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伟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北京 100061)
开展青少年体育宣传,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宣传。《中国大百科全书》把“宣传”定义为:“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从这个定义可以分析,“运用各种符号”,表示宣传的方式;“传播一定的观念”,表示宣传的内容;“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其中“人们”表示宣传的受众,“影响思想和行为”表示宣传的效果。通过对宣传定义的分析,笔者认为,开展宣传,要弄清楚4 个问题,即宣传受众、宣传内容、宣传方式和宣传效果。青少年体育宣传,同样如此,需要从上述4 个方面精准发力,切实发挥好服务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作用。
明确宣传受众,就是要解决向谁宣传的问题,宣传肯定是要有的放矢,而不是无的放矢。青少年体育宣传受众,是与青少年体育有高度密切相关的群体,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包括青少年体育管理者、青少年体育一线从业者、广大青少年和青少年家长4 类,这4 类群体也是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点涵盖群体。找出了青少年体育的宣传受众,就解决了向谁宣传的问题。
青少年体育管理者是指各级各类体育行政部门和所属的事业单位中从事管理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人员,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所属的事业单位中从事管理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人员,各级各类体校和普通中小学从事管理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人员。以上人员既包括领导干部,也包括一般干部,他们掌握一定的权力和资源,对青少年体育具有直接的影响,处于领导、组织、指挥的地位。
青少年体育一线从业者是指各级各类体校教练,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青少年体育组织人员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指导人员。他们和广大青少年发生工作上的直接接触,处于训练、教学、指导的一线。
有了青少年这个群体,才能有这个群体的体育工作内容,才能有青少年体育,否则,一切都不存在。青少年体育,离不开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广大青少年才是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体力量。他们是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最终对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宣传受众。被忽略的原因在于,他们处在未成年的阶段,处在学习的阶段,在一般性的思维中,工作上的宣传和他们似乎搭不上关系。
青少年家长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数量比青少年都要多。家庭成员一般包括父母和孩子,以每家每户计算,考虑到计划生育,如果一家有2 个孩子,则孩子数量和父母数量相同,如果一家有1 个孩子,则父母数量比孩子还多1人。总体上,父母数量是多于孩子的。可见,青少年家长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数量确实多于青少年,这同样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宣传受众。被忽略的原因在于:在一般性的思维中,工作上的宣传似乎和他们同样搭不上关系。但是,这个群体决不可忽视,因为他们和青少年生活在一起,作为长辈,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
开展宣传,重在有的放矢,不可粗枝大叶、含糊笼统,要有针对性。笔者认为,青少年体育的宣传内容,取决于青少年体育的宣传受众,针对不同的受众,应该传播不同的内容。当然,只要是青少年体育的内容,不同的受众,其实都是可以向其传播的。但是,从直接有利于影响其思想和行为的角度考虑,以下只探讨与其直接相关的重点内容。
青少年体育管理者对青少年体育具有直接的影响,处于领导、组织、指挥的地位。鉴于这种特点,应该多向其宣传以下内容:党和政府发展青少年体育的战略、规划、政策等,使其了解并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上级部门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动态,使其及时了解最新资讯,作为工作的参考;国内外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使其学习借鉴,做到取长补短;当前青少年体育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使其对照查找问题,调整工作策略。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还要多向其宣传青少年体育改革发展、依法治理的理念,促使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青少年体育改革发展,不断提高其治理能力。
青少年体育一线从业者和广大青少年直接接触,处于训练、教学、指导的一线。鉴于这种特点,应该多向其宣传以下内容:青少年教学训练的先进理念、先进方法;青少年不同发育时期的身心特点;与青少年的沟通方式技巧;等等。总之,紧密结合教学、训练的业务开展宣传,宣传一些能够促进一线从业者提高业务能力的内容。
这是最需要研究的内容,也是宣传的重点内容。前面已经讲到了,青少年体育离不开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广大青少年才是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体力量,他们是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最终对象。这就需要广泛动员青少年,使他们积极投身到体育中来,推动青少年体育的蓬勃发展。因此,宣传的内容应围绕着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的热情、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来进行。应多向广大青少年宣传以下内容: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高、体重、心理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使其了解体育运动对自己的积极作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的帮助,使其在学习的同时不忘运动;体育运动项目的文化,使其了解运动项目的内涵底蕴,发自内心地喜欢上某项运动;通过运动成长、成才的青少年学生的先进、典型事例教育,使其激起学习、模仿的兴趣等。
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最关心孩子的成才,对他们的宣传内容,应聚焦于体育运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例如,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高、体重、心理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体育运动对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提高的帮助,以及对青少年的宣传内容有高度重合的部分,主要通过科普的形式来宣传。鉴于家长和青少年生活在一起,作为青少年的长辈,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其思想和行为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这一特点,对家长的宣传成功了,则获得了家长这一最广泛群体的积极支持,青少年体育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宣传方式涉及宣传媒介,就是运用什么样的媒介予以宣传。宣传媒介包括广播、报纸、微博、微信公众号、影视、杂志、书籍等。在这些媒介中,广播、报纸、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由于信息产生周期快,因此传播信息速度快,对受众的影响也快,可以很快影响到受众对事情的看法;影视、书籍等媒介,由于信息产生周期慢,因此传播信息速度慢,但是也有优势,就是容易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影响其价值和文化观念。开展青少年体育宣传,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宣传媒介,做到综合发力。这里重点探讨2 种媒介:一种是微信公众号,另一种是影视。
这里说的微信公众号,就是官方的微信公众平台,由相关部门定期发布信息。前面已经讲到了,广大青少年才是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体力量,同时青少年家长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数量比青少年都要多。这里详细探讨使用微信公众号向广大青少年和青少年家长2 类群体的宣传。使用微信公众号对其宣传,比较简便易行,效果也比较明显。例如,某地在周末或节假日举办一场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一般情况下,很多家长也会陪青少年来参加,在现场的宣传板上可推介相应的微信公众号,鼓励青少年和家长扫码关注,也可以分别设置针对青少年和家长的、不同的2 类微信公众号。相关部门在微信公众号上定期发布信息,主要是以上讲的对广大青少年的宣传内容和对青少年家长的宣传内容。青少年和家长就会经常看到信息,也会转发,从而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时间久了,这两大受众群体就掌握住了。
首先讲一部1982 年上映的电影《少林寺》的故事。当时《少林寺》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掀起一股新风格武术电影热潮,使李连杰一举成为国际级影星,并在中国掀起了武术热。《少林寺》在香港上映期间盛况空前,报刊每天登载有关影片的消息、花絮,少林寺的轶闻,演员的轶事等。李连杰、于承惠等5 位主要演员赴港参加首映式活动,到处受到欢迎。从这个故事可见当时《少林寺》的轰动效应。当时在中国掀起了武术热,在参与武术热的人群中,当然也包括青少年。可见,一部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对青少年等人群的影响是巨大的。前面已经讲过,影视等媒介,容易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影响其价值和文化观念。当前,需要上映高质量的、引起轰动效应的体育影视,以激发起青少年开展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对于宣传效果,笔者认为,有2 个衡量标准:一看宣传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二看对受众心里和行为的影响程度。
宣传的真谛在于不止一次地说教,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要长期宣传、反复宣传、变着花样宣传、与时俱进宣传。因此,在一定的时期内,宣传信息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使受众长期接触到相同的信息、类似的信息、不同的信息,这样才能逐渐印象深刻。发布的信息,要有质量,既摆事实,又讲道理,采用文、图、视频等并茂的形式,使受众看后印象深刻。数量多、质量高的信息,时间久了,可使受众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经过一定时期的宣传,是否对受众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实质上的影响,决定着宣传的最终效果。例如,对青少年体育管理者来说,及时掌握了党和政府发展青少年体育的战略、规划、政策,上级部门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动态,国内外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意识到了青少年体育存在的不足和短板,由此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思想上就更加重视了,治理能力也提高了,辖区内青少年体育较之以往也更蓬勃发展了。例如,对青少年体育一线从业者来说,掌握了青少年教学、训练的先进理念、先进方法并运用到教学、训练的实践中,执教水平提高了,其执教的青少年的运动成绩也就提高了。这样的话,可以说是经过一定时期的宣传,对受众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实质上的积极影响,宣传的效果就达到了。
青少年体育十分重要,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青少年体育,任重道远。青少年体育宣传,担负着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优化发展环境、促进青少年体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任务,同样任重道远,需要引起更大的重视,认真研究,下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