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惠
摘 要:从整体上看当今中国绘本阅读在小学课堂中的教学还略显生涩,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教学过程只重视文字,轻视图画忽视孩子的阅读兴趣;重视教学结论的灌输轻视学生阅读感受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秉着图文结合、启发性、循序渐进、可接受性等原则,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以培养儿童绘本阅读的兴趣,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低年级;现状;原则;策略
引 言
绘本的画面精美、语言精炼、内容丰富,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图多字少的形式很受儿童的青睐。我在大量查阅了中外绘本研究的基础上,写了“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题目。针对现在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的现状,结合一定的绘本阅读基本原则,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进行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绘本的概念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俗称图画书(绘本和普通的图画书有区别),指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对绘本概念的解释见仁见智,文学界也没有最终的的定义。其中比较有启发意义的是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对绘本的定义,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在绘本的世界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陪衬,它有着自己独立的意义。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甚至把绘本中的文字全部去掉,读者一样能明白故事内容。绘本是文字与图画的相互结合,是真正的图文并茂。
二、绘本与普通图画书的区别
绘本与传统连环画的区别。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小书、等。在二十世纪的上海开始流行起来,连环画大多沿袭古代文学作品或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缺乏原创性。或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进行改编,深受社会历史背景影响。色调一般以黑白为主,构图大多采用上面图画下面文字说明的形式。而绘本的构图更为自由,不在拘泥于上下式,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情节更加突出,色彩也更加强烈。
三、当前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绘本在台湾兴起,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大陆成功引进台湾作家几米的系列作品,引起了中国大陆的“绘本热”。但因为教师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各地区、各学校对绘本阅读的要求不同,以及地区之间社会经济的不同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下,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大部分还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满堂灌模式。采用这种模式阅读文本,僵化了教学方式,使课堂枯燥无味。
(二)教学过程等于识字过程。随着绘本阅读在我国的不断流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把绘本阅读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来。由于很多教师并没有系统化、专门化的研究过绘本阅读,所以很多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进行绘本阅读教学时往往会产生绘本阅读就是识字、识字就是绘本阅读的误区。
(三)教学中侧重教学过程轻视学生兴趣。对绘本的教学许多老师仍采用平时课堂中寓言、童话等题材的教学方式。阅读教学我们是否可以少一点“规则”,不要死板的一定要按照封面、环衬、扉页、正文等顺序进行阅读,多听听孩子们感兴趣、觉得有意义的地方在哪。
(四)重视教学结论的灌输轻视学生的自我感受。无论是平时的课堂教学还是绘本教学,向学生传输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似乎都成为了一定的模式。老师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习惯性的要进行道德灌输,告诉我们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当学生说出与这个道理不太贴切的见解时,老师就会告诉你,标准答案就是这个。在阅读中我们是否太在意所谓的标准了呢?
四、绘本阅读的基本原则
绘本阅读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绘本中的留白,能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让学生爱上阅读。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一定的绘本阅读的基本原则,对学生的绘本阅读进行指导、引领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文本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乐于与人交流。
(一)图文结合原则。绘本是指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的合奏。所以,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
(二)启发性原则。运用启发性原则要注意: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在绘本《我爸爸》教学中首先通过对妈妈的描述,让学生以为今天的课堂是要讲妈妈,然后再出示《我爸爸》中的第一页,向学生们展示爸爸的样子,给学生的心里造成一定的冲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发扬教学民主。在绘本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讨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教学氛围。
(三)循序渐进原则。绘本教学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当学生已经理解了《我爸爸》的圖画与内容时,让学生试着用文字、图画、实物等表现自己的爸爸,或者自己创作一幅“我爸爸”的绘本。
(四)可接受性原则。绘本教学要注意:1.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2.恰当的把握教学难度。
五、绘本阅读的建议
绘本阅读因其画面精美、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能充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等的特点,越来越成为许多家长和老师进行阅读教学的首选素材。针对现在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现状,结合绘本阅读的基本原则,提出以下阅读建议,以激发和培育孩子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一)确实改变教学观念。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不能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绘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图文结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时,要正确把握好图与文、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也不可只注重正文的讲解,而忽视绘本的封面、环衬、扉页以及色彩和画面等细节。就像破案一样,越是让人不以为意的地方往往是破案的关键。
(三)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我们提倡在孩子开始接触绘本时,按照一定的教学过程向学生讲解绘本,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阅读绘本,使他们能用正确的阅读技能阅读绘本。
(四)尊重学生的感受。对绘本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算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也会因为不同的成长环境、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所以绘本教学中绝对不可以轻视孩子们的自我感受。
(五)注重朗读。朗读要注意以下几点:1.朗读首先要做到正确。2.朗读还要做到语气自然。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当老师在朗读绘本时,很多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就会模仿老师的语气、腔调。3.有人物对话的一定要多读人物对话。读人物对话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绘本中的人物形象。
结 论
近些年,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教育发达地区率先尝试将绘本阅读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我首先从绘本的概念,绘本与普通图画书的区别进行论述,让读者对绘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国内外有关绘本资料的阅读和对比了解绘本,在通过切身经历了解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绘本阅读的基本阅读原则和阅读策略,帮助小学生了解到读绘本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从而提高他们阅读绘本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8.
[2] 吴振兴.浅谈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