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明
摘 要: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重要部分。正确有效的评价反馈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学。
关键词: 评价反馈;语文教学
一、什么是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又称评价回馈,一般指在评价过程中将最初的输出返回到输入,同时改变输入、影响功能的一种过程。评价反馈形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是评价促进教学的根本。[2]
二、课标对教师评价提出怎样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评价的要求“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1]
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有新意的思路和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1]
三、何种评价反馈方式有利于促进课堂的有效性
(一)强化过程,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初中阶段要背诵优秀诗文80篇[1], 在繁重的初中学习任务下80篇的优秀诗文背诵即使分批进行孩子们的也显得很吃力, 更何况现阶段的考试要求是学生不可以写错一个字,面对这个局面本人采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对战方式, 如默写一首古诗,写错字的同学需要交10学分,如果这一次默写全班30人写错10人写对, 那么这10人将平分30人的300学分,即这首诗每个全对同学获得30学分。 默写批阅的方式也从单纯教师批改变成学生互批,每个全对的同学一定会经历无数同学的“再次过目”, 而在这样的“批改”与“过目”中,学生对每个字的准确率达到了新的高度,全对同学的成就感也会促使他下次默写更认真仔细。从最后考试的试卷分析中也体现出来平行班我们班的默写题正确率最高。
(二)创新内容,评价者的多元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1]
当前的教学提倡发现学生优点鼓励式评价,但教师没有针对性地说好是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要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给与中肯又不失鼓励的评价,而教师往往想很久也不知从哪一角度评价和鼓励学生。心理学认为初中学生最重要的人从教师变为同伴,也就是说,初中生更关注同学的看法和意见,同时初中学生一般有一定的个人见解,看待事件有自己的想法,而且现在网络很发达学生知道的东西教师不一定都了解,所以教师想提高评价艺术,作出准确合理、鼓舞人心的评价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中的评价总是以教师为主,其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使学生通过评价扬长避短,互相学习,并在评价参与中了解学生的观点,理解他们的见解。
如学生作文我采取跟贴式批改,每周布置一篇作文,周一让学生把作文放到讲台上,全班同学互相评阅,教师只作为参与者之一,和学生一样给作文评阅。学生有机会看别人的作文,自己的作文也能被同龄人点评,学生写作热情空前高涨,都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故事讲的更生动,观点说得更透彻。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从不知从何下笔,怕写作文,到喜欢表达,盼望写作文。写出来的作文的篇幅也越来越长,学生习作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作文的能力也在这样的评价与被评价中逐步得到提高。被评的学生也在其过程中学会了倾听、接纳他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教学评价的作用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设计创新评价反馈形式,让评价反馈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三)拓展思维,评价角度的灵活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1]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經达到。”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根据PPT的设计,不能随机应变地传授知识是不行的。课堂评价是提倡教师在适合的时机给予学生鼓励、引导,促进学生学习,给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形成思辨的学习氛围。 如我在讲《背影》的时候,我让学生读这封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第一个学生声音低沉有力的读完了,我说: “这个父亲很老了,但身体平安”,第二个学生孱弱的声音读完了,我说:“这个父亲身体不平安啊,确实大去之期不远矣”,学生立刻发现了这封信逻辑有问题父亲说“身体平安,为何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父子之间的隔阂以及思念又不好开口直说的情感一下就揭示出来了。
总之,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反馈促进的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灵活的评价角度的,拓展学生思维达到既提高教学效率,又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于芳晶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策略研究[D]. 长春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