素较多,包括施工期间为了赶超工期或是外界因素干扰而对材料和设备的变更,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都会对工程进度和质量造成一定干扰,所以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当中,就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以及应急意识,对工程进行更加全面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才能为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工程管理工作还需要做好各级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确保阶段性工程能够完美衔接,避免合同利益纠纷或成本预算过高等问题发生。

2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2.1 忽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企业所面临的不仅在于国内行业对手的挑战,更加包括有国际化建设单位的跨区域竞争,所以大型企业必须不断扩大规模,增强自身工作实力,才能进行有效应对,而中小型企业同样需要掌握时局,尽快在市场当中占据领土,才能避免被兼并的结果,一些工程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将工作重心盲目倾向于缩短工期、提高设备与技术的投入力度,反而忽视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直接造成施工现场混乱,各阶段工程衔接不畅,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现场施工期间漏洞和事故频发,不仅影响工程的竣工验收,更加会产生大量资源浪费情况,造成企业实际收入与预期相差甚远,发展动力持续下降。

2.2 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先决条件,也是充分发挥管理工作价值的前提保障,而就目前多数企业现状而言,由于自身意识不足,导致管理制度的制定当中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等问题较为普遍,首先则体现于工程施工期间,管理人员工作力度不足,缺乏相对应的施工评判标准和奖惩机制,导致工作开展迟迟无法深入。其次,建筑工程事业作为能源消耗以及污染排放的大户,在当前社会所提倡的低碳环保理念下,势必需要不断进行改良,才能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活力,而由于管理制度相对存在片面性,导致管理工作开展滞后,污染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2.3 工作人员素质不足

工作人员作为工程管理工作的主体力量,其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工作质量,而就工程企业现状而言,管理工作团队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管理工作开展缺乏标准性和规范性,造成管理工作职能缺失的问题普遍,企业在进行管理人员选聘期间,由于自身意识不足,导致考核工作浅薄,管理人员在上岗前未经过系统性的培训,企业指派内部员工兼职进行管理工作,导致管理工作力度不足,难以应付工程突发状况。

3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提高管理部门地位

建筑工程企业应当提高管理部门地位,激发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有效改善现状,提高管理工作水平。企业管理层应当对行业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市场进行调研,从中发现建筑工程开展期间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促进工程建设水平与管理水平共同进步,在内部日常工作开展当中,应当积极提高管理人员意识,并对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职能划分,以便于增强管理人员工作动力。

3.2 加强管理团队建设

在管理人员的选聘当中,建筑工程企业应当提高门槛,对人才进行综合考核,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更加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而对于内部管理团队,则应当在日常工作当中加强培训,结合现代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发展状况,帮助管理人员深入了解管理工作内涵和工作方式,以便于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培训当中,为了确保所有管理人员能够切实得到提高,还应当建设奖惩机制和考核机制,全面增强管理团队综合水平。具体来看,企业可以与高校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自身对于行业标准的解读以及工作方面的需求,对高校培养人才提供指导方向,便于高校教育工作更加精确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进而能够为企业输送高质量复合型人才,而高校在合作当中,通过教学方向的确立,则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就业率,以便于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为招生工作提供便利条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双方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在培训工作开展当中,企业则可以邀请行业内部工作精英以及专业学者,在企业内部开展讲座,对管理团队进行有效指导,打造具有高水平的工作团队,为工程质量、安全和效益提供保障。

3.3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作为工作开展的依据,在管理制度当中,应当为管理人员提供施工现场的评判标准,而管理人员结合制度当中的条例,对施工期间的环境、秩序、操作等因素进行把控。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应当对施工期间的工作人员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提高工作人员施工期间对于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程度,并且结合现代法律法规,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意识。在健全的管理制度当中,应当对不同的管理环节进行细化,以此为依据,管理人员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的监管,避免浪费情况发生,并且通过管理制度当中所体现的环保意识,对施工期间的噪音、粉尘等污染形式进行监督,促进施工环节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4 结语

施工管理工作贯穿于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环节整体,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工作开展当中,除却需要健全管理体系外,还应当保持创新意识,通过对行业发展的解读,不断丰富管理工作内涵,为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管理工作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10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