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英
摘 要: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主要场所。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地发展与进步,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从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三个主要方面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目标;主体;信息技术
在大力倡导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从根本上扭转教学观念,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继而从学生特点与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积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由以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智力、提升素养的舞台。
一、熟悉语文教材脉络,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的中心,是一节课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关乎着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熟悉语文教材脉络,继而在此基础上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處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使整个教学过程科学有序、高效低耗。
在教学《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之前,我在深度解读文章的基础上制定了课堂教学目标,具体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矣、耻”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遇事要敢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仍以“师讲生听”为主,这不仅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变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启发和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和交流探讨来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为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先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章,并依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等要素概括故事情节。待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我让学生围绕“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是怎样塑造的”找出重点问题,分小组深入探讨。待学生汇报了本组的学习结果后,我提出了以下问题供学生交流探讨:1.哈尔威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群?2.“一个伟大的灵魂”指的是什么?3.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雾”?“黑色的雕像”指的是什么?怎样理解获救后人们的心情?这样,通过让学生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参与探究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了运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方式方法。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小学语文教材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和情感宝库,其中既有生动有趣的童话、小说,亦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诗歌,学生难以通过语言文字对其产生感性认识,进而无法获取理想中的教学效果。此时,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便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我采用了录像导入的方式,力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进而为其接下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之后,我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了分层,并思考课文围绕小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同时相机板书:样子、驾驶技术、与生活的联系。接下来,为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容量和学生的感性认识,我借助信息技术展现了小艇的样子,并指导学生图文对照,体会文章描写之生动、形象。此外,我还结合相关视频使学生感知了船夫驾驶技术之高。如此,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而且还使学生直观感知了文本内容,从而间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就应从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目标的制定来理清课堂教学的思路,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课堂教学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 韩晓丽.探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112-113.
[2] 雍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