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县城中小学 朱明达
随着语文教育的推进,小学阶段的语文作文教育不仅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语文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小学阶段的语文作文教育,帮助学生在根本上培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在这一时代发展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就对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对于以往的语文知识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小学语文作文教育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语文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所提出的客观需求,从而在根本上实现教育的进步。由此,本文结合以往的小学语文作文教育经验,探究在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方式,希望能够对未来的语文作文教育的开展做出帮助。
对于小学语文课本来说,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大都是多方专家综合比对后选择的结果,所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大都具备比较强烈的目的性和代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着眼于小学语文教材,以教材中的内容为核心素养下语文教育的着力点,结合教材内容的需求为学生系统拓展语文知识面,在根本上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育的发展目标。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课文《丁香结》的讲解过程中,根据以往的教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丁香结》这一文章属于标准的以景抒情类的文章,由此,在实际的教育环节,教师就可以抓住文中作者对于丁香细腻的描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丁香称之为丁香结呢?”之后学生梳理对于这类型写景文章的学习思路。比如,在课文中,“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这一句为全文的引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去阅读后续的文章,在总起文章过后,课文再次针对城里街旁丁香的“小家碧玉”等引人入胜的特征分别进行描述,让学生通过作者对于身边丁香花的描述,切实感受到日常生活中那醉人的“丁香结”。纵观小学阶段的大部分写景文章,可以认为其很大一部分都与《丁香结》的写作模式相类似,在实际的课程中,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进行这一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描写过程中所应用的多角度的写作方法,并在系统的学习后要求学生仿照课本中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精髓所在,辅助学生养成系统的语文学习思路,进而实现基于核心素养层面的语文教育目标。
在小学语文作文学习过程中,课本是教学的主要参照,课本内容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点。但是对于语文学科来说,由于语文作文知识内容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因此只是单纯地掌握课本知识内容,而没有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考试内容也基本都集中在课本知识点之上,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时候,也将绝大部分教学精力集中在了课本知识内容之上,而对于课本之外的语文知识内容则很少涉及。也就是说,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在教学内容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单一性,这种单一性不仅表现在知识内容上,还表现在知识结构之上。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形式之下,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仅仅局限在课本内容之上,这显然是不够的,教师需要加强引导,提升学生的作文表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全新的媒体技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丰富和提升。而对于教师来说,对于作文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资源都是相同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利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学内容都是比较单一的,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提升和“让学引思”理念应用效果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让学引思”理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在丰富语文作文教学内容方面多下功夫。也就是说,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将重点聚焦在课本知识点讲解之上,应该在学生了解基本的课堂内容之后,围绕课本知识内容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扩展,使课外知识内容与课本知识内容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组成一个有机的教学部分,帮助学生实现系统性的提升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探索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升综合教育效果,适应当前作文教育改革需求。在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构建现代作文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作文综合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