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推广运用研究

2020-11-25 09:41艾尼瓦尔·艾买提
西部论丛 2020年4期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封山育林退耕还林

艾尼瓦尔·艾买提

摘 要:本文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壮苗培育、封山育林、水土巩化技术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对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引 言

2002年,我国推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获得了极大进展,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退耕还林工作中,营造林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对于提高林木成活率、保障林木良好生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营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巩固和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成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壮苗培育技术

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树苗的培育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通过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保证树苗的良好质量,使树苗具有较高的成活率、抗病能力以及生长水平对于造林营林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前在退耕还林营造林技术中对于树苗的栽培主要是通过苗圃选种栽培,然后再进行移栽造林。其壮苗培育的具体技术包括:

(1)苗木选种。根据当地气候、气温、地势、土壤、水文等情况以及退耕还林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栽培,保证苗木的成活率,确定树林种类,保证其良好的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如果以采购作为获取苗木种子的主要渠道,则需要保证种子具有相应的资质和检验证书;如果进行种子的采集,对于苗木种子的母树也要进行严格选择,选择树龄足够、生长环境良好、枝干粗壮、没有病虫害、长势良好的母树在适当的时间进行种子的采集,注意采集过程中不要损伤种子。。

(2)苗圃选址。苗圃的建设需要根据树种特点选择适宜苗木生长的区域,以土质肥沃深厚、灌溉方便、排水性好,且地势平缓、光照充足的区域为宜,并对苗圃土地进行深耕细整,保证地面平整,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根据苗木种类施加基肥,对保证种子的出芽率以及苗木的良好生长。同时还要尽量使苗圃距离造林地点较近,从而减少苗木移栽时的运输成本以及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

(3)种子处理。在进行苗木种子的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包括对种子进行筛选、消毒、催芽、检验检疫等环节,保证种子的发芽率良好。种子根据大小粒或千粒重进行发芽率分级,发芽迟缓、休眠期较长的种子可使用层积、水侵、淋种等方式进行催芽。播种前进行消毒拌种。

(4)种植管理。苗木播种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以一定间距条播或撒种均可。播种完成后压实土壤并定期浇水、施肥,撒一层黄心土并覆盖3~5cm稻草,避免鸟害对种子生长造成影响。及时排出苗床内积水,阴雨天进行疏松土壤。苗木发芽出土后根据“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做好田间除草,做好间苗、定苗、补植、遮荫、灌溉、排涝、防霜冻、防治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2.大力推广封山育林技术

封山育林是退耕还林中常用的一种营造林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利用森林自身的更新能力来恢复森林植被,主要是在育林区域内进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可能会造成森林破坏的人为活动,常见的封山措施有“全封”、“半封”、“轮封”。该技术具有“成本低、用工少、见效快、效益高”等优势。

退耕还林工作中封山育林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具有一定地势起伏的区域作为种植基地,在退耕还林苗木移栽时保证苗木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按照相关标准安排植被的稀疏程度。

(2)在苗木移栽后进行封山。对于远山、高山、水库、河流上游或者风沙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全封的方式,对所有可能会影响苗木生长的活动进行禁止,包括:放牧、砍伐、割草等。封山时间根据林木种类确定,短则3~5年,长则8~10年。对于薪炭林和封育用材林可以采取半封方式,主要在林木生長旺盛的季节进行封山育林,其他季节可以适当进行不影响林木生长的人为活动。对于薪炭林还可以采取轮封的方式,对林木进行区域划分,以2~5年为周期对不同的林分进行轮封轮开,从而平衡林木生长需求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3.大力推广水土巩化技术

水土的巩固保持是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水土的保持能够使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有效提升,对于营造林工作的开展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除了通过退耕还林进行水土巩化以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技术促进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

例如,保水剂在水土巩固保持中得到应用有着较好的效果。保水剂是通过利用高分子电解质对离子的排斥作用,分子扩展后形成膨胀的网状结构,水分子进入网状结构后便会被储存下来,同时黏结土壤微粒提高土壤的抗侵蚀性能,达到保持水土的效果。我国常用的保水剂有淀粉、丙烯酸混合型、水解聚丙烯、纤维素接枝聚丙烯等。保水剂能够吸收高于自身质百倍甚至千倍的水分,提高土壤吸水、渗水能力,同时可以将吸收的水分的85~95%缓慢释放供林木生长使用。此外,保水剂还可以减少肥料的流失,通过表面分子吸附、交换将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包裹起来,保持土壤肥力。保水剂的种类选择以及使用量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的盐分、pH值、温度、湿度、微生物状况、林区干旱情况以及保水剂的耐盐性、稳定性、持水性等较多因素。使用方法有直接混合法、复配混合法,通过翻施、层施、穴施等方法施加在土壤内部。保水剂的使用应当注意规范性,不合理的使用反而可能会导致板结或者林木死亡。

此外,在水土巩化技术中还要结合生态保护、禁止乱砍滥伐、加强监管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4.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成效

哈密市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少雨,晴天多,春季多风、冷暖多变,夏季酷热、蒸发强,秋季晴朗、降温迅速,冬季寒冷、低空气层稳定。日照充足,为全国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自本市实施退耕还林工作以来,不断的加强对营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综合运用壮苗培育、封山育林、水土巩固等技术措施,获得了良好的成果,全市森林覆盖率显著增加,退耕还林下营造林面积占比增加;森林资源管理情况良好,凭证采伐率100%,封山育林工作顺利实施,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结 语

综上所述,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推广应用营造林技术对于保证工程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国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玉善. 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推广应用[J]. 科技与企业, 2015(5):111-111.

[2] 薛鹏. 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推广应用分析[J]. 探索科学, 2016, (12):156-156.

猜你喜欢
营造林技术封山育林退耕还林
封山育林在森林资源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浅论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关于林业营造林技术的应用研究
封山育林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马尾松营造林技术措施分析
基于桉树的营造林技术及效益的研究
优质高效营造林技术及应用实践解读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