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高远,内容丰富,是我们党长期坚持并不段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本文结合这几个方面的社会治理思想研究展开具体的论述,从而努力构建以习近平主导思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努力实现具有创新意义的社会治理思想。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社会治理要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开展社会治理工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来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实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人民满意了、高兴了、认可了我们的社会治理方式才算是成功的。习近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因此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民生,要时时刻刻心系群众,积极推进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打牢和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上我们要将民众的意识及激情充分调动起来,让民众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并最终受益,改变传统的被动角色,做治理的主人,提高自主意识。我们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众,把为民服务的精神扎实记牢,把人民的利益适中放在首位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才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社会治理创新。
社会治理要以人民为主体地位,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社会治理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积极鼓励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使人民的利益需求得到顺畅表达。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的权利地位、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凝聚人民的治理智慧,共同治理好社會。习近平同志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实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因此,把社会治理与人民群众满意度紧密联系起来,关注人民群众的期待和呼声并予以回应,为人民群众解决其实际需求,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实效。
二、着力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治理创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建设领域的重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进行了深刻阐述,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刻体现了社会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永远不改执政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推进我国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三个关键词都着眼于一个“共”字,这凸显了社会治理的公共性、多元性和协商性。“共建”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全体人民共建发展成果,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充分尊重人民的意志,反映人民的意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治”,就是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要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治理国家和社会,优化社会治理多元主体格局,支持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落到实处。“共享”,就是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分享成果,要坚持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发展和治理成果,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朝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可以说,共建共治共享的提出,凝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全国人民社会治理探索的集体智慧,既是对过去5年我国社会治理实践探索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未来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
共建共治共享,三者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建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共治要以体制创新为关键,共享则要以公平正义为保障。只有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才能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因此,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既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也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美好愿景的实现。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必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这从深层次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治理体制和运行规律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更加准确揭示了社会治理各方主体的职能定位和角色作用。
三、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社会治理的战略方针。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站在时代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高度,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实现这个总目标,本质上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一套更科学、更规范的制度体系和能力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换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在党的领导下的一场社会变革。赢得这场胜利需要多方面力量参与,关键在于政府善治、合作共治、基层自治、社会法制、全民共治。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履行社会治理的基本职能。创新政府治理方式,要做到善治,实现科学治理、依法治理、规范治理、有效治理。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是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能量。现代社会治理仅仅依靠政府作用远远不够的,需更加重视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组织的中间纽带作用,实现党委、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共治。这既能有效聚台、沟通和表达民众的利益诉求,又能将政府的治理意图、政策举揩及时吸纳和传递到民众中去,并且能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准则和手段,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 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各级党政组织和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社会和依法治理理念,善于用法治思维思考解决社会治理难题,社会其他主体,都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德治和法治并举,是习近平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的重要支柱。习近平同志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注重思想道德、伦理规范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心价情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灵魂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
[2]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Z].学习出版社,2016.
[3] 魏礼群.着力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格局[N].光明日报.2018.
[4] 魏礼群.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法治社会[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景等鹏(1991—),男,甘肃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