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体育核心素养 优化小学体育教学
——以“持轻物掷远”一课为例

2020-11-26 00:07胡涛波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5期
关键词:素养小学生体育

胡涛波,黄 姚

(1. 浙江省余姚市老方桥小学,浙江 宁波 315400;2. 浙江省宁波市洞桥镇中心小学,浙江 宁波 315000)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持轻物掷远”是小学二年级的体育课程内容,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教师通过示范教学的形式,首先让学生掌握“持轻物掷远”的动作要领,然后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提升动作技术的熟练度。这样的授课模式虽然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却忽略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在体育核心素养要求下,教师不仅要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能力,更要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小学生的体育习惯,全面提升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体育健康的全面发展。

1 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体育课程单一、无趣

如今的小学体育课堂内容较为单一、无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体育课时量少,没有过多的时间投入体育运动训练;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小学生喜欢玩耍,在体育课上最想要的便是自由活动,可以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思想导致小学的每一堂体育课在热身完成后便是自由活动,在课程结束后再统一集合,每一堂课都是如此,让体育课程变得单一、无趣,学生不再期待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只将体育课程作为一门放松的课程。体育课程的单一、无趣,导致了体育教学中没有有效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素养,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程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体育课能玩游戏而已。当教师要求小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许多小学生就失去了上课的动力。

1.2 忽略学生的独特个性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性差异,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重视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时采用统一化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虽然能够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忽略了另一部分学生学不够或者学不会的情况。虽然也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但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1.3 学生学习方式被动

在目前小学体育课堂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普遍被动,这是由于在以往的教育环境下,一直没有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导致小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越发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但目前小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较差的问题仍然严重。对此,教师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策略,给小学生带来更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从而积极锻炼小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任何时候都不晚,只要意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并积极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相信能促进小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1.4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教师的教学评价是影响学生前进的动力之一。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但是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终结性评价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也就是在期末的时候进行统一的体育测试,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基础不同,一学期的学习进步情况也不相同,他们希望教师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并给予鼓励,才有更好的动力坚持训练,而教师采用统一的体测很难看到学生的进步。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多角度对小学生进行评价,让小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肯定与鼓励,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体育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2.1 组织游戏,走进趣味体育课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主动融入体育课堂,除了在课堂上进体育锻炼外,在生活中也能够主动锻炼,形成体育意识。特别是在“阳光体育”理念下的今天,教师更要引导小学生主动锻炼,给予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信心。例如,在体育课的热身活动部分,教师可组织“喊数抱团”游戏。通过游戏的导入,让小学生享受游戏的快乐,让小学生在良性的竞争中体会体育精神,愿意为了胜利而认真努力。

2.2 精准指导,引领小学生掌握技能

在经过趣味的热身运动后,小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兴趣,迫切地想要知道今天要学习的体育知识。对此,教师就可以带领小学生学习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在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时,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精准指导的方式,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在教学“持轻物掷远”一课时,有的小学生只会抓住物品挥手抛,而有的小学生懂得借助身体的拧转投掷。小学生对投掷动作的掌握程度不一样,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精准教学。例如,为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回忆生活中看到过的投掷手榴弹,小学生马上就会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产生初步印象,了解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初步感知动作要领。然后教师可发挥骨干学生的作用,让模仿最像的小学生分享自己的模仿要领,通过小学生自己的分享使其他的小学生感同身受,加深对动作的印象。

2.3 合作活动,激发小学生主动意识

在学习了“持轻物掷远”的动作技巧后,每一位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课的游戏环节,期待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同时,新课标中要求提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在学习了投掷技巧后,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合作游戏,在合作中提升团队的默契程度,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炸碉堡”游戏。通过组织合作游戏的方式,小学生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每一个小组都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当小组成员中出现投不准或者投不远的情况时,就会有其他的成员进行指导帮助。小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完成目标,小学生的主动意识也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得到充分激发。

2.4 多元评价,提高小学生体育素养

除了分层化的体育教学指导以外,教师还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对小学生的经验进行巩固,让小学生更加全面地消化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在体育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课堂除了教师点评以外,还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方式,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进行评价前,可以先让小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和相互评价,最后教师再进行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充分地锻炼与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在合作活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先组织小学生自评,让小学生说说自己的不足。最初小学生在说的时候可能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从自己的动作、投掷的动作及投掷的时机等方面展开分析,看看自己存在的问题,让小学生学会自评。接下来教师组织小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让小学生评价同学的优点,通过同学说出的优点,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更多的自豪感,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也能够使班集体更加凝聚。例如,有一名小学生对自己的同学是这么评价的:“小红是一个认真学习的人,她在一开始的时候,一点都不知道如何投掷,然后就主动地问我,我就教了她,她现在能够扔得很远了。”最后,教师通过2 个部分对小学生进行评价:第一部分是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如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到小组活动合作当中、是否认真学习体育知识等;第二部分是教师对小组进行评价打分,通过对合作效率高、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与奖励,刺激每一个小组都努力地表现自己。

3 结 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游戏、精准指导、合作活动、多元评价等方式,让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认真努力地学习体育技能,全面提升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素养小学生体育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们的“体育梦”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